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鄂州市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上册通关基础巩固题(附答案)x - 经典试题解析与模拟.docx
1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生物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登顶过程中,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当海拔超过8000米时,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进入了“死亡地带”限制人类在“死亡地带”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①氧气;②阳光;③温度;④水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3、 江西山清水秀,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下列与旅游景区有关的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鄱阳湖景区的所有候鸟B.庐山风景名胜区C.南崖——马家洲景区的文峰塔D.铜源剪影文化园景区中的所有树4、 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5、 下图是某同学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要使甲图更清晰应调节乙图中的⑥B.观察时,在④中看到的像是倒像C.光线较强时可使用⑦的凹面镜和③的大光圈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乙中④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6、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在图一视野中看到的像在图二视野中一定也能看到B.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C.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D.由图一到图二不需要转动的是粗准焦螺旋7、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细胞结构与生活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B.细胞结构中A为细胞膜,B为细胞核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8、 如图为小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图甲滴清水,图乙滴生理盐水B.与甲图细胞不同的是,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C.图甲中的[1]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D.甲图中的[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9、 动、植物细胞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下列归纳不合理的是( )A.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质B.动物细胞有线粒体,植物细胞没有C.细胞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10、 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A.和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D.比原来多两倍11、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⑤12、 “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它具有( )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13、 下列环境条件中,利于种子储存的条件有( )①高温 ②低温 ③干燥 ④潮湿 ⑤空气充足 ⑥隔绝空气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14、 一首脍炙人口的《父老乡亲》,一句声情并茂的“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根是植物吸取养分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伸长区C.分生区D.成熟区15、 下列实验器材的选用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滴管吸取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B.用放大镜观察桃花结构中的胚珠C.用镊子夹几根水绵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D.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植株的高度16、 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B.蒸腾作用不利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以及增加降水D.扩大植被的种植面积有利于当地水土保持二、填空题17、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8、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看到的数目最多的细胞是_________,视野中看到的体积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_如果有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把该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仔细地观察,应将玻片向________移动19、 细胞数目增多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胞体积增大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20、 探究: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喜欢吃箭竹,请你说出构成大熊猫和箭竹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里均有的供能结构是_______。
其中构成箭竹的基本单位里有不同于大熊猫的基本单位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_____、阳光、_____和水,还有适宜的_____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22、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23、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__________24、 写出图中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三、综合题25、 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6只培养皿,先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分别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平铺在培养皿内②挑选子粒饱满、完好无损的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六等份,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放到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一次并适时喷水③6天后,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实验装置ABCDEF温度(℃)101520253035发芽数量(粒)487482948475请分析回答:(1)根据表中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2)6只培养皿均不能密封,且不能使水没过种子,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3)为了找到发芽的最适温度(精确到1℃),应该在_____(填温度范围)之间补充几个相同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以上的实验并统计各组发芽数量4)过一段时间,预计某装置内种子全部萌发,却有2粒没有发芽,原因是_____(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5)该兴趣小组又对普通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过大,作物的叶片互相遮光,从而影响_____的效率,造成作物的产量下降在小麦开花期间,同学们观察到小麦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