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pdf
19页第八单元学习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本单元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尽早接触古代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去阅读古代名著,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本单元以“历史”为主题,选编了一篇历史故事、一篇古代传说和一个神话故事的两个片段文章故事情节性强,极富有吸引力,通过阅读,要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感兴趣,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并激发起进一步阅读的愿望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3、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知识和四大名著,激发起阅读的兴趣4、认识 65 个生字,会写14 个字学习重难点:1、认识 65 个生字,会写14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感染4、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学法指导: 朗读法交流法讲练法学习准备: 字词卡课件课时安排: 11 30 晏子劝齐王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学习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学习难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学习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课时划分 :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生字词。
学习过程:一、讲故事导入古代有一个个子很矮,他是齐国的人臣,有一天,他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 “我今天是出使狗国,要钻狗洞 ”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于是个怎样的人? 二、设疑预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1、晏子为什么劝齐王? 2、晏子怎样劝说? 3、晏子与齐王百姓做什么?.4、求百姓现齐王做什么? 5、求白姓的结果是什么? 三、展示互动,学习生字l 、出示生字2、自由拼读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2、识字生字3、教师范畴写4、学生书写五、作业练习:抄写生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过程:一、分角色前的语句指导( 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晏子的话) 正确、流利地齐声朗读课文二、分角声前的语感指导(点拨文中的比喻句)三、分角色朗读1、指名分角色、小组分角色朗读2、加动作分角色朗读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反馈练习:组词我() 枯()稼()谁()饿() 估()家()堆()板书设计河干,庄稼枯黄( 聪明机智 ) 晏子劝齐王有什么用呢 ? 求河神也没有什么用求山河求百姓听从求谁不再,,也不再 ,,教学反思:31 诺亚方舟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打比方的句子学习重点 :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学习课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学习过程 :一、由想象及语训导入师在说出像船的基础上,由“船”导入“方舟”,最后导出课题:诺亚方舟二、设疑预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自由交流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谁建造了诺亚舟? (2) 诺亚为什么要建造成方舟? (3) 诺亚方舟的作用? 三、展示互动,学习生字,再读课文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读淹没地势2、出示带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进行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1) 大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淹没了城堡和关塞(2) 人们纷纷向声势高的地方逃命四、指导书写五、反馈练习l 、抄写生字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巩固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比赛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巩固理解课文内容(诺亚对人们做出了哪些贡献?和平鸽象征意义的由来。
三、故事比赛评选最佳小故事能手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小练习:用“√”划去()里的错别字1、您的嗓子(正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2、狐狸叼起肉,(钻砖)到树洞里去了3、小明(愿原)意帮助同学4、小猴子伸手去(劳捞)月亮5、他(刚钢)一张嘴,肉就掉下来板书设计诺亚方舟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诺亚造方舟鸽子带来水退的消息放动物、植物种子( 象征和平与希望) 储备食品教学反思:32 三借芭蕉扇(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2 个生字,绿线中3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土动3、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了解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刻划,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学习难点 :学会本课12 个生字,绿线中3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学习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学习课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第一段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你们最喜欢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西游记》里面的故事( 齐读课题 ) 《三借邑蕉扇L 二、设疑预习1、通过预习,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 出示小黑板:芭蕉汁水烘烘腾起千丈之高口诀一抹径自扛着猪八戒脚磴头撞捶胸猢狲细雨霏霏指名读——齐读2、文中写的是谁向谁借芭蕉扇?