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看不见的硝烟.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17864572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看不见的硝烟从 1931 年的“九一八”至 1945 年的“八一五”长达14 年的抗日战争中 ,日寇的炮火给中国珍贵档案图书事业带来深重的灾难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珍贵档案图书的掠夺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就已经进行了 1904― 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取了原被沙皇俄国控制的长春以北至大连的南满铁路和旅顺港 1906 年成立了“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为“满铁”1907 年满铁创办了图书室 ,1913 年扩建为 “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图书馆” ,1922 年改称“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大连图书馆” ,简称为满铁图书馆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地区中国珍贵档案图书的主要机构在“九一八” 事变前 ,满铁图书馆通过各种手段搜掠中国的珍贵档案图书有著名的《永乐大典》 、沈阳文溯阁的《四库全书》,宋、元版的善本图书和方志以及历朝珍贵的书画等为搜集中国的军事情报 ,满铁图书馆还搜掠了诸如 《奉天海口大小炮台图》 等中国军事地图 上述这些珍贵档案图书 ,如文溯阁的《四库全书》 等,在“九一八” 事变后被陆续运往东京 ,成为日本汉学收藏的一部分1932 年伪满洲国成立 ,满铁图书馆形式上属于 “满洲国” ,实际上和整个东北地区一样 ,完全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下。

      满铁图书馆利用攫取的图书资料加以整理 ,汇编成各种文献如:有关东北和朝鲜自然地理、 人文风俗的 《满铁百科全书》 、《大清历朝实录》 ;有研究中国纺织印染和东方艺术史的 《纂祖英华》等 1933 年日军大举进犯我国热河时 ,满铁大连图书馆举行热河政治、 经济、地理和文化的珍贵档案图书展览 ,直接为日本的侵华服务满铁大连图书馆出版的《满铁调查资料》、《满铁调查报告书》等珍贵档案图书史料1932 年 1 月 28 日 ,日军进攻上海时 ,上海商务印书馆被日军 6 枚燃烧弹击中 ,大火很快波及附设的东方图书馆 该馆为我国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在 1906 年所筹建 ,前后入藏了绍兴徐氏熔经铸史斋、太仓顾氏闻斋、乌程吴氏秘籍楼和扬州何氏藏书楼等的大量珍藏秘籍 ,还有秦汉十印斋、 张氏适园等的善本精品 ,还有入藏的全国最佳史志版本 2 万多册该馆实属当时全国藏书最精、最富的图书馆之一 2月 1日清晨,入侵者又派日本浪人潜入馆区纵火 ,馆内中文书 268000 册、西文书 8 万册、善本书 3203 种 29713 册 ,还有何氏善本书 4 万册、罕见方志 2641 种 25682 册 ,共计 40 余万册图书化为灰烬。

      后日军又对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研究所和东方图书馆进行劫掠 ,并放火焚烧 ,火光冲天 ,数日不熄 ,损失极为惨重所藏各类资料、稿件和图书“尽化为劫灰” ,这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最大的劫难在“一二八” 事变中 ,上海多所院校的图书馆都遭到了日军炮火摧残 :持志学院及附属中学的图书馆全部百宋明善本被日军机关枪队纵火焚烧 ,所有图书 3 万册均遭焚毁 ;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的图书 4 万册被焚 ;中国公学的图书被焚无余1933 年春因日军进攻长城沿线 ,北平故宫博物院被迫分5 次将 19194 箱文物迁到南京南京沦陷前 ,国民政府抢运走16681 箱 ,未及运出的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在朝天宫 )地下保存库与国立美术馆中日军入城后 ,即以重兵看管 ,其中有康熙、 乾隆年间西洋各国进献的各种精美工艺品 ,有《大清实录》、玉牒及清宫内务府档案等都被日方劫走1934 年 ,中华图书馆协会鉴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省图书全部沦于敌手的教训和日寇进逼华北的紧迫形势 ,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指示各地图书馆做好紧急转移的应变措施保护珍善本图书国立北平图书馆于 1934 年即将甲、乙善本书库珍贵图书秘密转移至上海公共租界 ,计有善本书 5千种 6 万余册 ,敦煌写经 9 万卷 ,历朝碑帖 5 千种 ,中西文科技及东方学期刊近 4 千种 ,以及西文参考书、历代官书数千册 ,旧藏内阁大库与各省舆图近 8 千幅。

      上述珍本先是秘存于法租界和英租界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眼看英法租界即将不保 ,20 年代自美国大学图书馆专业学成归国的学者 ,当时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袁同礼先生便冒着生命危险由重庆潜至上海 ,组织力量将甲库善本中特别珍贵的古籍秘密运往美国 ,借存于国会图书馆这批图书计 3 千种 ,3 万余册 ,其中有宋、元版本 4 百余种 ,明版 1 千种 ,各种手抄本 5 千种 ,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原始档案、文件和刊物等等这些书刊分装 102 箱,在日伪严密控制的上海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分三批运至美国当第三批书刊刚刚离开上海港时 ,日伪军警即赶往租界进行搜捕 ,但为时已晚 ,载有这批珍贵图书的轮船驶过战云密布的太平洋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前三天安抵美国 抗战胜利后 ,这批图书又运回到祖国的台湾中央图书馆由于日伪在沦陷区大肆搜集珍善本图书劫运东京 ,为了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时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先生 ,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指示下组织人员潜入上海、香港、广州 ,以“中英庚款董事会” 的名义作掩护 ,紧急搜购因战火而散落社会的私家藏书 在两年的时间里 ,他们先后购得江浙、 广东一批著名的私家藏书 ,如江苏吴兴张氏适园、 刘氏嘉业堂、 金陵邓氏群碧楼、 番禺沈氏等。

