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班八○采区设计说明书剖析(DOC 38页).doc
38页前 言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东南部立化镇境内,邻近广西环江县,属荔波县管辖矿井有专用铁路运输线与黔桂铁路金江站相接,到荔波县有二级公路相通,交通方便更班煤矿原是广西红茂矿务局的生产矿井,初步设计生产能力900kt/a,经原煤炭部审批定为600kt/a,1979年又定为300kt/a,1998年最后核定为210kt/a2000年7月红茂矿务局宣布破产后,原更班煤矿由贵州省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收购重组,更名为“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重新划定了井田境界:南部仍以F12断层与平寨井田为界,北部以52号勘探线为界,井田走向约3km,倾向宽平均2.7km,井田面积8.21936km2,现井田范围尚保有地质储量9936kt,可采储量7507kt八○采区设计延深段二层煤保有储量1630.6kt,剩余可采储量999.7kt按150kt/a生产能力尚可服务5.6年本矿井+583m平硐水平采用平硐大巷上下山开拓方式,现井田范围内上山采区已全部开采完毕,现在的生产只能依靠八○采区底部短下山及搭配西大巷煤柱配采,由于受可采储量、八○采区提升能力、运输系统等因素的限制,不安全因素较多,生产难以正常进行,年生产能力只能维持在80kt左右,如果现在不及时向下延深八○采区生产系统,优化改造八○采区的各种生产系统,矿井明年将无煤可采,矿井生产接续将发生严重困难。
主斜井延深方案开拓工程量大、岩巷多、工期长,不能解决当下接续紧张的燃眉之急因此,总公司煤炭专业组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合理,经济实用,效益显著”的原则,提出了八○采区向下延深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1、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矿井延深初步设计2、荔波县人民政府与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2003年1月17日达成的《关于青利公司收购广西红茂三矿有关问题的会商协议》3、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采矿许可证4、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2003年11月提交的《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资源量复核报告》5、广西第九地质队1974年9月提交的《贵州荔波茂兰煤田普查勘探报告书》6、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六、九地质队1979年2月提交的《贵州荔波县茂兰煤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7、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现有相关技术资料二、设计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结合本矿具体情况,尽量采用目前国内煤炭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使之达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安全稳产之目的2、充分利用八○采区现有生产系统和设施,使延深工程的生产系统与现有生产系统有机结合3、简化生产系统,采用半煤岩巷进行向下开拓延深方法代替全岩巷开拓延深的方法,积极应用现代锚杆支护技术、锚杆喷浆技术、大倾角皮带运输技术,提高回采工效,加大开采能力,增加矿井经济效益。
4、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延深施工对现有生产的影响,达到延深生产两不误三、设计的主要特点1、八○采区六片口以下采用一对半煤岩下山沿Ⅱ煤向下延深2、运输下山采用机轨合一的方式布置,运输系统采用大倾角胶带输送机进行运输,在六片口车场布置煤仓装车3、煤巷支护采用锚杆和锚网喷浆新技术支护4、大倾角皮带与开拓延深同步进行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东南部立化镇境内,邻近广西环江县,属荔波县管辖矿井有专用铁路线与黔桂铁路金江站相接;到荔波县城有二级公路相通,距离32km,距独山县城108km,并与贵新高速公