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物流学自测试题.pdf
39页高级物流学自测试题高级物流学自测试题 本科期末试题一本科期末试题一 一、单选(每小题一、单选(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 为加速出入库而采用的托盘就地堆叠储存时,一般用( )进行存取作业 A.人工 B.叉车 C.吊车 D.堆垛机 E.A、B、C、D、都可以 2.按物流业务性质进行分类,销售完成后的产品退货属于( ) A.销售物流 B.废弃物流 C.回收物流 D.生产物流 E.供应物流 3.ABC 物资管理中应该重点管理的物资是( ) A.C 类物资 B.A 类物资 C.B 类物资 D.AB 类物资 E.BC 类物资 4. 在整体上最能体现物流社会化,并能实现物流专业化发展方向的物流服务模式是( ) A.生产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采购物流 D.供方物流 E.需方物流 5.在 BPR 中运用最优化技术(OPT)应用的重点在于解决物流系统的( )问题 A.功效 B.产量 C.瓶颈 D.库存量 E.批量 6.国际标准化组织确定的物流(包装)的基础模数尺寸是( )。
A.600×400 B.600×800 C.800×400 D.800×1000 E.1000×1200 7.物资仓储重点管理方法是指( ) A.定量订购法 B.定期订购法 C.ABC 分类法 D.提前期法 E.订货点法 8.在以下托盘系列中,能够与国际标准集装箱形成比较好的配合的是( )标准托盘 A.1000×1200 B.1200×800 C.1100×1100 D.1000×800 E.1200×1800 9.用捆装工具将散件货物组成一个货物单元,使其在物流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能与其他机械设备配合,实现装卸运作机械化这种方法称为( ) A.框架作业法 B.货捆作业法 C.托盘作业法 D.网袋作业法 E.箱盒作业法 ⒑在开展汽车散件、总成的国际物流过程中,大部分散件可以采用标准化托盘(箱),而一些总成部件的专用托盘则应优先考虑与( )寻求配合性 A.货架 B.国际标准集装箱 C.国内集装箱 D.集卡拖头 E.集卡支架 ⒒系统非瓶颈资源效率提高对整个系统效率有何影响( ) A.极大提高整个系统效率 B.使系统效率有微弱提高 C.不改变系统的效率 D.使得系统效率下降 E.使得系统效率急剧下降 ⒓按照《物流企业分类和评估指标》的规定,下列物流企业类型中( )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最强。
A.5A 型 B.4A 型 C.3A 型 D.2A 型 E.1A 型 ⒔物流高级化发展的核心概念是( ) A.物品 B.运输 C.交换 D.集成 E.关系 ⒕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看作是一种( ) A.纯产品 B.附带服务的有形产品 C.附带设施、设备功能的服务 D.纯服务 E.理论产品 ⒖玻璃、石料等产品通常采用的装卸搬运作业方法是( )作业法 A.货捆 B.框架 C.滑板作 D.托盘 E.网袋 ⒗在质押监管服务模式中,质押物的所有权属于( ) A.供方企业 B.银行 C.物流企业 D.质权人 E.保管人 ⒘具有弹性控制作业时间、即时现场控制、紧急订单处理等功能的是( )技术 A.条形码 B.射频 C.电子数据交换 D.电子标签 E.全球定位系统 GPS ⒙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有效使用面积是不一样的,有效使用(利用)是指货物、货架实际占有的面积,( )通道、货架之间的间隔等的面积。
A.可以包括 B.不包括 C.按比例包括 D.包括部分 E.加上 ⒚“物料需求计划”的英文缩写为( ),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 a.mrp b.mrpⅡ c.mps d.vmi e. erp ⒛一般认为当内部和外部损失占 50%,预防成本小于 10%,认为质量成本处于( )区 a.质量损失 b.质量适宜 c.质量不足 d.适量过剩 e. 质量保护 二、多选(每小题二、多选(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⒈物流质量成本包括物流过程( ) A.质量保证费用 B.质量损失成本 C.采购成本 D.仓储成本 E.配送成本 ⒉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 ) A.物流业务信息分析 B.物流信息采集和录入 C. 物流信息的存储 D. 物流信息处理 E. 物流信息传输 ⒊在以下费用中属于内部损失成本的有( )成本 A.重新鉴定 B.退货 C. 责任赔偿 D.返工 E.报废 F.试验 G.重新提供服务 ⒋运用物流价值工程的功能系统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功能定义 B.功能整理 C.功能开发 D.功能链接 E.功能评价 ⒌绿色包装主要是指要满足( )要求 A.减少包装材料 B.加少购买量 C.可再次充填 D.可循环使用 E.可回收使用 F.可降解材料 ⒍项目物流中项目管理的“三控制”是项目( ) A.进度控制 B.质量控制 C.成本控制 D.设备控制 E.信息控制 ⒎根据《物流企业分类及评估指标》的规定,物流企业按其从事的经营业务类型不同可以分为:( ). A.运输型物流企业 B.中转型物流企业 C.理货型物流企业 D.仓储型物流企业 E.