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资料121212.docx

4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51854136
  • 上传时间:2022-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53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程名 称人力资源管理教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材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信作者吴国存李新建息版次2001年12月第1版复习范围:(1)出题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2)以此复习资料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对照和阅读教材,按照 复习要点进行复习基于题型的多样化,所以复习中要注 意掌握好要点,抓住问题的关节点3)此复习提纲所列出的为问题的要点,涉及具体问题、尤其 是论述题时还需参照教材中的内容进一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 总论(1-10章)第一章人力资源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一、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特征1 .人力资源的涵义(p.4-5 )所谓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 空间地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1)作为社会资材的来源,是一种国民经济资源即经 济资源要素2)是人所具有的运用和推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生产 或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劳动能力(3)劳动能力以人体为依存的载体现实生活中,人 力资源表现为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4)人力资源是个时空概念(5)人力资源既具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可计量性, 是质和量的统一2 .人力资源的特征(p.5-6 )(1)具有不可剥离性和不可剥夺性(2)具有生物属性(3)具有社会属性1 )人力资源存在于自然界,但归属于人类社会,属 于社会范畴,非纯生物属性2)人力资源形成和发展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 活动3 )人力资源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其形成、使 用、配置须通过社会,依赖于社会。

      离开一定的 社会背景,便无法发挥作用4 )人力资源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经济资源,反映为 一定的社会关系5 4)具有能动性1 )有思想,有社会意识,能够能动地支配和使用物 质资料,自觉地从事社会生产活动2 )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主动地认识、利用和改造 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3 )主动择业,按照自己的意愿、目的和要求,发展 职业生涯4 )具有自我开发、自我强化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 力5 5)具有时效性6 6)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连续性二、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1 .人力资源的数量(p.6-7 )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 力的人口之和某一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内容1)劳动年龄内的在业人口2)超过劳动年龄仍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就业人口3)劳动年龄内的失业人口4)劳动年龄内的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5)劳动年龄内的在学人口 6)劳动年龄内的军队服役人口7)劳动年龄内的其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以上内容中包括:在业人口:已在利用的人力资源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2 . 人力资源的质量( p.7-8 )( 1)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 2)文化技术素质:智力、知识、技能( 3)生理心理素质:体能、心理精神状态人力资源质量的内容与标准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人力资源的质量对数量有很强的替代性第二节 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力资源与现代经济增长( p.8-12 )1. 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1)人力资源是惟一的能动性资源,是惟一有思想、有意识的资源要素( 2)人力资源是起主导作用的资源( 3)人力资源是根本性的资源2.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所谓战略资源,即经济发展依赖的资源,是指导和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性资源结论:人力资源所凝聚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一个国家(地区) 、企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后劲3.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发明创造者和物质载体( 1)现代经济所依靠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劳动者发明创造的( 2)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为基础,以智能的扩张和人脑的扩大为特征( 3 )科学、技术、知识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劳动过程方能实现二、人力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 p.12-15 )1.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1)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 2 )人力资源是特殊的经济资源( 3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凝结着相应投资,成为人力资本2.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1 )人力资源的生成是有条件的( 2 )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保持和发展异常艰辛( 3 )人力资源有其独特的能动性3. 人力资源所表现的忠诚、向心力和创造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类( p.16-17 )1. 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以人的自然生理属性或特征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组合——性别结构、年龄结构2. 人力资源的文化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考察人力资源的组合情况3. 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结构以专业职称、技能等级进行的人力资源组合4. 