路相接二、地形地势及河流区内地貌为下石炭统上司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灰岩、白云岩,组成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及峰林谷地,最高海拔高程1026m(下寨北西山顶),最低海拔高程680m(拉窝南西河流出口处),最大相对高差346m甲界河从井田北部流过,切割煤系地层,河床宽11~15m,旱季流量0.084m3/s,洪水流量58.5m3/s三、气象水文及地震本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3°C,最高气温38°C,最低气温-6.7°C。
年平均降雨量1307.7mm,雨季多集中在4~8月份本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四、矿区经济本矿区属贫困山区,工业主要以煤矿开采为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五、水源、电源水源:矿井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由水厂供给电源:矿区供电为双回路供电方式,电源从广西雅脉变电所输送过来,一回路为11万伏,二回路为3.5万伏,到平寨变电站降压后双回路6kv送至更班变电所,再由更班变电所6kv双回路送井下采区变电所,井下供电经井下采区变电所降至660v后送井下各个采掘工作面和其它配电地点第二节 地质特征茂兰煤田区域上属华南褶皱带,位于NE向茂兰向斜两翼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位于茂兰煤田南部,即茂兰向斜南东翼,平寨煤矿北部出露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0°左右一、地层煤田区内出露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石炭系分布于茂兰向斜两翼,二叠系分布于向斜核部二、地质构造煤田区域内构造主要发育了NE向褶皱及NNE、NWW向两组断层八○采区根据以前回采掌握的资料,区内没有较大构造和断层,对回采没有大的影响第二章 八○采区井田范围及开采条件第一节 采区范围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八○采区位于更班井田西南部,上部以西大巷为界,下部与主斜井延深设计的二一采区相邻。
东北以52号勘探线为界,西南以F12断层与平寨井田相邻八○采区平均走向长约1100m,倾斜宽约430m第二节 煤层与煤质更班井田与平寨井田相邻,煤层地质特征相似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祥摆组(c1x),岩性主要为灰色厚层钙质泥岩、泥质灰岩、夹砂岩、石英砂岩、透镜状灰岩地层厚度大于210m,Ⅰ、Ⅱ、Ⅲ层煤产于其中一、煤层八○采区井田内含煤三层,上部为Ⅲ煤,中部为Ⅱ煤,下部为Ⅰ煤Ⅰ煤:较稳定型,煤层厚度0.6~0.8m,平均厚0.7m,为局部可采Ⅱ煤:煤层稳定,结构单一,煤层厚度1.2~1.5m,平均厚1.44m,局部见一层夹矸,为主要可采煤层Ⅲ煤:较为稳定,煤层厚度0.5~0.65m,平均厚0.56m,为局部可采煤层二、煤质根据广西第一、六、九地质队的勘探资料,Ⅰ、Ⅱ、Ⅲ层煤煤质特征基本相似,为黑色层状光亮煤,条带状结构,质轻,玻璃—金属光泽,新鲜断口参差状、阶梯状,条痕黑色Ⅰ、Ⅱ、Ⅲ层煤均为中硫,发热量较高的动力用煤,原煤发热量Ⅰ煤平均7400卡/克,Ⅱ煤平均7900卡/克,Ⅲ煤平均5700卡/克第三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茂兰煤田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丰沛的降雨为地下水的补给源,雨量的分布、大小控制着地下水和地表河流的动态。
煤田为向北北东昂起的构造盆地,向斜中部出露的石灰统上司组—下二叠统茅口组海相灰岩、白云岩,组成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及峰,林谷地地貌,为煤田地下水的汇流—集中迳流区,地下水系十分发育地表水系不发育,或为断头河从属于地下水系向斜翼部出露的下石炭祥摆组—旧司组地层为滨海相泥灰岩及砂、泥岩沉积,围绕岩溶地貌区形成构造侵蚀山地地貌,以斜坡、沟谷地形为主,地表水系发育,为微裂隙水的补给区,同时也是迳流、排泄区区内发育的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两组主干断裂构造明显地控制了地表水系、地下水系的展布和侵蚀地貌地形格局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地层及其含水性:更班井田位于茂兰向斜西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汤粑沟组、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及上石炭统黄龙组、马平组上司组—马平组主要出露于井田西部,主要由浅海台地相厚层、巨厚层碳酸盐岩组成,构成了井田内地下岩溶水的主要含水层位,尤其以质纯、巨厚的黄龙组—马平组灰岩岩溶发育充分,最为富水地下水主要以地下暗河及岩溶裂隙水的形势赋存于岩溶含水层中各岩溶含水层之间无稳定的隔水层,岩溶水的迳流、排泄统一受区域性的茂兰暗河的地下水系的控制水位变幅一般3~30m,上司组之下的砂、泥岩为岩溶含水层的隔水层。
