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 修订.docx
97页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2.引出课题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反馈练习:(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2)口答列算式:=( )( ) 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计算: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四)作业练习一5、6题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二、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板书: 问: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为: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 ,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2.引导学生小结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练习:.课本的做一做1、2题.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得出:根据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 公顷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出示例3图(2)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引导得出: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问:已经求公顷的是公顷,那么公顷的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板书:公顷)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例:(3)做一做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1、2题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五、作业练习二第3、4题第三课时:整数和分数相乘及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6页的内容和练习二的第5-11题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数改写成分数 2=( ) 5=( ) 14=( ) 25=( ) 二、新授 1.统一计算法则 (1)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知识?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2)请你试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以统一为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书写形式 (1)具体计算时,在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例如: (2)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1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6页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的第6题2.练习二的第8题 3.练习二的第10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练习二的第5、7、9、11题第四课时: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四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步骤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教师点拨: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在一起的时候,怎样计算呢?运算顺序跟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出示例4:计算,指名读题 (2)学生按整数运算的顺序计算教师巡视) (3)订正: 指名学生问: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明确:这道题有乘有加,同学们做得很好,如果一道题有乘有减,或者有乘有加还有小括号,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出示做一做两道题) 2.做一做: (1)试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两名学生做在小黑板上) 提示:注意计算时只写必要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 (2)订正: 让学生先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交流主动学会新知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己学会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大家学习得很好我们要注意在混合运算中计算步骤还要过于繁琐还要养成做题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几名学生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2.练习四第3、4、5题 (五)作业 练习四第2题第五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的例5和例6,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一、 复习1.运算定律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2574 0.36101(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二、新授1.引入: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