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一个理论框架.docx
11页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一个理论框架 龙立【Summary】 文章以企业能力理论为依据,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构建了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完整理论框架研究认为:财务核心能力是一般财务能力的提炼和升华,本质上是一种智力资本,为企业形成持续财务优势提供可能;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财务资源→财务能力→财务核心能力这一基本路径Keys】 企业核心能力; 财务能力; 财务核心能力; 持续财务优势; 智力资本F275 :A :1004-5937(2014)25-0013-04一、引言自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以来,企业能力理论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其驾驭资源的特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企业核心能力论和动态能力论两个主要分支前者将核心能力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将企业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的积累性学识(Prahalad和Hamel,1990);后者则认为能力是企业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作用下逐步进化而来的,是动态的、变化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Teece、Pisano和Shuen,1997),动态能力的发展实质是组织基于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共享而形成的组织学习过程(Salvador,2005)。
上述两个分支的基本观点并不存在对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在企业众多具体能力之中,财务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鉴于此,朱开悉(2001)将企业能力理论引入财务学领域,首次提出财务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后续的研究者对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财务核心能力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如:罗宏和陈燕,2003;王小朋等,2004;王艳辉和郭晓明,2005;孙新宪和胡建琦,2006)上述研究丰富了财务核心能力理论的文献,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形成逻辑一致的完整体系,尤其是对于核心概念——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而对财务核心能力形成机制、财务能力与财务核心能力的关系以及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更有待进一步明确二、企业能力理论回顾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前期的资源基础论一脉相承,可视为资源基础论的发展和延续,因此,相关文献对“企业能力”的定义大多与资源密切相关如Grant(1991)、Amit和Schoemake(1993)以及Javidan(1998)都认为企业能力是运用或配置资源的才能(Capacity);Dosi和Marengo(1994)指出能力不能简单地视为禀赋或信息,它是企业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显著的惯性并为企业专用;Moingeon等(1998)则认为能力是企业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
众多学者还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能力的具体构成Meyer等(1997)将企业能力分为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与制造能力以及营销能力三类;Rangone(1999)提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建立在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种基本能力之上;Dosi,Teece和Chytry(1998)则把能力分为资源分配能力、交易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在企业核心能力论中,“企业能力”一词始终是作为辅助概念用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解释和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异常丰富,虽然不同文献对于该概念界定的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尽一致,但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下述基本观点已获得了普遍认同:第一,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第二,核心能力的本质是组织特有的、积累性的学识体系;第三,培育和维持核心能力的途径是集体学习,并且这一过程是持续的、动态的从字面意义上看,企业能力与核心能力之间应该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为了与核心能力加以区别,企业能力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一般能力,这是核心能力产生的基础,包括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而核心能力是隐藏在一般能力背后的积累性学识和经验,是一般能力的提炼和升华,能够促进一般能力的提升。
Javidan(1998)也提及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前者跨越了战略业务单位的边界,是各个业务单位不同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以及财务核心能力(一)财务资源根据企业能力理论,资源是产生能力的基础企业的财务资源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广义的财务资源是指可供企业利用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所有要素,包括财务资产、财务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环境资源三个方面其中财务资产即指企业的所有表内资产,既包括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等金融资产,也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还包括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这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财务人力资源是指企业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学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等要素;财务环境资源包括财务内部环境资源和财务外部环境资源,财务内部环境资源是指财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这些要素对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财务外部环境资源包括企业的财务声誉、与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系以及企业可以利用的金融市场环境等狭义的财务资源仅指财务资产二)财务能力1.财务能力的界定及其地位借鉴企业能力的定义,本文认为,财务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和运用财务资源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的可能性(Probability)。