2、矿井实际充水概况:西大巷长2200m,控制倾向斜深200~400m,坑道圈定面积0.66km2,未揭露充水钻孔据调查,旱季西大巷矿坑涌水量约7.2m3/h,矿坑水主要来自于上山巷道,西大巷向下采区深部无充水现象充水形式为不均—分散滴水3、八○采区深部涌水量预测:根据八○采区上部已开采工作面掌握的资料,采区涌水量约为5~10m3/h之间,对回采工作影响不大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煤层顶底板1、顶板:Ⅰ煤顶板为深灰色砂岩,顶、底部微含粉砂岩,底部夹蠕虫状结构的泥质粉砂岩及薄层砂岩中部夹白云质(不纯,含泥质高,尤以上部),局部含菱铁矿结核,近Ⅰ煤层处夹煤线,含黄铁矿团块产珊瑚,碗足类等化石,上部比下部丰富Ⅱ煤顶板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微含砂质,下部比上部稍高,中下部夹砂岩条带(厚0.2~1cm),近煤层处含黄铁矿结核,断续见煤线,丰产植物化石Ⅲ煤顶板为泥质砂岩、砂岩;前者灰~深灰色,细粒,下部为粉砂~细粒结构,蠕虫状结构,含泥质不均,中部夹灰色,细粒砂岩断续见菱铁矿结核,产植物化石砂岩:灰色、细粒,含石英成份不均匀,局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丰产植物化石,近Ⅲ煤层处的砂岩,具蠕虫状结构,含泥质增高,层面含炭质物,近煤层的1~2cm夹密集煤线。
2、底板:Ⅰ煤底板为砂岩,灰色,细粒,层面含炭质较高,顶部有1cm泥岩Ⅱ煤底板为砂质泥岩,灰~深灰色,含粉砂质不均,局部夹砂岩薄层或条带,顶底部为泥质砂岩,底部、局部偶含白云质,断续见煤线,煤屑,含菱铁矿结核,产较丰富的植物化石Ⅲ煤底板为砂质泥岩,灰~深灰色,下部具薄层状结构,含砂质不均匀,上部夹砂岩,粉砂岩,下部夹泥质砂岩(中部不均匀含白云质)普遍含菱铁矿结核,丰产植物化石二、煤尘、瓦斯及煤的自燃性更班矿上年度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7.91m3/t,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自燃,煤尘不具爆炸性第三章 八○采区开拓延深系统第一节 八○采区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八○采区井田境界 八○采区位于井田西南部,上部以西大巷为界,下部与主斜井延深设计的二一采区相邻东北以二二采区为界,西南以F12断层与平寨井田相邻八○采区平均走向长约1100m,倾斜宽约430m二、储量八○采区延深段Ⅱ层煤现有工业储量1630.6kt,剩余可采储量为999.7kt,80213工作面128.9kt,80214工作面102.5kt,80215工作面130.8kt,80216工作面150.6kt,80217工作面130.8kt,80218工作面150.6kt。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采区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贵州青利工贸有限公司更班煤矿为破产收购矿井,由于历史原因和矿井生产条件所限,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三班作业,采煤工作面三班采煤,边采边准,掘进三班掘进,每班工作8h每班的净提升时间为6h二、八○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更班煤矿核定生产能力210kt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政策性破产工作的影响,造成更班矿采掘接续工作十分紧张,特别是开拓进尺和巷道维修欠帐较多,矿井目前只有八○采区一个采区能维持生产,因此在八○采区延深过程中和主斜井延深工程未完成之前,矿井形成“一井一面”的生产格局,矿井生产能力按150kt/a设计,八○采区延深后的服务年限为:T=ZK/(A×K)=999.7÷(150×1.2)=5.6(年)T—服务年限(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