借了几次 ? ( 文章写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邑蕉扇,总共借了三次) 3、再次读题“三”借芭蕉扇1) 你还知道哪些跟“三”有关的典故? (“三”打祝家庄、“二”顾茅庐、 “二”打白骨精) (2) 在这些故事中的“三”有什么含义呢? ( 学生自由讨论 ) (3) 师总结:中国传统小说惯用“三”来设计小说情节有时并不一定就指三次三”中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三、展示互动,质疑解惑1、文章中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次借芭蕉扇?请人家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2) 按问题提示给课文分段3)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交流分段情况3、讨论文中学生有疑问的词语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自由读第一段,用文中的话回答出示:这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要翻过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水这山的火焰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1) 火焰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呢?谁能读出这山的危险来? ( 紧扣“八百里” 、“寸草不生” “铜脑袋、铁身躯”体会火焰山之险) (2) 抓住“只有”体会借扇的必要性2、孙悟空这次借扇结果如何呢? ( 理解“不但不借,反而”) 3、铁扇公主为何如此恼恨孙悟空呢?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表扬、引导) 五、总结孙悟空首次想借扇,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把他扇出五万多里,拉卜来,孙悟空又是怎样不屈不挠三次借扇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过程:一、回顾全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 课,《三借芭蕉扇》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孙悟空三次向铁扇公主借扇,写了哪三次? 一借铁扇公主给假扇二借牛魔王骗回扇子三借铁扇公主献扇二、精读课文,质疑解惑1、三次借扇孙悟空用的方法是不是一样? ( 板书:威逼诱骗强夺) 2、第一次孙悟空威逼铁扇公主,从哪儿看出来的? 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痛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1) 这段话我们应该怎样读? ( 脚蹬头撞、满地打滚、大喊饶命) (2) 指名读,齐读3、铁扇公主在孙悟空的威逼之下给了他一把假扇,孙悟空发觉上当之后,又想出了第二条计策,, 诱骗这部分是文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部分,老师想让大家自学,并用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仔细读一读后,告诉你的同桌你为什么喜欢它? 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 假牛魔王假装对孙悟空的痛恨,写出了孙悟空的机智) 假牛魔王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 孙悟空故意试探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悟空人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 拿到宝扇后狂喜,但还没有忘记探听百扇的秘诀) (1) 这一段中大家喜欢的句子这么多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一段,还把它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 (2) 这段电影本来老师觉得还可以,可现在觉得有点遗憾,我们同学的朗读比里面的配音精彩多了这样,我们也来给它配配音,比一比谁好?行吗 ? (3) 教师先放一遍,让学生准备先请一组同学配音,其它同学在语气、语调、节奏方面给予评价再让两组同学配音。
4、第三次,孙悟空又是怎样强夺扇子的呢? (1) 指名读第七节2) 练习四孙悟空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①指名读题②加点词写出孙悟空打得狠,战斗激烈③1、2 两组读第一句,3、4 两组读第二句三、总结课文1、现在我们知道了课文中写了孙悟空三次借扇,三次借扇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 体会孙悟空是个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人) 2、既然孙悟空的本质特点可以归结为一借、三借,那么为什么把二借写得如此详细呢? ( 视情况看是否需要分组讨论) (1) 更好地展现孙悟空的另一面2) 刻画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形象3、课题《三借芭蕉扇》是不是“借”?为什么用借 ? 4、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的故事? 5、吴承恩一部《西游记》里面精彩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它不仅给我们刻画了逼真的孙悟空的形象,其他,如猪八戒、唐僧、沙和尚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课后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这部旷古绝今的经典巨著6、最后,让我们在一曲《敢问路在何方》的乐曲中,再次领略前人的无穷智慧吧四、作业:练习册小练习:芭()饶()毫()驾()巴()绕()豪()架()板书设计:三借芭蕉扇威逼疾恶如仇孙悟空诱骗敢于斗争强夺足智多谋教学反思:33 三借芭蕉扇(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文的14 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 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文的14 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 中的有关句子, 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学习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学习方法 :讲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学习课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学生字词学习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n 巴,今天我们就一同看一看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出示课题二、明确目标,设疑预习,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词2、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反馈A读音“蹬“是后鼻音,“抹”是多音字B字形蹬捶抹这三个字要注意C开火车读——齐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正音D指名读,师生评议4、理清文章层次根据孙武空三借芭蕉扇,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学生讨论反馈三、布置作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