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与控制措施.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046204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与控制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预 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 的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真 菌感染以老年人最多见占71.30%,主要分布在ICU (35.19%)、呼吸内科(18. 52%)和老年病科(9. 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位,占65. 0%, 泌尿道感染居第2位,占18.33%; 70%的真菌感染患者大多有一种或多种 基础疾病(包括C0PD、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108例患者全部使 用过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分离出的120株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 占75. 00%,非白假丝酵母菌25.00%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夯物如5 氟胞卩密喘、畔类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多卩坐类敏感性<90%o结 论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 道为主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长期人量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的使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 作,通过合理应用抗菌笏物和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原菌检测 和耐药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关键词:真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真菌是寄生丁•人体的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时,极易引起深部真菌感染,而且经常会累及多个脏器,尤其是危重患者,如继发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1]为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现状,笔者对108例真菌感染病例常见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多 次培养出真菌,经临床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 染诊断标准》确诊为医院真菌感染的108份住院病例1. 2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标本采集后按常规方法接种血平板和中国兰 培养基,经37C培养广3d,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观察为真 菌后,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或ATB细菌鉴定仪鉴定至种药敏试验为法 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gus 3药敏条,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 判按CLSI M27-A判读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分离株质控菌株为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22019、克柔滑假丝酵母菌ATCC6528o2结果2. 1 一般资料本调查108份病例中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30~90 岁,中位年龄为75岁。

      60岁以上共73例,占67. 6%2.2疾病及治疗中心静脉置管32例、留置导尿管59例、应用激素 38例,基础疾病:COPD 54例、糖尿病37例、恶性肿瘤30例、脑出血36 例、冠心病30例、高血压40例,其中50例老年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基 础疾病108例患者均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其中83例同时使用2种或2 种以上抗菌药,时间5~70d2. 3真菌在临床科室及标本中的分布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共 分离出真菌120株,在临床科室中分布主要以ICU、呼吸科、老年病科为 主,见表1在标本中分布以痰和尿液最多见,分别为65.4%和18. 52 %,见表22. 4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出的120株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 多见,为90株占75. 0%,非假丝酵母菌30株,占25.%,见表3药敏试 验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菌対常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11坐、伊曲康畔、5氟胞U密碇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较低〈90%,见表43讨论真菌为条件致病菌,正常生理状况下组织器官不会发生真菌感染,但 在免免力低下等情况下,可对人体致病目前己发现约50种真菌对对人 体致病,引起人体真菌感染常见的部位是肺部,约占真菌感染的50%,研究发现在既往肺部基础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2]。

      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在 医院感染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木调查显示108例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呼 吸道感染为主占65%,,其次为泌尿道,占1&33%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最多见,d; 75. 0%,与相关报道[3]—致白假丝酵母菌是呼吸道最常见泄 值菌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大量繁殖,通过其与宿主细胞粘附、胞体 形态变化、真菌毒素以及水解酶等特征对宿主进行感染真菌在科室分布 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ICU (35.19%)、呼吸内科(18.52%)、老年病科(16. 67%)O分析莫原因:①CU患者病情危重,长期放置静脉插管、机械 通气及留置导尿管等各种侵入性治疗是其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②年龄和基础疾病,木研究病丿力中60岁以上73例,占67. 6%o老年患者 大部分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如C0PD、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因 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引发真菌二重感染;③长期大量或联合使用抗菌药 物和激素,破坏了机体内菌群平衡,也是引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联合 用药品种越多,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越高[4]120株真菌药敏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 对5氟胞卩密唳敏感性为98%,对伊曲康、卩坐氟康哇、伏力康哇敏感率分别 为98%、97. 5%和98. 3%。

      非口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喘及呼类抗真夯物敏感 性较白假丝酵母低,因此,在治疗真菌引起的感染时应针对不同病原体选 择不同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以预防和延缓耐药菌的 产生在真菌感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应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无 菌操作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尽量缩短静脉留置导管的时间;加 强手卫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真菌在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之间交 叉感染;在早期対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抗感染的同时积极进行基础 疾病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使真菌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参考文献:[1] 王树云,路筱筱•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J]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 22(17): 3907-3909.[2] 付维婵,赵德军,刘思源•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 查及耐约监测分析[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 18仃1): 1601-1602.[3] 王莉,曾伟英,萧国穗,等•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20): 4257-4259.[4] 朱旭,黎东梅•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预防 医学,2009, 36 (21) :2395-2396.编辑/哈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