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29181154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为此感到快乐。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时现时隐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住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课文总体分析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是压抑的。

      这期间他写了一组很有名的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文中所描写的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文章写小石潭,由远而近,循声而入,先总写潭的全貌,再写潭中的游鱼和潭的水源,然后又写了潭的环境与游者的感受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水尤清洌”)写小石潭的方位和循声发现它的情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指明了小石潭的方位小丘”,即前一篇游记《钴铒潭西小丘记》中说的小丘,是小石潭方位的参照物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水声悦耳,引动了作者的好奇,当然要去看个究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寻到小石潭的经过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又为后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设下伏笔水尤清洌”,循声而来,直写潭水,极其自然尤”字,是拿它与前篇的钴铒潭相比  第二层(“全石以为底”到本段结尾)写小石潭的概貌全石以为底”,着意突出了一个“石”字,又暗含了一个“小”字近岸,卷石底以出”形成坻、屿、堪、岩,真是造化奇特,令人感到神妙无比,再抬头环顾潭的四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在轻风中“参差披拂”的景象,不仅使人感到小石潭的神奇,而且深感它的秀美。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潭的水源也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对潭中游鱼数目竟一目了然,不只表明了水的“清洌”,又暗示了石潭之小空游无所依”也贴切地描绘了鱼儿的动态目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写静态,“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从这动静交错的描写中作者刻意抒写了鱼儿的“欢乐”,“似与游者相乐”人迹罕至,幽深寂静的环境,竟透出如此盎然生意,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动短短的几十个字,把物态、物情、感受全写出来了  第二层(第3段)写潭的水源潭西南而望”写水源方向抬头远望,这一层又是由近及远地写了斗折蛇行”,北斗横陈,静态,蛇行蜿蜒,动态明灭可见”,写远望那溪流时隐时现的景观其岸势犬牙差互”,用几个字扩展一笔,写出了溪流的“岸势”而溪水来路迷离扑朔“不可知其源”,更使人感到又有一层神秘文句虽短,但韵味隽永  以上两幅图画,一幅是潭的近景,一幅是潭的远景,写得都极为真切  第三部分(第4段)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照应了开头的“隔篁竹”,又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深深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反映了当时很压抑的心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写了他离开小石潭的原由这一句是“曲笔”;并非是作者的游兴已尽,实在是触景生情,忧伤之至,不能不赶快离开这儿了从这层意思上,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深沉的痛苦  写作特点  一、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人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  写小石潭,处处从“石”字落笔,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游兴被激发了水尤清洌”“青树翠蔓”“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明灭可见”,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  写景物,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读者领受着这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  三、文笔简练,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写潭,处处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写环境气氛又处处透出这里的寂寥、幽邃。

      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全文不满200字却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所以说这篇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