      在这些善本书中 ,有很多是稀世珍本 ,如金泰和 8 年 (1208 年 )的《泰和五音新改并类聚四声篇》元刻本宋罗从彦撰《罗豫章集》 ,朱墨套印本的《金刚经》 ,明万历刻本《殿粤纂要》和《常熟文献志》 ,明刻本《环宇通志》等除上举外 ,还有宋版书 20 余种 ,六朝及唐人写经 40余卷 ,《永乐大典》 15 册此外 ,他们还购得不少珍贵的会石拓片与舆图 ,如 1942 年购得番禺沈氏藏金石拓片 700 余种,1943 年购得孟氏旧藏金石拓片 1500 种在深入敌占区冒,死搜购祖国文化遗产的工作中 ,国立北平图书馆也派员在敌占区抢购了一批宋、元、明时期的罕见刻本据不完全统计 ,仅七七事变后的一年之内 ,中国有 2166 所县级以上的图书馆遭到日军的轰炸和炮击 ,直接损失各类书刊在 800 万册以上1937 年,日寇大举侵华 ,被占领区人民为生计所迫 ,急于变卖包括珍贵档案图书文献在内的家产而不法书商唯利是图大肆向外国人兜售 ,造成大量珍贵善本古籍图书外流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赫美尔说 :“中国珍贵图书 ,现正源源流入美国 ,举凡稀世孤本 ,珍藏秘稿 ,文史遗著 ,品类毕备 月以千计 自今而后 ,或将以华盛顿及美国各学府为研究所矣。

      这一现实使著名藏书家郑振铎异常苦闷和愤慨为了避免“将来研究中国史学与哲学者 ,将不往北平而至华盛顿以求深造”的事件发生 ,他发出“救救孩子们吧”悲壮的呐喊由于形势恶化 ,当大批文化名人撤至内地以避战乱之际 ,郑振铎毅然留在孤岛上 8 年 ,坚持对敌斗争 在这漫长的岁月险象环生,时时都有生命危险当他拒绝日伪收买后被列入黑名单 , 甚至与四处搜捕他的、掌握当时上海进步文化人生死命运的日本特务机关头目在书店擦肩而过 ,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说 : “我不能走 ”为了抢救大批珍贵民族文献 ,正像他在《求书目录》中说 :“虽然曾经若干波折 ,若干的苦痛 , 但我尽了这一份力面对购买下来临时堆放在自己屋里数千册古籍 ,郑振铎为了防止被日伪特务发现 ,还要经常寻觅安全场所 ,秘密搬来搬去 ,“其间艰苦困厄之情 ,焦虑萦心之态 ,殆非尽人所能告语” 4 年间巧妙地借助有限拨款共抢救国宝级古籍 80余种 ,珍本善本约 3800 种 ,明刊本抄校本 ,总计 30000 余册 (相当于当时北平图书馆善本总和 )1937年8 月15 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图书馆被炸起火,馆藏书刊3 万多册和数以千计的生物标本被战火吞没。

      国学图书馆的 “选宋元精刊及孤本等善本装110 箱,存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分院地库”,后被日军劫往日本;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女子学院等高校的图书馆也遭到严重破坏同年 10 月 12 日 ,江阴南菁中学图书馆遭敌机轰炸 ,馆藏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的大量宋版等珍贵图书 1 万多卷全部被焚毁无数的珍贵档案图书直接毁于日军飞机轰炸和地面进攻的战火之中 卢沟桥事变后 ,日寇在侵占平、 津的战斗中 ,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近代史料室馆藏在战火中全部焚毁 ,南开大学图书馆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 “八一三”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后 ,上海东方图书馆、 上海暨南大学图书馆以及浙江、南京、长沙、广西、汕头等省立和市立图书馆的馆舍与藏书 ,或全部毁于战火或遭受严重损失据国民政府《第二次教育年鉴》等资料记载 ,上述作为非军事目标的图书馆并非全是战火中的客观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 ,仅抗战第一年 ,上海、江苏、河南、浙江毁于日军战火的图书馆即达1242 所日军在攻占南京前后 ,首先对南京的图书、 文化、出版机构与设施进行疯狂的破坏其中被日军完全毁掉的图书馆有43 家如供南京普通市民阅读的南京市立图书馆被日机炸成一片废墟 ;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所的图书馆,在 1937年 8月 15日日机第一次对南京轰炸时 ,就被击中起火 ,馆藏书刊 3 万多册与数以千计的生物标本被炸毁焚尽;国学图书馆为避日机轰炸 ,该馆选宋元精刊及孤本等善本装110 箱 ,存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分院地库 ,后被日军劫往日本;而该馆收藏的清代江南各公署档案 4686 宗及尚未整理者60 余大篓、装订成册的清末至民国年间各种 1894 大册又 19 束 ,竟被日军作废纸出售或焚毁 ;该馆收藏的大量地方志及丛书共约 3 万余册 ,在南京沦陷前用船运往苏北兴化 ,后也大半被日军炸毁。

      南京的出版业也横遭摧残 商务印书馆在南京太平路的分馆 ,其房屋、图书、原版外文书、 仪器文具等 ,全部被焚毁 海内外著名的佛教印刷单位二会陵刻经处与南京佛学院 ,除部分经版在战前被迁往四川江津外 ,留在南京的 30 万卷佛教经籍图书连同院舍 ,全部被日军焚毁1937 年 12 月初 ,即在日军攻占南京的前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