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史源学角度判断佯僙诸史的史料价值2[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洪易
  • 文档编号:40413338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从史源学角度判断佯僙诸史的史料价值从史源学角度判断佯僙诸史的史料价值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孟凡云【摘 要】记载佯僙的历代史书中,只有明代三大《贵州通志》是可信的,其他史书都是抄撮而成,是失实的追溯 【关键词】佯僙,史料,辨析Judging the books’ historical data value of about YangGuangRen from trac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data 史学研究中,只有使用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材料,才能得出恰当的、 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几十年来,佯僙问题研究始终停步不前,问题 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出在史料上?元明清三代,记载佯僙的文献数量不 多,内容有限,且具有沿袭性有些内容真实可信,有的则谬误多多本文将 以弘治《贵州图经新志》 (以下简称《弘治志》 ) 、嘉靖《贵州通志》 (以下简称 《嘉靖志》 ) 、田汝成《炎徼纪闻》 、万历《贵州通志》 (以下简称《万历志》 ) 、 郭子章《黔记》 、康熙《贵州通志》 (以下简称《康熙志》 )和乾隆《贵州通志》 (以下简称《乾隆志》 )为重点,分析佯僙相关文献的史料内容及史料来源,考 察其可信度,为学者们使用可信材料研究佯僙问题提供帮助。

      一元及明初,佯僙名称出现于史籍,并有一些简单记载 佯僙一名最早见于史籍记载是元代中期,1在《招捕总录》 、 《元史》 、 《新元 史》中记宋隆济、韦光正、八百媳妇之事时提到“杨黄砦” 、 “杨黄五种人氏” 等,诸史所记内容大同小异,因此被视为佯僙出现于史籍的证据2 本文是教育部 2008 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毛南族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 08JA8500091 黔南州民族识别工作组、平塘县民族识别工作组编印《佯僙人族别调查资料汇编》 (1983年)第 8 页, “据民国《贵州通志》建置志沿革表记载:‘五【应为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置务州,贞观四年更名思州(公元 6300 年【误,应为 630 年】 ) ,并为州治’ 《读史方 舆纪要》 (卷 112)称其(思州) ‘东连沅、靖,西接涪、渝,为楚、蜀之唇齿,实西南雄 胜之地 ’并说:‘思州蛮有(犭+羊)獚、仡佬、本瑶(老) 、苗质(子)数种’ (注,这 段记载说明,早在唐代贞观年间设置思州时就已有佯僙人的存在,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五十 多年的历史) ”文中结论是,明代《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佯僙为思州蛮之一,故唐有思州 之时就有佯僙存在。

      在推理过程中,明显犯了偷换概念错误,其结论必为谬论 2 根据元代文献《招捕总录·宋隆济》记载:“大德五年(1301) ,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叛……六月十七日,隆济构(勾)木娄等族作乱,其侄腊月、宋六分、靳斤等告也里干,2元代湖广行省的八番顺元宣慰司下设顺元宣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等机构, 在其辖地内出现了杨黄 《招捕总录·宋隆济》:“大德五年(1301) ,雍真葛 蛮土官宋隆济叛……六月十七日,隆济构(勾)木娄等族作乱,其侄腊月、宋 六分、靳斤等告也里干,使为备也里干遂避于底窝杨黄寨明日,隆济率腊 月弟小奴部家童农觮、洛中、段剌答、洛忙沖等约五百人攻杨黄寨,烧雍真总 管廨舍,腊月、奴都保、葛海又来报,隆济以一弩二矢与阿昔长官为号,纠其 同叛,又有紫江助兵四千破杨黄寨 ”[1][p134]《元史》和《新元史》对此记载 也大致相同,大德五年六月“丙戌,宋隆济率猫、狫、紫江诸蛮四千人攻杨黄 寨,杀掠甚众……壬辰,宋隆济攻贵州,知州张怀德战死梁王遣云南行省平 章幢兀儿、参政不兰奚将兵御之,杀酋撒月,斩首五百级[2][p435][3] [p55、925]泰定元年(1324)春正月, “戊申,八番生蛮韦光正等及杨黄五种人氏,以 其户二万七千来附,请岁输布二千五百匹,置长官司以抚之。

