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动、形容、数量词 (2).doc
14页古代汉语的词类一 实词实词是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及其行为、动作、性状、变化、数量、程度、范围、时间等 《马氏文通》将实词称作“实字” ,所下的定义是:“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古汉语中的实词共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七类传统分法多将代词和副词归入虚词,那是根据意义划分的结果事实上,决定词类的基本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意义只是划分词类的参考根据语法功能,凡是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都应该视为实词;反之,凡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都应该视为虚词代词和副词都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故宜归入实词第一节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马氏文通》中把名词称作“名字” ,简称“名” 名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物名词,另一类是时地名词事物名词也可以分为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抽象名词三类专有名词是指国家、民族、姓氏、职官、人、物、地、时代等的专门名称如: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
(《国语·越语上》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上例子中的加点词都是表示国家、民族、姓氏、职官、人、物、地、时代等概念的专有名词注意一下专有名词的读音:1、国名、族名:身毒:yuāndú 龟兹:qiūcí 月氏:yuèzhī 先零:xiānlián康居:kānɡqú 吐蕃:tǔfān 大宛:dàyuān 高句丽:ɡāoɡōulì荤粥:xūnyù 廧咎如:qiánɡɡāorú 吐谷浑:tǔyùhún2、地名:镐京:hàojīnɡ 不羹:bùliánɡ 龙兑:lónɡduó 阳夏:yánɡjiǎ番禺:pānyú 阿房宫:Ēpánɡɡōnɡ 费:bì 召陵:shàolínɡ会稽:kuàijī 犍为:qiánwéi歙县:shèxiàn 蔚县:yùxiàn 东阿:dōnɡ’ē单县:shànxiàn 六合:lùhé 台州:tāizhōu3、人名、姓氏、称号:宓羲:fúxī 皋陶:ɡāoyáo 伍员:wǔyún 祭仲:zhàizhònɡ逢孙:pánɡsūn 赵衰:zhàocuī 解张:xièzhānɡ 夫差:fúchāi句践:ɡōujiàn 契:xiè 禽滑厘:qínɡǔlí 郦食其:lìyìjī曹大家:cáodàɡū 万俟卨:mòqíxiè阏氏:yānzhī 可汗:kèhán 浑邪王:húnyé单于:chányú 冒顿:mòdú 呼韩邪:hūhányé盖:ɡě 种:chónɡ 尉迟:yùchí4、物名:射干:yèɡān 无射:wúyì 牺尊:suōzūn莎鸡:suōjī 绿耳:lù’ěr 繁缨:pányīnɡ5、官职名:洗马:xiǎnmǎ 仆射:púyè有些专有名词没有按照旧读,而是按照今音来读。
例如:叶公好龙:旧读 shèɡōnɡhàolónɡ,今统读 yèɡōnɡhàolónɡ普通名词是指人、物、地共有的名称,如: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于世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抽 象 名 词 是 指 人 、 物 、 地 、 时 的 性 质 、 现 象 、 功 用 的 名 称 , 如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天论》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老子》第七十七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孟子·梁惠王上》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梁惠王上》 )时地名词又可分为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表示时间概念,在句子中可用作状语如: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古诗·十九首》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 )方位名词表示地点、处所、方位等意义,可用作状语如:东 至 于 海 , 西 至 于 河 , 南 至 于 穆 陵 , 北 至 于 无 棣 ( 《 左 传 ·僖 公 四年 》 )内听骄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谀言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成公二年》 )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白虎通·号》 )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带有词头或词尾,例如“有政、有穷、阿母”中的“有、阿”属于词头, “天子、游子”中的“子”属于词尾名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在这方面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例如:①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② 冬,晋文公卒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左传·僖公四年》④ 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 《左传·襄公十八年》 ⑤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左传·隐公元年》⑥ 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除了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古汉语中的名词(包括名词性词组还可以直接置于判断句中作谓语,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活用作使动、意动以及直接作状语等,这些功能都是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所不具备的,详见“词类活用”部分的介绍。
这里需要补充提及的是,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谓语,并非都是对主语的判断,有时候是说明性或描写性的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或心理活动的词 《马氏文通》 、章士钊《中等国文典》等早期语法著作把动词称作“动字” 古代汉语动词中少部分也带有词头和词尾,例如“言采、薄浣、于役、于归、于思、爰居、爰处”中的“言、薄、于、爰”均属词头, “休思、怀止”中的“思、止”均属词尾动词可以分为一般动词和能愿动词两大类一般动词又可根据是否经常带宾语而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及物动词可以跟宾语,在句子中多用作谓语如: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战国策·楚策》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左传·僖公四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左传·成公二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能跟宾语,如: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山海经·海外北经》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淮南子·览冥训)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柳宗元《蝜蝂传》 )能愿动词又叫作助动词,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但有时候能愿动词也可以单独作谓语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魏风·硕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非曰能之,愿学焉 (《论语·先进》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论语·季氏》 )动词的语法功能一般是在句中作谓语,同时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等,在这些方面古今汉语也是相同的例如: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喜欢生于爱好,愤怒生于厌恶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韩厥登,举爵曰:“臣之不敢爱死,为两君之在此堂也 《左传·成公三年》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汉书·司马迁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诗·魏风·伐檀》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梁惠王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古汉语中的动词还常常有使动用法,也可以直接放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详见“词类活用”部分的介绍。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马氏文通》中把形容词称作“静字” ,一些早期的语法著作又称作“象字、表字”等与名词和动词相比,古汉语中的形容词中有词尾的较多,例如“铿尔、莞尔、率尔、跃如、俨然、悠然、渊然、嫣然、循循然、欣欣然、悠悠然、茫茫然、恢恢乎、浩浩乎、巍巍乎、洋洋乎、侃侃如”中的“尔、若、如、然、乎”等均属词尾至于形容词有没有词头问题,语法界的看法不够统一,有些书上以为“其、有”是一些形容词的词头,如“其殊” (静女其殊)的“其” 、 “有炜” (彤管有炜)的“有”等形容词在句子中主要是作定语和谓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状语和补语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左传·隐公元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老子·二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礼记·中庸》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周易·系辞上》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 《汉书·食货志》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 《左传·宣公二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庄子·齐物论》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后汉书·党锢列传》除了以上提到的一般用法外,在古汉语中形容词还常有使动、意动的特殊用法,这和现代汉语的情况也是不相同的,详见“词类活用”部分的介绍四、数量词数词《马氏文通》称作“滋静字” ,早期汉语语法著作多归入形容词量词《马氏文通》称作“记数之称” 数词与量词本属于两类词,由于经常组合在一起作句子成分,故又合称为数量词物量词甲骨文中即已出现,但为数极少在整个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的用例也是个别的,量词的逐渐增多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数的表示法在古汉语中,数的表示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具体情况如下:甲、基数表示法 基数的表示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加“有(又) ”例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尚书·尧典》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孟子·万章上》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韩非子·五蠹》第二、在两位数的整数与零数之间不加“有” ,这种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同例如:晋侯在外十九年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左传·桓公二年》第三、在整数与缺位的零数之间不加“零” 例如: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 《汉书·艺文志》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 《汉书·地理志》桂阳郡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 《后汉书·郡国志》第四、在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的数字前不加“一” 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一》南阳沔水流万余家 《汉书·五行志》乙、序数表示法 序数表示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用“大上、为上、次之、次者、第一、第二、长、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