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读懂结构施工图.ppt
42页第十章 结构施工图识读,同济大学出版社,《,工程结构,》,同济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工 程 结 构,第十章 结构施工图识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习目的,,,1,,,2,,,3,了解结构施工图的组成,识读方法与步骤,,掌握平法施工图的图示特点、制图规则及主要内容,,,,4,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要求和识读要点,,,,5,掌握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要求和识读要点,,能识读典型工程的平法施工图,,第一节 概 述,,,一、,结构施工图及其用途,,,,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一、结构施工图概念及其用途,,,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图样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结施,”,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用于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一)结构设计说明,,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结构平面图,,1,.基础平面图,,2,.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构件详图,,1,.梁、板、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楼梯结构详图,,3,.屋架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 如支撑详图等,,结构施工图中,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便于清楚区分构件,便于施工,制表、查阅,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目前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见表,10-1,第二节,,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方法与步骤,,,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一、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1,.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2,.由前往后看,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从基础、墙柱、楼面到屋面依次看,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3,.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从大到小先粗看一遍,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标高及其节点详图4,.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并与图样对照看,便于完整理解图纸5,.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一般先看建施图,通过阅读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了解建筑体型、使用功能,内部房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柱墙布置、门窗尺寸、楼梯位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然后再看结施图在阅读结施图时应同时对照相应的建施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才能全面理解结构施工图,并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先看目录,通过阅读图纸目录,了解是什么类型的建筑,是哪个设计单位,图纸共有多少张,主要有哪些图纸,并检查全套各工种图纸是否齐全,图名与图纸编号是否相符等2,.初步阅读各工种设计说明,了解工程概况,将所采用的标准图集编号摘抄下来,并准备好标准图集,供看图时使用3,.阅读建施图读图次序依次为: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详图初步阅读建施图后,应能在头脑中形成整栋房屋的立体形象,能想象出建筑物的大致轮廓,为下一步结施图的阅读作好准备。
4,.阅读结施图结施图的阅读顺序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阅读结构设计说明准备好结施图所套用的标准图集及地质勘察资料备用2,)阅读基础平面图、详图与地质勘察资料基础平面图应与建筑底层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图3,)阅读柱平面布置图根据对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柱的布置是否合理,柱网尺寸、柱断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有无错误4,)阅读楼层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对照建施平面图中的房间分隔、墙体的布置、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定位尺寸是否正确,布置是否合理,有无遗漏,楼板的形式、布置、板面标高是否正确等5,)按前述的施工图识读方法,详细阅读各平面图中的每一个构件的编号、断面尺寸、标高、配筋及其构造详图,并与建施图结合,检查有无错误与矛盾看图中发现的问题要一一记下,最后按结施图的先后顺序将存在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以便在图纸会审时加以解决6,)在前述阅读结施图中,涉及采用标准图集时,应详细阅读规定的标准图集第三节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法,,一、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二、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三、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一、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传统设计表达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它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直接将各类构件表达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避免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大大地减少了传统设计中大量的重复表达内容,变离散的表达方式为集中表达方式,并将内容以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标准图的方式固定下来。
目前已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可直接采用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详图两部分构成,但对于复杂的建筑物,尚需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梁、柱、墙等构件按规定进行编号,使平法施工图与构造详图相一一对应同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序排列1,.写明本设计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并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集的名称与图集编号;,,2,.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3,.写明有无抗震设防要求,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抗震等级,以便正确选用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4,.写明各类构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种类,以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5,.写明构件贯通钢筋需接长时采用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6,.写明不同部位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7,.当采用平法标准图集,其标准详图有多种做法与选择时,应写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种做法;,,8,.若对平法标准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出变更时应写明变更的具体内容;,,9,.其他特殊要求。
当采用平法设计时,应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写明下列内容:,,二、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列表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对柱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各选择一个(当柱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需选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2,),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至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如图,10-1,)一般情况下,一张图纸便可以将本工程所有柱的设计内容,(,构造要求除外,),一次性表达清楚图,10-1,柱平法施工图(局部),,如图,10-1,所示,列表注写方式绘制的柱平法施工图包括以下三部分具体内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结构层号,,此项内容可以用表格或其他方法注明,用来表达所有柱沿高度方向的数据,方便设计和施工人员查找、修改图中层号为,2,的楼层,其结构层楼面标高为,3.87,m,,层高为,3.9,m,柱平面布置图,,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柱的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2,,用以表示柱截面形状及与轴线关系。
柱表,,柱表内容包含以下六部分:,,,1.,柱编号,,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3.,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4.,柱纵筋,,,5.,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6.,柱箍筋,,1.,柱编号,,,,由柱类型代号,(,如:,KZ),和序号,(,如:,1,、,2,等,),组成,应符合表,10-2,的规定给柱编号一方面使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柱种类、数量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在必须与之配套使用的标准构造详图中,也按构件类型统一编制了代号,这些代号与平法图中相同类型的构件的代号完全一致相,使二者之间建立明确的对应互补关系,从而保证结构设计的完整性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注意,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当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如图,10-2,图,10-2,柱的起止标高,3.,柱截面尺寸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须对应各段柱分别注写。
