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张宇最后一套卷(数学一-解析).pdf
13页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1 2017 年考研数学张宇最后一套卷 (数学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B)见课堂讲解 (2) (A) [分析] 记 3322 ( , )33F x yxyxy '2 360 x Fxx 令 , '2 0 360 0 y x Fyy y 令 ,舍去了另外三组不需要的解, 则 ' (0,0) (0,0) A=6660 xx Fx , ' (0,0) B=0 xy F, ' (0,0) (0,0) C=666 yy Fy , 2 =B -AC360 (0,0)点为( , )F x y的极 大值点,(0,0)=0F,故当0,0xy时,分母为负 由极限的保号性,0当 0 ( , )(0, )x yu时, 3322 ( , )(0,0) 0( , )(0,0) 33 f x yf f x yf xyxy , 故(0,0)f为极大值,选(A) (3) (C) [分析]由 0 n n n a x 的收敛域是8,8可知,幂级数 0 n n n a x 的收敛半径是 8,从而幂级数 2 2 n n n a x 的收敛半径也是 8,又因幂级数 2 2 n n n a x 是幂级数 2 (1) n n n a x n n 两次逐项求导所 得,由幂级数分析性质,幂级数 2 (1) n n n a x n n 的收敛半径是 8,对于 2 0 n n n a x ,有收敛域 3 88x 即22x 。
答案选(C)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2 注:在张宇编写的《高等数学 18 讲》有如下内容,摘录下来供参考 有如下几个结论请大家把握住 结论 1 根据阿贝尔定理, 已知 0 0 ( n n n axx )在某点 110 ()x xx的敛散性, 确定该幂级 数的收敛半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若在 1 x处收敛,则收敛半径 10 Rxx; (2)若在 1 x处发散,则收敛半径 10 Rxx; (3)若在 1 x处条件收敛,则 10 Rxx.(你会用反证法证明吗?) 结论 2 已知 1 ()n n axx 的敛散性信息,要求讨论 2 ()m n b xx 的敛散性 (1) 1 ()nxx与 2 ()mxx的转化一般通过初等变形来完成,包括①“平移”收敛区间 (具体方法见后面的题目) ;②提出或者乘以因式 0 ()kxx等 (2) n a与 n b的转化一般通过微积分变形来完成,包括①对级数逐项求导;②对级数 逐项积分等 (3)以下三种情况下,级数的收敛半径不变,收敛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对级数提出或者乘以因式 0 ()kxx,或者作平移等,收敛半径不变; ②对级数逐项求导,收敛半径不变,收敛域可能缩小 ③对级数逐项积分,收敛半径不变,收敛域可能扩大 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具体的例子, 请大家结合这个例子来理解和掌握上 述理论。
设 1 (1)n n n ax 在1x 处条件收敛,则幂级数 1 (1)n n n nax 在2x 处( ) (A) 绝对收敛 (B) 条件收敛 (C)发散 (D)敛散性不确定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3 解:应选(A) 第一, 根据结论1的 (3) , 由 1 (1)n n n ax 在x=1处条件收敛, 则 10 1 ( 1)2Rxx , 且收敛区间为3,1; 第二,根据结论 2 的(1)和(3) ,将(1)nx转化为(1)nx,也就是把级数的中心点由-1 转移到 1,即将收敛区间平移到1,3,得到 1 (1)n n n ax ,收敛半径不变; 第三,根据结论 2 的(1) , (2)和(3) ,对 1 (1)n n n ax 逐项求导,得 1 1 (1)n n n nax 再 逐项乘以(1)x得 1 (1)n n n nax ,收敛半径不变 故 1 (1)n n n nax 收敛区间为1,3,2x 在收敛区间内部,故在该点级数绝对收敛,答 案选择(A) (4) (A) [分析]()Fxf yz:,则 ''''' F ,F ,F1,,1 xyz nff ,也就是 '' 1 110,,1,1,1ffn ,于是为柱面,选(A) [注]要证明曲面是柱面,只需证明过曲面上任意一点的切平面平行于一条定直线,即证明曲 面上任意一点的法向量垂直于定向量。
