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伏羲山大峡谷导游词河南淮阳太吴伏羲陵导游词.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65796970
  • 上传时间:2023-10-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伏羲山大峡谷导游词河南淮阳太吴伏羲陵导游词   各位好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嘉宾的光临,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太吴伏羲陵太吴陵坐落在谁阳县城北,古蔡河畔,城湖之滨,是祭奠三皇之首太吴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占地875亩,建筑雄伟,殿宇巍峨,古柏参天,劲松叠翠,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国家关键文物保护单位  从淮阳老城通往北关途中路东环城湖里,有个方形土岗,那便是伏羲当初画八卦的地方,叫做八卦台台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封图亭东有棵歪柏树,便是传说中的那棵神奇的八卦柏八卦台南边有一片较深的城湖水域,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做白龟池  说来也巧,1984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少年在白龟池里竟钓出一只稀世白龟,重2.3市斤周身雪白,玲珑剔透其盖上花纹竟然和传说中讲的完全相符,引发了不少学者的重视但因管理条件简陋,颜色已赂有改变,淮阳县已于1997年8月1日又由这一少年将其放归蔡池  伏羲氏生于成纪,她率领部落,由西向东,逐水草而牧,选择了黄淮平原,定全部宛丘(今河南谁铂)伏羲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到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己的聪慧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立下了伟大的功绩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

      她的关键功德是结网罟、兴渔猎,养牲畜、充庖厨,画八封、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造琴瑟、歌扶徕,正姓氏、制嫁娶,建屋庐、始定居,尝百药、制九针,造于戈、饰武功,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她在以古陈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历史序幕后人所以称她为“人祖”、“斯文鼻祖”、“龙师”太吴”即是人民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象日月那样光明  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大家就在宛丘筑陵、建庙据记载,伏羲陵墓始建于春秋,汉代在陵前建祠,以后历代帝王不停扩建太吴陵,成为帝王朝祖祭拜的主要场所历史上因为黄河数次改道,明以前的建筑除苏氏中书《太吴伏羲氏之墓》的墓碑外,其它已被洪水吞没殆尽明英宗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一片废墟上重建陵园,后又在清代数次修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太吴陵园区  我们现在看到的陵园内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和明代皇宫相仿整个陵庙的布局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垣高3米,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琉金,楼阁掩翠,金碧辉煌,华彩璀璨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建有渡善桥、九龙照壁、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仰观门、俯察门、钟鼓二楼、东西廊房、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寝殿、先天八封台、伏羲陵。

      大家听到建筑的命名后,就知道整个陵区全部蕴含着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原理一字形照壁,象征混沌未开的无极门意为由无极而生太极术极门两侧三才门三才门依据“有天道焉,有些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命名,五行门,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太极门东西的仰观门、俯察门意味着太吴伏羲氏仰观察而画八卦依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有两仪门、四象门  统天殿显示“大哉乾元乃统天”之意,表明太吴伏羲氏一统天下,至高无上之地位显仁殿源自《系辞传、) “显诸仁,藏诸用”太始门,太始者,原始之萌也统天殿俗称大殿,是陵庙中轴线上最关键的建筑殿高17米,面积390平方米该殿单檐歇山式,面阔5间,进深3间脊上中间三节彩釉陶楼,楼下有一小龛,龛内方框雕楷书“太吴伏羲殿”5字,两边配以兽驮葫芦,骑马武士(二十八宿)殿正门上悬:“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封结绳,以理海内”,“象天法地”,“抱一木式为”,…“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木匠明间檐柱楹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中间匾额书写“宝笈开源,名迹久传”八个大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彻笔殿内铁铸楹联“后天地而生,朱园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另外还有:“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佑我无疆”,“默佑黎民”等匾额。

      殿中设落地罩式神龛,青石座位龛上据为花冠形,雕“全部宛丘,结网罢,养牺牲,作甲历,画八卦,定嫁娶,龙纪官,造琴瑟,葬于陈”九幅浮雕图案宪内塑有太吴伏羲氏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赤脚袒腹,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左右配享朱襄、吴英殿前设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跪拜月台两侧配东西廊房、钟鼓二楼,形成一座庄重的四合大院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  显仁殿在统天殿后,是一座双檐挑角的建筑,它面阔7间,进深5间,坐落在13级直壁式高台之上龙凤大脊,殿周有回廊,用独特的地方手法彩绘殿台东北角方石上有一孔,传为“子孙窑”殿前原有铁熊一对(今无存),清康熙年间重修碑两通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出太始门,经八封台、陵桓门,便是太吴伏羲的陵墓陵高20多米,边长182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显得高大雄伟;气魄非凡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通,宽3尺,高15尺,上有“太吴伏羲氏之墓”7个大字,据传碑为苏小妹用丝巾作笔写成陵左右各立明重修碑一通陵上有白擅,周有古檀,苍翠峥嵘,浓荫匝地大家1976年发觉陵西侧古柏树权间长出一颗白檀树,枝叶茂盛,当地人称“两柏夹一檀,打的粮食吃不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