其中,b= b,1,+ b,2,,,h= h,1,+h,2,当截面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一或偏离轴线的另一侧时,b,1,、,b,2,;,h,1,、,h,2,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如图,10-3,图,10-3,柱截面尺寸与轴线关系图,4.,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对称截面对称边可省略);当为圆柱时,从中角筋一栏注写圆柱的全部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可将纵筋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5.,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具体工程所设计的箍筋类型图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须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对应的,b,、,h,和类型号各种箍筋的类型见图,10-4,6.,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例如:,Φ,8@100,/,20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且为抗震设计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均应按小于等于,5,d,(,d,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小于等于,100,的间距加密。
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图,10-5),首先对除芯柱之外所有柱截面进行编号,编号应符合表,10-2,中的规定然后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在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注写柱截面尺寸,b,、,h,(对于圆柱改为圆柱直径,d,)与轴线关系,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b= b,1,+ b,2,,,h= h,1,+h,2,,,圆柱时,d= b,1,+ b,2,= h,1,+h,2,,),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断面各边中部纵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纵筋,对称边省略不注)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时,其标注方式详见平法标准图集(,03G101-1,)有关规定图,10-5,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的具体尺寸。
注写柱子箍筋,应包括钢筋种类代号、直径与间距(间距表示方法及纵筋搭接时加密的表达同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绘制的柱平法施工图图纸数量一般与标准层数相同但对不同标准层的不同截面和配筋,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柱平面布置图上用加括号,“,( ),”,的方式来区分和表达不同标准层的注写数值,但与柱标高要一一对应加括号的方法是设计人员经常用来区分图纸上图形相同、数值不同时的有效方法三、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见图,10-4,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即梁多数跨都相同的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即梁个别截面与其不同的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既有效减少了表达上的重复,又保证了数值的惟一性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规定如下:,(,1,)梁编号,该项为必注值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节点构造的不同,将梁类型代号归纳为六种,见表,10-3,的规定。
根据编号原则可知,如“,KL2(2A)”,表示的含义是:第,2,号框架梁,两跨,一端有悬挑2,)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悬臂梁采用变截面高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h,1,为根部高度,,h,2,为端部较小高度3,)梁箍筋包括钢筋种类、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例如:,“,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双肢箍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采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如:,“,2,Φ,22",表示用于双肢箍;,“,2,Φ,22+(4,Φ,12),”,表示用于六肢箍,其中,2,Φ,22,为通长筋,括号内,4,Φ,12,为架立筋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 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如:图,10-4,中,G4,Φ,10,,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Φ,10,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2,Φ,10,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例如:,N6,Φ,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6,)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该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洗手间梁、楼梯平台梁、楼梯平台板边梁等1.,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1,)梁支座上部纵筋,应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①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在前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2,放在角部,,2,Φ,25,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2+2,Φ,25,③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2,)梁下部纵筋:,,①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2,Φ,22,,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如: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2),/,4,,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人支座。
又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3,Φ,22(-3),/,5,Φ,25,,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其中,3,Φ,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④附加箍筋和吊筋可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施工图中统一注明,少数不同值,,,再原位标注⑤井字梁一般由非框架梁组成,井字梁编号时,无论几根同类梁相交,均应作为一跨处理,井字梁相交的交点处不作为支座,如需设置附加箍筋时,应在平面图上说明柱上的框架梁作为井字梁的支座,此时的井字梁可用单粗虚线表示(当井字梁高出板面时可用单粗实线表示);作为其支座的框架柱上梁可采用双细虚线表示(当梁高出板面时可用双细实线表示)以便区分⑥其他: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如: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架立筋、梁侧构造筋、受扭筋或梁顶面高差等,不适用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图,10-9),。
对所有梁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剖切符号及编号画在该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他图上当某梁的顶面标高与该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不同时,尚应在其梁编号后注写梁顶面高差(注写规定同前)截面配筋详图上注写截面尺寸,b,×,h,、上部筋、下部筋、侧面构造筋或受扭筋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时,其表达形式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相结合使用当梁平面整体配筋图中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或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比较方便图,10.9,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梁平法施工图的其他规定,,为施工方便,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含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取为:第一排非贯通筋从柱(梁)边起延伸长度为,1/3,l,n,;第二排非贯通筋的延伸长度为,1/4,l,n,ln,对于端支座为本跨净跨;对于中间支座相邻两跨较大跨的净跨值有特殊要求时应予以注明当两楼层之间设有层间梁时(如结构夹层位置处的梁),应将设置该部分梁的区域出另行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然后在其上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当梁与填充墙需拉结时,其构造详图由设计者补充绘制。
对于井字梁,其端部支座钢筋和中间支座上部延伸长度,a0,值,应由设计者在原位加注具体数值予以注明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则在原位标注支座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值;当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则在梁端截面配筋图上注写的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值井字梁纵横两个方向梁相交处同一层面钢筋上下的交错关系,以及在该相交处两个方向梁箍筋的布置要求,均由设计者注明习 题,,1,.下列表示预应力空心板符号的是:,,A,.,YB B. KB C,.,Y-KB B. YT,,2,.某梁的编号为,KL2(2A),,表示的含义为:( ),,A,.第,2,号框架梁,两跨,一端有悬挑,,B,.第,2,号框架梁,两跨,两端有悬挑,,C,.第,2,号框支梁,两跨,一端有悬挑,,D,.第,2,号框架梁,两跨,,3.,某框架柱的配筋为,Φ8@100,/,200,,其含义为( ),,A,.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200,mm,,B,.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100,mm,,C,.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D,.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2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00,mm,习 题,4,.某梁的配筋为,Φ8@100(4),/,150(2),,其表示的含义为:( ),,A,.,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
B,.,HRB3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双肢箍C,.,HRB3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D,.,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双肢箍5,.某梁下部纵筋为,2,Φ,25+3,Φ,22(-2),/,5,Φ,25,,其表示的含义为:( ),,A,.上一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下一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B,.上一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其中,,,2,Φ,22,不伸入支座C,.上一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其中,2,Φ,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D,.上一排纵筋为,5,Φ,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2,Φ,25,和,3,Φ,22,,Thank You !,同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