(5) (D) [分析] 由于 r(I)=r(II)=3, 123 ,, 线性无关,则 12354 ,,, 至少为 3,能否 为 4 关键是看 54 能否用 123 ,, 线性表出,或看向量组 12354 ,,, 是线性相 关的还是线性无关的 解法 1 由 r(I)=r(II)=3,知 123 ,, 线性无关,而 1234 ,,, 线性相关,故 4 可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4 由 123 ,, 线性表出,设 4112233 xxx 若 54 能由 123 ,, 线性表出,设 54112233 =kkk,于是 5111222333 =()()()kxkxkx 5 可由 123 ,, 线性表出,则 r(III)=3,与已知矛盾,按最大无关组的定义知 12354 ,,,4r 解法 2 若 112233454 ()0kkkk把 4112233 xxx代入有 11412242334345 0kx kkx kkx kk()()() 由 r(III)=4,知 1235 ,,, 线性无关,所以 1142243344 ===0kx kkx kkx kk 由此可得 1234 ===0kkkk ,所以 12354 ,,, 线性无关, 12354 ,,,=4r (6) (D) [分析] 先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形,再判断曲面的类型,利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只 需计算二次型矩阵的特征值。
二次型 123 ( ,,)f x x x的矩阵为 513 153 333 A, 计算可得矩阵 A 的三个特征值分别为 0, 4,9在正交变换下, 123 ( ,,)1f x x x化为椭圆柱面 22 23 491yy 答案 (D) (7) (B) [分析] 当0,2x y时 22 , 3332 00 11sin sin1 ( , )1-sin sinsin )2sin 8884 X Y xy fx yxyz dzzdz (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5 于是 2 , 1 0,2 ( , )4 0 X Y x y fx y , ,其他 ,同理可知 2 Y,Z 1 0,z2 ( , )4 0 y fx y , ,其他 且当02x时, 2 2 0 11 ( )= 42 X fxdy ,故 1 02 ( )2 0 X x fx , ,其他 同理, 1 02 ( )2 0 Y y fy , ,其他 , 1 02 ( )2 0 Z z fz , ,其他 于是有 , ( , )( )( ) X YXY fx yfx fy, ,Z( , ) ( )(z) XXz fx zfx f, , ( , )( )(z) Y ZYZ fy zfy f, 说明, ,X Y Z两两独立。
但( )( )( )( , , ) XYZ fx fy fzf x y z, 故不互相独立,答案选(B) (8) (C) [分析]估计区间的长度 2 22,(1)z n 增大时,减小, 2 减小, 2 z增大,所以区 间长度变大选(C) 二、填空题:9-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9) 22 1 () 2 ee [分析] 由题设展开成正项级数,( )f x应当延拓为奇函数,故( )S x的周期为2,且为奇函 数,故 3 ()()() 222 SSS ,由狄氏收敛定理,有 22 11 ()00() 22222 Sffee 故答案为 22 1 () 2 ee (10) 5 6 a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6 解:设质心坐标( , )x y ,由对称性,显然xa (图解,本题不求) , D ydxdy y S 其中, (sin ) 22 222 00 ( )(1 cos )3 x a tt a Sy x dxatdta 3 (sin ) 2( )22 233 0000 11 ( )(1 cos )5 222 x a tt ay xa D a ydxdydxydyyx dxatdt 综上, 3 2 5 5 2 36 D a ydxdy ya Sa (11) 1 [分析] 0 sin n n axx dx 11 (1) 0 00 1 2 0 sin() sin (121) (21) 2 nn x kt k kt x k kk n k xx dxktt dt nn kn 1223111 11111111 (() n nnn S aaaaaaaa 111 (1) 1 n n (12) 3 1 3 R [分析] 因为 2222 1 ()() 2 xyyzzxxyzxyz ,且xydsyzdszxds 于是, 1 () 3 xydsxyyzzx ds 2222 11 ()() 66 xyzdsxyzds O xa 2 a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仅供模考不作押题 7 2 1 6 R ds 23 11 2 63 RRR [注]此题利用轮换对称性是关键 (13) 010 3 001 100 [分析] 由 ** AAA AA I, ** *1 1 =812 2 A BAA BΙ()建立矩阵B与A,Ι的关系。
解 111 1114 111 A,由 ** AAA AA I,可得 *1 AA A, 故有 * *1 *1*11 *2121 111 44(2)22 224 AAAAAAAA, 从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