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伤和中毒的现场急救-课件.ppt

5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608458906
  • 上传时间:2025-05-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61.79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金陵石化安全环保处职业卫生科,57,,金陵石化安全环保处职业卫生科,*,,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金陵石化安全环保处职业卫生科,*,,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金陵石化安全环保处职业卫生科,*,,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创伤和中毒的现场急救,金陵石化安环处职业卫生科 杨杰,yangjie.jlsh@,:532810250,,中石化,应急救援,人员,专业,培训班,创伤和中毒的现场急救金陵石化安环处职业卫生科 杨杰中石化应,,创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创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约占全球死亡率的,7%,据统计,创伤是美国,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6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因创伤致死的:,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

      创伤,创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呼吸道烧伤,多为吸入火焰、干热空气、蒸气、有毒或刺激性烟雾环境多为密闭空间轻度,:,烧伤在咽喉以上,口鼻咽粘膜发白或脱落,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鼻毛烧焦并有刺激性咳嗽,吞咽困难或疼痛等中度,:,烧伤在支气管以上,出现声嘶和呼吸困难,痰液稀薄含黑色炭粒,肺部偶有哮呜或干罗音气管切开可改善重度,:,烧伤深及小支气管,呼吸困难发生较早而且严重,往往不能因气管切开而改善,肺水肿亦较早,肺部呼吸音减低并有干湿啰音呼吸道烧伤多为吸入火焰、干热空气、蒸气、有毒或刺激性烟雾环,简单的就是以下几个字:,冲:,用大量清水冲洗,脱:,脱去烧焦的衣物,泡:,用凉水泡,盖:,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覆盖,包裹,转:,安全及时转到就近医院治疗,一般烧伤的急救原则,简单的就是以下几个字:一般烧伤的急救原则,树立整体意识,全面了解病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伤员的安全,先救命后治伤,重点判断有否意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脑复苏术,快速、有效的止血,优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先固定颈部及脊柱骨折,,,然后固定四肢骨折,操作力求迅速、平稳,防止并发症发生,尽可能无菌或相对无菌操作,作好自我防护,处理完伤口后抢救者用肥皂洗手,创伤现场救护基本原则,树立整体意识,全面了解病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伤员的安全创伤,出血量<,5℅200,~,400ml,可自行代偿,无异常表现,出血量,20,~,40℅ 800ml,轻度休克,面色苍白脉搏快弱,100,次,/,分,出血量,20,~,40℅ 800,~,1600ml,中度休克,面色苍白,冷汗,脉搏快弱,100,~,200,次,/,分,出血量>,40℅1600ml,重度休克,呼吸急促,脉搏血压测不到,危及生命,出血量判断及危险性,出血量<5℅200~400ml可自行代偿,无异常表现出血量判,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般出血都可以使用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方法,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般出血都可以,操作要点,伤尽量抬高伤肢,(,骨折除外,),口无异物可直接包扎伤口,如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不能直接压迫,敷料要足够厚,覆盖面积要越过伤口至少,3cm,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另加敷料包扎,操作要点伤尽量抬高伤肢(骨折除外),,四肢较大的血管破裂,采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难以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时,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囊止血带止血(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的血管破裂,采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难以采用其,上肢宜在,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宜在,大腿上三分之一处,上止血带前,,先将受伤的胳膊或腿抬高,2min,,,使血液尽量的回流,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松紧以出血停止并,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度,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每,50,~,60min,要放,松,3,~,5min,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上肢宜在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宜在大腿上三分之一处止血带止血,,有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骨折等作用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现场抢救往往用,衣服、毛巾、手绢,等代替注意伤口包扎要牢固,,切忌过紧或过松,包扎方法:有,绷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包扎法,现场急救技术,-,包扎技术,有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骨折等作用最常用的材料是,伤口包扎要牢固,切忌过紧或过松,不要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不要在伤口上使用消毒液或消毒粉,包扎技术,-,操作要点,伤口包扎要牢固,切忌过紧或过松包扎技术-操作要点,,环行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包扎法,回返包扎法,包扎技术,-,绷带包扎法,环行包扎法包扎技术-绷带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眼部包扎,上肢包扎,肩部包扎,膝肘部包扎,胸部包扎,腹部包扎,手足包扎,包扎技术,-,三角巾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膝肘部包扎包扎技术-三角巾包扎法,疼痛,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局部肿胀与瘀斑,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临床表现,现场急救技术,-,固定技术,疼痛骨折的临床表现现场急救技术-固定技术,完全性骨折:,骨完全断离,如果≥,3,块为粉碎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折:,骨未完全断离嵌顿性骨折,:,断骨两端嵌顿在一起固定技术,-,骨折的程度,完全性骨折:骨完全断离,如果≥3块为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离断手,(,手指,),的处理,腹部内脏脱出处理,伤口异物处理,胸部外伤处理,特殊创伤处理,离断手(手指)的处理特殊创伤处理,用洁净物品包好,外套塑料袋或装入小瓶中,将塑料袋或小瓶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不要将离断手,(,手指,),直接放入水中或冰中,以免影响再植成活率,离断手,(,手指,),的处理,用洁净物品包好,外套塑料袋或装入小瓶中离断手(手指)的处理,,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腹部内脏脱出处理,发现腹部有内脏脱出,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区使伤员尽快获得专业治疗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搬运技术,-,搬运的目的,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区搬运技术-搬运的目的,徒手搬运,,主要适用于转运,路程短、,病情较轻及无骨折的伤员,担架搬运,,是搬运伤员最佳方法,重伤员,长距离运送,应采用此法,搬运的方法,徒手搬运 主要适用于转运路程短、病情较轻及无骨折的伤员搬运的,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并判断伤情,先救命后治伤,先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伤病员体位要适宜、舒适,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呕吐和昏迷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动,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搬运护送原则,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并判断伤情搬运护送原则,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防护及救护基本知识,应急救援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现场抢救与急救,中毒危险化学品的防护及救护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的防护及救护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毒害性、防护及救护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的防护及救护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毒害性、防护及救护基,危险化学品毒害性基本知识,毒性物质的分类分级,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危险化学品毒害性基本知识毒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基本知识,中毒急救要领,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措施,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用药,危险化学品中毒救护基本知识中毒急救要领,应急救援个体防护,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个体防护分级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应急救援个体防护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应急救援现场抢救与急救,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现场急救,窒息性气体的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现场防护原则和现场急救原则,化学烧伤的现场抢救,化学烧伤的特点、致伤机制及诊断要点,化学烧伤的急救,应急救援现场抢救与急救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现场急救,毒性及其评价指标,毒性是指某种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用来表示毒物剂量,—,反应关系或浓度,—,效应关系,毒性大小所用的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要的剂量表示,气态毒物,以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