      ”[2][p643]在《招捕 总录·八番顺元诸蛮》中也记载了这同一件事:“(至治)三年(1323)正月, 八番呈周砦主韦光正等杀牛祭天立盟归降,自言有地三千九十八砦,系杨黄五 种人氏,二万一千五百余房光正等二十三人领之,愿岁出土布二千五百匹为 租入 ”[1][p133]《大元一统志·思州军民安抚司》中相关记载在《贵州图经新志》 中保存下来,说元代思州“蛮有犭+羊獚、仡佬、木徭、苗质数种 ”[4][p51]思 州,元代辖地“今黔东北的务川、德江往南抵黔东南的榕江、从江一带 ”[5][p162][6][p32-33] 此后,元代史籍中再无其他记载 明代史籍首先记载佯僙的是成化年间四川巡抚张瓒他在《东征纪行录》 提到了佯僙成化十二年(1476)十一月“十三日,宿白泥驿,白泥长官司在 焉其日过小乌江与小腮箐,路其崎岖,土人号犭羊獚,多住山趾近驿皆偏 桥、兴隆、黄平三卫所屯田,颇为富庶张瓒还为此赋诗一首:“长途复道 绕羊甩,深箐长林走虎狼山水不同人亦异,一般土著号犭羊獚[7[p138]这 里明确说,佯獚是土著人,未记其习俗特征二明中期,关于佯僙的记载增多,出现了较有影响的著作《炎徼纪闻》但 《炎徼纪闻》却并不可信,因为此书完全是抄撮、捏合弘治《贵州图经新志》 的相关材料而成,是不科学的。

      弘治十三年(1500)撰成的《贵州图经新志》中记载佯僙分布地区稍广: 思南府、镇远府、石阡府、清平卫辖地内书中未分别记载各民族风俗,只有 笼统介绍,对佯僙习俗也只是简述卷四《思南府长官司·风俗》:“蛮有犭 羊獚、犵狫、木猺、猫、儨数种……处山箐者则芟林布种,刀耕火种,处平湿使为备也里干遂避于底窝杨黄寨明日,隆济率腊月弟小奴部家童农觮、洛中、段剌答、 洛忙沖等约五百人攻杨黄寨,烧雍真总管廨舍,腊月、奴都保、葛海又来报,隆济以一弩 二矢与阿昔长官为号,纠其同叛,又有紫江助兵四千破杨黄寨 ”尤中认为, “宋隆济为 雍真葛蛮土官,其地在今开阳县北部雍真总管府亦驻今开阳县北部……宋隆济军事活动 的区域在今贵阳市东部、北部的开阳、修文、息烽、贵阳、贵定一带在这一带地方,多 处有‘杨黄寨’ ,即有‘佯僙’村寨杂于‘仲家’ 、 ‘仡佬’ 、苗族之中 ” 《中国西南的古代 民族》 (续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161 页3者则驾车引水以爇粳秫……《旧志》:‘夷人山居野处,蓬门筚户,不知扃锁, 出则以泥涂之,他人不敢辄启’ ”[4][p52]卷五《镇远府长官司·风俗》:“境 内夷民种类不一。

      其居山野者,曰洞人、曰杨黄、曰犵獠、曰犵头、曰沐獠、 曰生苗、曰熟苗其俗每三年一次,杀牛祭祖,尤尚端午、正月二节 ”[4][p57] 卷十二《清平卫军民指挥使司·风俗》:“附卫诸夷风俗异尚, 《新志》曰…… 杨黄,通汉语,衣服亦近于汉人,知祀先祖,有疾病则祭鬼乞福,婚姻亦以牛 为聘礼,以竹器盛食 ”[4][p132]但同书卷七《黎平府长官司·风俗》:“洞人 者……男则计口而耕,女则较身而织,亦无贾商 ”[4][p75]卷六《石阡府长官 司·风俗》中则直接说:“《府志》:‘郡夷多种……洞人即犭羊獚,奸狡多 诈’ ”[4][p64]如此,黎平府的洞人也是杨黄 半个世纪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刻的田汝成《炎徼纪闻》里,全面 记载佯僙分布区域和习俗犭羊獚一曰杨黄,其种亦夥,石阡、施秉、龙里、 龙泉、提溪、万山之界往往有之,生理苟且,荆壁四立而不涂,门户不扃,出 则以泥封之男子计口而耕,妇人度身而织,暇则挟刀操笱柳,以渔猎为业 元宵、端午架鞦韆群戏,遂以淫奔,把忌以三月之朔父母之死则焚其衣服, 殉以牛马,云若赠鬼者然[8][p653]尽管田汝成历官广东、贵州、广西等地, 是嘉靖间贵州、广西很多民族冲突事件的亲历者,嘉靖十五年后更亲任贵州佥 事五年,[9][p40]对贵州少数民族情况了解颇深,但将《炎徼纪闻》的内容与 《弘治志》对比,还是不难发现其文字抄撮拼凑的端倪。