财务能力越强意味着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与前文企业能力的界定有所区别,本文将能力界定为一种实现行为目标的可能性,而不是“才能”、“本领”或“禀赋”原因在于:(1)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脱离“特定行为”以及“行为目标”而单独存在,换句话说,没有目标就无法界定能力强弱,能力强弱实质表现为完成特定目标概率的大小;(2)“才能”、“本领”以及“禀赋”等词汇更适合于对自然人特质的描述,用于描述企业或组织的特点则不太符合语言习惯;(3)用“才能”、“本领”以及“禀赋”等语义近似的词汇来解释“能力”有同义反复之嫌,会产生似是而非的问题 财务能力属于企业一般能力的范畴,与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其他一般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一般能力体系在体系内,财务能力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财务能力具有相对独立性现代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如投资、筹资以及利润分配等理论上可以脱离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单独进行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生产、研发以及营销等行为,企业依然可以从事财务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相应的财务能力其次,财务能力与其他一般能力紧密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其他一般能力的基础财务活动几乎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企业财务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其他一般能力如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的改善,而其他一般能力的改善又会从财务能力上反映出来。
最后,与其他一般能力相比,财务能力的价值特征更为明显,这和现代企业管理所倡导的价值管理导向不谋而合,因此财务能力在企业能力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2.财务能力的具体构成对于财务能力的具体构成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以传统财务分析指标衡量的“财务表现能力”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是否属于财务能力的范畴对此朱开悉(2002)和程宏伟(2002)持肯定态度,而罗宏和陈燕(2003)则认为财务表现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表现,不是实际施加于财务资源的作用力,因此与财务能力有着本质区别第二,财务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所积累的与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集中表现,由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四个要素构成,与财务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其他研究则认为财务管理能力属于财务能力的一种,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控制以及协调能力等本文认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产生的财务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相应的,财务能力应该包括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两部分,其中财务活动能力又可以具体化为筹资能力、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方面。
财务能力的两大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财务活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方财务关系,而与利益相关方形成良好财务关系必然促进筹资能力、投资能力以及分配能力等财务活动能力的改善对于前文的第一个争议问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和反映财务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财务绩效指标都是企业整个能力体系综合运作的结果,不只是财务能力的体现,因此将上述“财务表现能力”纳入财务能力的范畴是不妥的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认为财务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存在从属关系首先,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其意义在于保证财务活动的高效有序以及财务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财务绩效的最大化;其次,从其目标上看,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与增强财务能力完全一致,因此在一般的表述中很难也无需严格区分;再次,财务管理中决策、控制以及协调等具体环节都是针对投资、筹资以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这意味着财务管理各环节所体现出来的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最终也体现为相应的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所以不应该将其与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并列起来,单独界定为财务管理能力;最后,程宏伟(2002)提及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并不具备明显的财务特征,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能力,不能纳入财务能力的范畴。
三)财务核心能力财务核心能力在初期被定义为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朱开悉,200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倾向于将财务核心能力理解为一种学识体系(如:王艳辉和郭晓明,2005;孙新宪和胡建琦,2006;张旭蕾和冯建,2008)第一种界定方式过于倾向能力评价的角度正如前文所述,每一项财务绩效指标体现的都是企业整个能力体系合力的结果,将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仅仅理解为财务核心能力是不妥的本文原则上认同第二种观点具体而言,财务核心能力是指组织特有的、能够驱动一般财务能力,进而从不同途径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形成企业持续财务优势的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持续财务优势意味着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能实现更低的筹资成本、更高的投资效率、更小的投资风险以及更协调的财务关系,并且这些优势是长期的,是竞争者难以模仿、复制或替代的将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表述为一种智力资本而不是积累性学识,原因在于:(1)从内涵上看,智力资本不仅是纯学识性的、静态的无形资本,而且是一个有效组织并利用知识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John Kenneth Calbraith,1969),这更加符合核心能力的动态性特征;(2)从具体内容来看,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包括知识、知识产权和经验等(Stewart,1997),这无疑比积累性学识更为全面。
李冬伟和汪克夷(2009)也认为,智力资本是各类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来源财务核心能力跨越了一般财务能力的类别边界,不是一般财务能力的简单组合,而是各种一般财务能力的综合提炼和升华;财务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动力机制,对财务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通过驱动一般财务能力并作用于财务资源以形成持续财务优势,是企业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智力资本,包括能够影响财务行为的所有积累性学识、经验以及利用这些学识和经验实现财务目标的动态过程,集体学习是培育和维系财务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化Barney(1994)认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完全模仿性三个关键特征这一结论对企业核心能力同样适用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应该具备动态性和隐匿性特征借鉴上述观点,财务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动态性、隐匿性和财务性六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