      所需剂量,(,浓度,),愈小,表示毒性愈大,最通用的毒性反应是动物的死亡数,毒性及其评价指标 毒性是指某种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用来表,毒性及其评价指标:常用的评价指标,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这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实验动物染毒剂量采用,mg,/,kg,、,mg,/,m,3,表示,毒性及其评价指标:常用的评价指标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毒物毒性分级,毒物急性毒性常按,LD,50,(,吸入,2,小时的结果,),进行分级,可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等五级,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IDLH(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s, s) IDLH,浓度指人在这种浓度下逗留,30,分钟即可发生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即空气中任何毒性、腐蚀性或窒息性物质可即刻威胁生命或引起不可逆或迟发的危害健康的效应或使人丧失脱离这种环境能力的化学物浓度,毒物毒性分级 毒物急性毒性常按LD50(吸入2小时的结果)进,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毒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与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9,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分级原则是依据急性毒性、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毒性效应、实际危害后果等,4,大类,9,项分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毒物危害指数确定。

      每项指标均按照危害程度分,5,个等级并赋予相应分值,(,轻微危害,:0,分,;,轻度危害,:1,分,;,中度危害,:2,分,;,高度危害,:3,分,;,极度危害,:4,分,);,同时根据各项指标对职业危害影响作用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杈重系数依据各项指标加杈分值的总和,,,即毒物危害指数确定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级别,我国的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物质或限制使用,(,含贸易限制,),的物质,,,依据产业政策,,,结合毒物危害指数划分危害程度,,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不同的毒素对人产生不同的毒害,按照毒物性质将化学中毒分为五类,刺激性气体中毒,窒息性气体中毒,有机溶剂中毒,高分子化合物,农药中毒,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不同的毒素对人产生不同的毒害,毒物的吸收途径,经呼吸道吸收,经呼吸道进入机体,经消化道吸收,液态或固体状态的毒物污染手或食物后,可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或意外误食有毒物质、过量服用药物等,毒物进人消化道后主要由胃肠道吸收,经皮肤和黏膜吸收,有些毒物可直接通过污染的衣服经皮肤吸收,一些脂溶性毒物,可穿透表皮而到达真皮层,经血管和淋巴网吸收。