      文中所述佯僙分布于 今天贵州省石阡、施秉东南、凤岗、江口、万山等地,较之《弘治志》的分布 范围,少了思南府、清平卫,多出了铜仁府但内容上却是将《弘治志》所记 关于佯僙及其他民族的习俗内容进行了强行捏合总结,把其他民族以及洞人的 风俗习惯统统安插在佯僙头上,并把其中矛盾内容,如通汉语、衣服近于汉人 等习俗忽略不计因此,从史源学角度看,《炎徼纪闻》的记述是抄撮、拼凑 了《弘治志》的诸多内容而形成的错误结论,绝对是不可信的材料但田汝成 抄撮而成的这段文字,对后世影响之深恐怕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三明晚期,对清代、民国佯僙史料影响最深的《黔记》问世,《黔记》同样 不可信,它是抄撮了《炎徼纪闻》和嘉靖《贵州通志》的相关内容,也是失实 的 较《炎徼纪闻》问世略早的嘉靖《贵州通志》 (1555)所记佯僙之分布地区 有镇远府施秉县、石阡府龙泉坪司、铜仁府的铜仁司、提溪司、大万山司、省 溪司和乌罗司、都匀府独山州清平县、黎平府潭溪司、亮寨司、赤溪、新化、 湖耳、中林、龙里、黄平千户所的黄平所 “镇远府施秉县,杨黄,思、播流裔其俗遇元宵、端午二节临近,寨洞 男女期会,架秋千为乐,流风尚在 ” “石阡府龙泉坪司,杨黄,其俗婚姻死丧礼与思南、施秉同。

      但人性犴狡, 近于治者,风俗颇同汉人,死丧亦有把忌哀悼之礼 ” “铜仁府铜仁司,土人,亦杨黄之属,服饰近汉人,语言莫晓,务农为本, 出则以牛载行李,有疾病则杀牛羊大豕以欜之婚姻论富,以牛为财礼,祭祀 用鱼为牲,葬置棺俗重山鬼,每年有把忌,饮食、衣服、喜怒哀乐亦多避忌 号为青草鬼,稍有犯者多不利于人 ”4“铜仁府提溪司,杨黄,种类最多,男不耕,女不织,出则执□箩,以渔 猎为生,婚嫁同铜仁府土人 ” “铜仁府大万山司,杨黄,古为溪蛮域,亦皆杨黄之属,语□不改上音, 服食颇近于汉,以三月一日至二十五日为把忌,凡婚丧、饮食、衣服所有亦多 避忌,有不忌者云祸患至焉 ” “铜仁府省溪司,土人,离治远,居幽谷深箐之间,常畏虎狼,昼耕则持 刀弩往,暮则合聚同归,有疾病徙宅避之,疾愈方回送死杀牛祭鬼,束薪而 葬 ” “铜仁府乌罗司,土人,亦杨黄之属,言语、服饰与省溪、平头二司相似 ” “都匀府独山州清平县, ‘诸夷风俗尚异, 《旧志》:狇狫……杨黄,曰龙 家,曰犵狫,曰苗,与都匀府同’ ” “黎平府潭溪司,杨黄,亦思、播之流裔男女服饰少异汉人,亲姻丧祭 以一犬赠之,为厚礼……亮寨司,峝人,其俗与赤溪、新化、湖耳、中林、 龙里同。

      ” “黄平千户所,黄平所,杨黄,风俗淳朴,通汉语,衣服亦近于汉人男 女事织,知祀先祖,有疾祈福,婚姻以牛为聘礼,以竹器盛食,在思播之间, 服食、语言与杨家同朝以来,被化酋长设社学以教子弟,丕变其俗 ”[10][p80- 85] 此书中关于佯僙又提出了两个新见解:杨黄,思播流裔;铜仁府各地的土 人(今土家族) ,亦杨黄之属这种见解,使得弘治到嘉靖五十年左右时间内, 佯僙分布范围扩展神速,大体相当于今日贵州省整个东部从北到南的广大区域 这在族群发展史上是令人无法想象的速度 万历三十四年(1606)郭子章《黔记》问世,他对佯僙的记载明显看出是 抄撮《炎徼纪闻》和《嘉靖志》的痕迹,未受万历《贵州通志》影响 “犭羊獚, 一曰杨黄,其种以夥都匀、石阡、施秉、龙泉、提溪、黎平、潭溪、新化、 欧阳、中林、亮寨、湖耳、龙里、万山之中皆有之荆壁四立而不涂,门户不 扃,出则以泥封之男子计口而耕,妇人度身而织,暇则挟刀操笱,以渔猎为 业元宵、端午架秋千群戏,遂以淫奔,把忌以三月朔父母死则焚其衣服, 掊其牛马,云若赠鬼者然昏(婚)丧以犬相遗”[11][p992]大部分文字抄自 《炎徼纪闻》,佯僙分布地区则是《嘉靖志》中所记的杨黄、洞人、土人的分 布区域。

      在《黔记》问世前十年就刊刻的万历(二十五年,1597)重修《贵州通志》 所记载的佯僙分布区域大大缩小,只有都匀府、镇远府之施秉县、黎平府之潭 溪司 “羊犭皇苗者,属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