综合型物流企业 ⒏物流战略要点主要包括:( ) A. 物流战略导向 B. 物流战略优势 C.物流战略措施 D.物流战略类型 E.物流战略态势 ⒐在下列关于功能评价与价值分析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价值数远远小于1时,一般应作为价值工程活动对象 B.当价值系数 Vi不等于1时,可能因为第 i 部分项目自身功能与成本是匹配的,而其他部分不匹配而使 i部分项目的价值系数产生偏离 C.当价值系数 Vi约等于1时,不一定功能成本匹配合理,可能因为第 i 部分自身功能与成本是不匹配,而将 i 部分项目的价值系数推向合理的位置 D.当价值系数 Vi约等于1时,可以不作为价值工程活动对象 E.当价值系数 Vi远远大于1时,说明该部分功能与成本相比较,功能相对不太重要而成本却占了较大的比重 ⒑装卸搬运的基本特点有:( ) A.局部性 B.起讫性 C.制约性 D.稳定性 E.辅助性 F.均衡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⒈项目物流 ⒉物流系统化 ⒊区域物流 ⒋仓单质押监管 四、评述题(每小题四、评述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利用物流理论评述以下物流系统设计的观点,必要时可以用案例辅助说明。
c ⒈以优质服务水准满足社会物流需求的观点 ⒉从物流全过程考察物流费用的观点,并能延伸自己的观点 ⒊以“用户成功之日,就是物流经营者成功之时”的思想参与用户物流管理过程的观点 ⒋质量成本包括鉴定成本,因此,鉴定成本越低越好 五、配送方案制定(五、配送方案制定(20 分)分) 如下图所示某城市海产品配送中心的配送线路网络图由配送中心 P 将加工好的海产品,根据各商场提出的品种、数量、加工深度等计划和要求,分别向 A、B、C、D、E 等五个商场进行配送海产品的作业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线路里程(km);图中靠近各商场括号里的数字,表示对海产品的需求量(t)配送中心备有 4t 载质量的冷藏车由于海产品必须在上午 8 时以前配送完毕,因而汽车一次巡回行驶里程不能超过 30km ⑴求解该配送中心的海产品配送方案(满足最短里程) ⑵若开展海产品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应采用哪些措施? ⑶若汽车行程可以一次达到 60 km,上述方案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可直接在原计算方案上列出因变化调整的方案结果 图 某海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配送网络图 本科期末试题二本科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一、选择 ⒈单选⒈单选 ⑴第三方物流应用 EDI 的最低条件是( )。
A.电子网站 B.调制解调器 C.计算机 D.线 E.网络专线 ⑵在物流系统设计时,运用最优化技术的最主要目的就是( ) A.减少成本 B.减少人力 C.减少设备 D.减少瓶颈 E.减少库存 ⑶设计准时集散服务项目,实质上是( )思想方法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实例之一 A.JIT B.OPT C.GPS D.EDI E. Internet ⑷在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内容在于各种设施、设备之间的( ) A.集合性 B.经济性 C.配合性 D.计量性 D.社会性 ⑸开展物流活动被认为是发掘( )利润的源泉 A.人力 B.物资 C.第三 D.设备 E.第一 ⑹在开展汽车散件、总成的国际物流过程中,大部分散 件可以采用标准化托盘(箱),而一些总成部件的专用托盘则应优先考虑与( )寻求配合性 A.仓库货架 B.国际标准集装箱 C.国内标准集装箱 D.集卡拖头 E.集卡支架 ⑺物流经营企业作为物流服务供方所实行的内部质量审核,按执行 ISO9000 系列标准时又称为( )。
A. 供方审核 B. 需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二方审核 E.中介审核 ⑻在运用最优化技术(OPT)设计物流系统时,在非瓶颈作业计划节约 1h(小时)能力,一般情况下相当于( ) A.整个物流系统节约了 1/2h 能力 B.整个系统损失了 1h 能力 C.整个物流系统节约了 1h 能力 D.改变了整个系统的基本功能 E.整个系统未节约能力的作用 ⒉多选⒉多选 ⑴从传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发展到高级物流(Advanced logistics)阶段,所依据的“硬”技术基础指的是( )技术的普遍应用 A.计算机 B.运载车辆 C.电子通信 D.装卸工具 E.公路工程 ⑵在物流托盘化的实践中,平托盘的优先选用尺寸应当是( ) A.800×600(mm) B.1000×1200(mm) C.800×1200(mm) D.1000×1000(mm) E.400×600(mm) ⑶在物流成本管理中,运用活动成本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 A.分析利润 B.分析作业 C.发掘成本动因 D.计量作业 E.成本核算 ⑷从物流系统化活动的范围划分,一般可以将物流划分为( )。
A.企业物流 B.回收物流 C.区域物流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