人力资源职业或工种结构以职业、业务类型或工种进行组合配置,包括:决策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和服务工人二、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p.18-19 )人力资源结构是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工作的需要,能动地对本企业人力资源要素的质和量进行配置的结果,合理与否,须从经济运行及人力资源要素的作用情况加以考察#具体表现:1)企业成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不存在闲散冗 员,员工劳动积极性高涨2)企业各项工作能够很好地配合与衔接3)企业各项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非一劳永逸,而要随着企业的 发展变化不断加以调整,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要保持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要求:1)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任务和经济运作的需要 进行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要素在质和量的比例 上的组合配置2)适时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微调和结构性调 整,使之保持合理与平衡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与特征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p.21-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指在组织内形成、培养、配置、使用、周转、爱护、保全组织成员、建立组织与其成员 间良好的劳动关系、挖掘组织成员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或活动 从以下几点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确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人 力资源管理又可依其管理主体的不同区分为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行 为和活动,包括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实行组织目标的行为3)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在完成组织目标过程中,对“人与事”、“人与人”关系的调整,表现为安排、调整、协调处理人与事、人与人的关系4)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管理系统,由对人力资源的聘 任、使用、配置、培训、调整、保护、保全等一系列管 理活动构成,诸项管理活动立体交叉、有机地联系在一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p.22-23 )(1)管理理念:人力资源不是执行命令的机器,而是 宝贵的具有能动性和能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殊经济 资源(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调动与发挥人的潜能、 积极性、创造性(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个性与尊严要受到尊 重,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发挥,要 以人为本,符合人性(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对人际关系、行为 科学和组织心理学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有针对 性的和富有成效的管理(5)现代管理已步入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时期,人力 资源在企业中不仅具有执行性,还具有参与性(6)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现代企业中具有生产性和 效益性的部门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区别(p.23-25 )(1)管理理念不同(2)管理重心不同(3)管理地位不同1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入决策层2)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部门发展战略中不可分割的部分(4)管理内容不同(5)管理模式不同(6)管理手段不同柔性管理:强调“开发人的心理资源”,在研究 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内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 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现代企业既注重柔性管理,又不否定刚性管理,使二者得以结合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与功能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p.25-27 )(1)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2)满足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需求(3)促进企业员工全面发展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p.27-29 )(1)形成企业人力资源(2)调配人力资源(3)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源(4)管理企业员工的生活(5)调节企业人际关系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p.29-31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效能1)获取人力资源2)整合人力资源3)使用人力资源4)调整人力资源5)评估人力资源6)激励人力资源7)开发人力资源各种功能互相关联、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服务于组织既定目标与使命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性功能一一常规性微观管理功能:1)招聘或选拔人员2)向新员工介绍情况3)审核安全事故报告 4)处理员工抱怨和投诉5)实施员工薪资福利计划方案 6)经办员工流动7)考核与评价员工工作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功能: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跟踪政府的方针政策3)跟踪不断变动的法律与规则4)分析劳动力供需的变化趋势、劳动力市场及运行等5)参与社区经济发展6)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裁员7)提供企业合并与收购方面的建议8)制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与实施策略9)制定报酬计划和实施策略等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p.32-35 )1 .要素有用原理“天生我才必有用”1)不看轻某人2)会用人2 .能位相宜原理1)量才施用2)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获其利3 .群体合力原则1)提高每个员工的能力2)形成部门统一的目标和价值取向3)在统一目标下形成内聚力4 .群体互补原理1)在最佳组合结构的群体内,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作用,产生 1 +1> 2的互补增值效果2)个性互补;年龄互补;知识技能互补;组织才干互补5 .同质异构原理使不同素质的人员搭配合理,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6 .动态适应原理人力资源管理需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实现动态化管理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第一节 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一、人性内容及特征(p.37-39 )1.人性的内容人性:人的本性或本质,是人通过社会性的生命活 动,形成或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即现实生活中 的人所具有的规定性(1)自然属性5)具有可变性:人性的两面性能够相互转换。

      可以塑又称生物属性,指人生来便具有的本性:作为自然 人的体质、生理构造、形态以及由生存本能而滋生 的本能欲望与追求,如食欲、性欲、获得欲等(2)心理属性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需要、动机等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人的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一一人的心理活 动的基本形式2)心理状态: 注意、分心、喜悦、振奋、疲劳、消沉、紧张、松弛——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独有的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3)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4)个性意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