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实践与新时期新使命.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427858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实践与新时期新使命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始终肩负着“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努力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使命,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变革,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大平台,建设一流的开放大学的三大新使命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新使命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第10年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开始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笔者试图从分析中国开放大学,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的开放实践进程,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办学实践  中国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早期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建国初期兴起的函授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的基础上,各地政府结合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利用黑白电视即将广泛使用的条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立了区域性的广播电视大学。

      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是1978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的30年来,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学历补偿教育阶段从建校至80年代中后期,利用当时先进的广播电视手段,为“文化大革命”中失去学习机会的青年提供高等学历补偿教育电大创办初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耽误学习的广大在职职工、学校教师和城市知识青年,主要任务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走出传统校园1979年全国电大首次招收学员达32.24万人,到1989年电大创建10周年之时,累计招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61万人,毕业104.5万人,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00余万人,电大同期年平均学历教育毕业生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总数的17.12%电大发展的第一阶段,圆了百万学子上大学的梦想,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效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严重短缺  2.多途径办学探索阶段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随着学历补偿教育历史使命的逐步完成,电大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办学探索,发挥了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层、为农村、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

      如,1986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班,1993年开办“大学基础班”,1995年开始招收“注册试听生”,1996年开展计划内“专升本”教育试点,1998年开始高职教育试点;同时,举办广播电视中专教育、卫星电视师范教育、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燎原教育;开展了以岗位培训为主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等,实现了从单一的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向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手段革新方面,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授课外,还开发了录音、录像、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开始进入多功能教室,教学手段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3.开放教育大发展阶段从1999年至2007年,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电大进一步加快了改革步伐,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抓住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年招生量,大约相当于同期全国现代远程教育的2/3,成人高等教育的1/3,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年招生量的1/8截至2007年底,开放教育累计招生458万人,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电大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期间,电大还组织实施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面向少数民族、残疾人和军队士官开展学历教育,为特殊教育群体提供学习机会,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我国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  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履行使命的历史演进  对开放大学使命的认识在国内外学者中早已形成一个共识,概括起来就是“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这是开放大学的永恒主题,但从中国开放大学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开放大学使命的内涵是在不断充实和发展的,履行使命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是和教育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表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央电大30年始终肩负着“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努力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使命,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新模式虽然每一个飞跃所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但是“三次飞跃、一套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对电大的发展,对我国继续教育今后的改革实践探索,或许会有不少的启发。

        (一)实现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1.为错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和校园内同质量的教育机会这次飞跃发生在电大创办初期,是从无到有的飞跃当时,中国刚刚由“文化大革命”转向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人才,但高等教育资源极端匮乏1980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在校生只有114万人,毛入学率长期停留在1%左右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弥补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国家投资改善广播电视设施,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覆盖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利用广播、电视等当时最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扩大校园,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这个阶段,广播电视大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组织学生收看教学节目这和函授教育有很大不同,这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普通高校课堂内发生的教育活动,原汁原味地输送到社会,这是历史性的飞跃  2.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普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传统学习机会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电大传统的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收看电视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教育对象的进一步扩大。

      为缓解工学矛盾,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教育,必须改进电大传统教学手段于是,电大伴随着电视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始了漫长的教学手段的革新,从广播、电视直接授课到使用录音、录像、光盘,再发展到使用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平台等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从单一的广播电视授课发展到包括网络在内的基于多种媒体的多样化交互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资源上,实现了从以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计算机课件及网络等多种媒体综合利用的教学资源的转变  3.实现有支持的学习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03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教育需求更加旺盛和多样化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800多万,传统受教育机会急剧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者不仅追求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需要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育活动是人与人的沟通,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当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他们希望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决,不断增加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互联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全国教学组织系统的完善,为电大开展有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可能。

      经过10年的积累,中央电大探索建立了学导结合的教学模式,改进了面授、强化了网上交互、答疑、学习论坛等多种支持服务手段,基本实现了远程教育有支持的学习  (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电大30年开放办学实践,经过3次历史性的飞跃,尤其是经过近10年的开放教育办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在职成人学习、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整合共享社会优质资源、有质量保证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这套新模式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  第一,构建天地人网结合的网络教学环境要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必须有一个遍布城乡、覆盖全国的办学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可以把学习资源输送到学习者身边目前,电大已经发展成为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56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875所县级工作站、51665个教学班(点)组成的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搭建了现代化的“天网+地网+人网”的教学传输系统平台和实施教学、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的交互系统,拥有一支熟悉远程教学规律、专兼职结合的教学、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  第二,汇聚一大批适应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自然是多样化的,要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必须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来保证。

      电大非常注重整合普通高校、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电大开设的上千门课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整合共享优质资源实现的,而且93.3%的课程都有3种以上稳定的教学媒体支持  第三,建立大规模培养人才的质量保证体系教育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继续教育更要有严谨的质量监控体系来保障教学质量电大建立了以“五统一”、“五要素”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五统一”包括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分标准;“五要素”是指抓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五个要素不放松第四,创建学导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建立在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相结合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学习者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基于教学设计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与;学校通过天地人网提供全程学习支持服务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创建,使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成为现实一是从集中系统讲授转变为提供多种媒体的学习资源,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二是从单一课堂互动转变为课堂互动+双向视频、网上论坛、短信、群等多种互动方式;三是从注重理论教学转变为注重结合学生工作实践开展教学。

      第五,采取系统运作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央电大统一规划和组织,制定教学管理的一系列规范,电大系统分工协调运行;统筹教学管理各个关键环节,通过年报年检、教学检查、评估等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实行课程开放,对学生分类组织教学和服务等  概括起来,这种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为目标,以适合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为内容,以整合优化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学习环境为支撑,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为保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新时期的新使命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终身学习的思想不仅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理念,而且发展成为教育的实践和现实的社会活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新任务,以此为标志,电大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阶段,电大要完成三项新使命。

        第一,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变革过去30年电大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主要发生在与技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