      毒物经黏膜吸收较快,多与呼吸道吸收中毒同时发生,静脉肌肉吸收,有些药物过敏或过量发生的中毒,发病迅速,毒物的吸收途径经呼吸道吸收,毒物在体内的分布,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一般首先与红细胞或血浆中的某些成分相结合,再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毒物通过淋巴血液分布到全身,最后达到细胞内的作用部位而产生毒性,,,出现各种中毒表现,乙醇中毒,,毒物在体内的分布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一般首先与红,毒物的代谢与排出,毒物的代谢,毒物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内的化学物质起合成作用,通过酶的作用而代谢为其他物质,有毒物质在机体内代谢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毒物的排出,毒物在机体内发生代谢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排出体外,其排出途径主要是呼吸道、肾脏和消化道,一些可随汗液、消化液等排出,也有在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到达皮肤而排出机体,毒物的代谢与排出毒物的代谢,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毒性物质对人体全身的危害,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窒息、呼吸道炎症、肺水肿,),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急性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炎、神经衰弱症候群),对血液系统的危害(,WBC↓,、,Hb,变性、溶血性贫血),对泌尿系统的危害(血尿),对循环系统的危害(急性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急性肠胃炎、中毒性肝炎),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毒性物质对人体全身的危害,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续),毒性物质对皮肤的危害,毒性物质对眼部的危害,工业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毒尘、呼吸道疾病、尘肺,毒性物质与致癌,,毒性物质的毒性作用(续)毒性物质对皮肤的危害,中毒急救,要,领,将伤员迅速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场所给予吸氧,脱除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及时冲洗皮肤,对于可能引起,化学性烧伤,或能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一般不少于,20min,,并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眼睛有毒物,溅入或引起灼伤时要优先迅速冲洗,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梗阻。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症,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中毒急救要领将伤员迅速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场所给予吸氧,,中毒急救要领,(,续,),中止毒物的继续吸收经口中毒,毒物为非腐蚀性,立即用催吐或洗胃以及导泻的办法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一般不提倡用催吐与洗胃的方法,尽快排出或中和吸人体内的毒物,采取解除或对抗毒物毒性的措施通过输液、利尿加快代谢,排毒剂和解毒剂清除吸人体内的毒物,中毒急救要领(续)中止毒物的继续吸收经口中毒,毒物为非腐蚀,中毒急救要领,(,续,),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酸碱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防止继发性感染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中毒急救要领(续)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维持,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立即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置神志不清的伤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立即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续),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20min),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置,禁止在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如是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伤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续)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续),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人气管内。

      置患者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续)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措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硫化氢中毒,,H,2,S,一氧化碳中毒,氯气中毒,氨中毒,苯中毒,,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措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个体防护分级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个体防护装置(,PPE,)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污染危害而设计的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面护具、防护手套和呼吸用品等,以预防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A,级防护 、,B,级防护、,C,级防护、,D,级呼吸防护,个体防护分级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 个体防护装置(PPE),A,级防护,-,可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防护对象:防护高压蒸气、可经皮肤吸收,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暴露;接触未知化学物,(,纯品或混合物,),;有害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缺氧,装备,SCBA(,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根据容量、使用者的肺活量、活动情况等确定气瓶使用时间,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为气密系统,防各类化学液体、气体渗透,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安全帽,A级防护-可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防护对象:,B,级防护,:,在有毒气体,(,或蒸汽,),,是针对致病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的环境,防护对象:为已知的气态毒性化学物质,能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危害,达到,IDLH,浓度,缺氧,装备,SCBA,:确定防护时间(压缩空气质量问题);,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非气密性,防化学液体渗透;,防护手套:抗化学防护手套,防护靴:防化学防护靴,安全帽,B级防护: 在有毒气体(或蒸汽),是针对致病物质对皮肤危害不,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防护对象:非皮肤吸收有毒物,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浓度低于,IDLH,浓度,不缺氧,装备,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或负压系统,选择性空气过滤,适合特定的防护对象和危害等级,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隔离颗粒物、少量液体喷溅,防护手套:防化学液体渗透,防护靴:防化学液体渗透,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防护对象:,D,级呼吸防护,防护对象: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的人员,装备:,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他普通工作服、靴子及手套,D级呼吸防护 防护对象: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的人员,特别提醒,--,对不明毒源的事件现场救援者均要达到,A,级要求,对生命及健康有即时危险的岗位(即在,30,钟内即发生的不可修复和不可逆转危害的地方)及到化学事故中心地带参加救援的消防队员(或其他到此区域的人员)均需达到,A,级(窒息性或刺激性毒物等)或,B,级(不挥发的有毒固体或液体)防护要求,对不明毒源的事件现场救援者均要达到,A,级要求,,特别提醒--对不明毒源的事件现场救援者均要达到A级要求 对生,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用药,抗毒剂使用原则,适应证、剂量、时机,常见化学物中毒的特殊解毒药物治疗,重金属中毒,(,铅,、,汞,、,砷,、,钡,),氰化物中毒,亚硝酸盐和,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甲醇,、乙二醇中毒,,,常见毒性物质中毒急救用药抗毒剂使用原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及外伤,进行急救时,应急救援人员必需进行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中毒、窒息、冻伤、化学,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1,、迅速将患者搬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2,、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4,、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5,、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6,、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危险化学品事故对应急救援人员伤害的种类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是指能影响血液氧的携带输送或损害组织对氧的利用的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苯胺等,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是指能引起组织供氧不足发生窒息的无毒、微毒气体和惰性气体在高浓度下使空气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动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缺氧,如氮、甲烷、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的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4,分钟)、,氰化氢,、苯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氮、甲烷、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的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化学性窒息性气体,现场急救原则,一戴(保护自己),二隔(隔绝毒源),三救出(救护伤员),六早方案(早期处理),,现场急救原则一戴(保护自己),现场急救原则,现场危害辨别,分析事故类型,了解事故现场,正确佩戴,化学毒物?,火灾爆炸?,现场救援,高处坠落?,坍塌?,机械伤害?,其他伤害?,现场急救原则现场危害辨别分析事故类型了解事故现场正确佩戴化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