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基坑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大于5米承台基坑.doc
18页目录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2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23.1、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3、 5M以下无水土质基坑3、 5M以下有水土质基坑33.2、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6、施工准备7、基坑开挖7、基坑排、降水、基坑支挡施工94、保证基坑平安的技术措施145、应急预案155.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155.2平安风险应急准备15、应急机构15、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18、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协调19、险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启动程序196、文明施工及环保206.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6.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1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大于5米承台基坑〕1.编制目的明确桥梁深基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标准深基坑作业施工2、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3、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关于工程建立管理的规章制度;5、招标文件、施工承发包合同文件、补遗书等;6、I级铁路专用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等相关规程、标准、质量文件;7、本工程采用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交底、纪要等;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9、"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J1078-2010〕;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深基坑的定义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二〕深基坑施工总体方案深基坑施工按照施工工序分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深基坑开挖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坑支护与排水—基坑平安防护—基坑整理—基坑检验〔三〕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当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属于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时,确定基坑属于深基坑范围,该基坑必须制定专项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3.1、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3.1.1、 5m以下无水土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基坑、地下水位较低,基底以上部位不受地下水影响时,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每层平台高度3m,宽度2m〕无支挡的工艺进展开挖5m以下无水土质基坑开挖示意图3.1.2、 5m以下有水土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基底以上部位受地下水影响时,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每层平台高度3m,宽度2m〕根据涌水量大小分别采用:1、设置基底排水沟、集水井,水泵抽水;〔涌水量较小,地下水位不很高时,适用于除流沙、软弱土地层以外的基坑〕2、设置降水井,水泵降水;〔砂性透水土地层,地下水位高,涌水量大,基坑范围有局部流沙、软弱土地层,普通排水方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
3、设置井点降水:〔砂性透水土地层,地下水位高,涌水量大,基坑范围有局部流沙、软弱土地层时〕设置基底排水沟、集水井,水泵抽水基坑示意图设置降水井,水泵降水基坑示意图根据地质情况选择支挡的类型:1、编织袋围堰支挡防护〔基坑底排水受控,但坡脚受水浸泡,坡脚松软时〕2、设置工字钢或槽钢+钢板或竹夹板防护〔基坑涌水量较小,基坑地质存在厚度不大于1m的淤泥质土、流沙时〕4、设置钢板桩防护〔基坑涌水量很大,普通降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基坑地质存在较厚的淤泥质土、流沙时〕设置编织袋围堰基坑防护示意图设置工字钢或槽钢+钢板或竹夹板防护防护示意图设置钢板桩防护防护示意图3.1.3、 5m以下土质+石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石质基坑,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在土石分界处设置平台,宽度2m〕无支挡的工艺进展开挖,石质基坑部位采用松动爆破施工5m以下土质+石质基坑示意图3.2、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根据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原则,选择并制定详细的深基坑专项开挖方案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展各种准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展深基坑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基坑挡护根据地质、地下水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方案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底排水、基底平整基底检验与处理基坑降、排水3.2.1、施工准备3.2.1.1、基坑开挖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测定桥〔涵〕墩、台的中心桩、根底纵横边线、中线和临时水准基点,同时还必须做好断面测量,放出根底边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3.2.1.2、利用测量控制网通过全站仪定出墩、台根底的中心位置、纵横向中线,在纵横中线〔十字线〕的每端至少各设置两个以上的方向控制桩并护桩,方向桩和护桩必须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可靠地点3.2.1.3、按十字线、设计开挖坡度测设基坑开挖边线,定出边线在十字线上及交角处的桩点,确定基坑开挖范围3.2.1.4、按照基坑施工要求,去除地面堆土及阻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3.2.1.5、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埂,在适当距离处设截水沟,防止因雨水浸泡影响坑壁稳定3.2.1.6、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备好基坑开挖的挖掘机械、运渣汽车、抽水机、爆破用风枪及空压机、支挡材料,打桩〔钢板桩、型钢〕等设备3.2.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如需进展井点降水、降水井降水的基坑,提前进展处理,当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基底以下50cm时,组织设备及人员进展基坑开挖工作3.2.2.1、根据基坑排水及安装根底模板需要,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根底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3.2.2.2、 基坑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进展开挖,严格按照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坡比、平台宽度、平台高程、基底预留宽度进展开挖。
3.2.2.3、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开挖时应勤测量、勤检查,严禁基坑超挖,造成不必要的回填方量3.2.2.4、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办理或采取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基坑坑壁坡度的选择坑壁土坑壁坡度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静载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1:11:1.251:1.5碎石类土1: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极软岩、软岩1:0.251:0.331:0.67较软岩1:01:0.11:0.25极硬岩、硬岩1:01:01:03.2.2.5、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边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3.2.2.6、弃土不得阻碍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基坑的深度,且宜弃在下游指定地点,不得淤塞河道,影响泄洪3.2.2.7、基底防止超挖,松动局部应去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构造,在设计高程以上20cm由人工开挖3.2.2.8、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
基坑开挖不宜连续,到达设计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浇筑根底如基底暴露过久,则应重新检验3.2.2.9、开挖至岩石层时,可进展松动爆破,要严格控制爆破深度和用药量,防止过量爆破引起边坡和持力层松动或超挖岩石层爆破开挖设计参数可参考下表岩石层爆破开挖参数表炮孔深度L/m排间距b/m孔间距a/m装药量Q/g填塞长度L/m最小抵抗线L/m10.813000.71.21.511.2650>0.91.2211.51000>0.91.22.51.21.51600>0.91.53.2.3、基坑排、降水、基坑支挡施工3.2.3.1、井点降水1、井点间距井点降水管间距的布设根据地下水位情况确定,一般选择0.5-1.2m2、设备机具井点管采用Φ60×5长6.0m无缝钢管,管下端配2.0m滤管,滤管采用与井点管同直径钢管,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连接钢制管箍,与集水总管连接用耐压胶管,滤管钻梅花孔,直径5mm,距15mm,外包尼龙网(100目)五层,钢丝网二层,外缠20*镀锌铁丝,间距10mm 集水总管为内100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4米,其间用橡皮套管连结,并用钢箍接紧,以防漏水,总管上装有与井点管联结的短接头每套抽水设备有真空泵一台,离心泵一台,水气别离器一台。
3、施工方法井点的平面布置为环状井点,井点管至坑壁不小于1.0m,防局部发生漏气高程布置,根据井点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H≥H1+h+IL(m) H1—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 h—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0.5—1.0m; 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1/10;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井点管要露出面0.2m左右,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总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线,水泵轴心标高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总管应具有0.25—0.5%坡度(坡向泵层),各段总管与滤管分别设在同一水平面,不能上下悬殊首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然后安装抽水设备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没,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将高压水泵,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冲孔管用起重设备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利用高压水(1.8N/mm2),以急速的射流冲刷洗土壤,同时使冲孔管上下左右转动,边冲边下沉,从而逐渐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后,拔出冲孔管,立即插入井点管,并及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滤层,以防止孔壁塌土4、考前须知在施工中要认真做好井点管的埋设和砂滤层的填灌,是保证井点顺利抽水,降低地下水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冲孔过程中,孔洞必须保持垂直,孔径一般为30mm,并在口下一致,冲孔深度要比滤管低 0.5m左右,以防止拔出冲孔管时局部土回填而触及滤管底部砂滤层宜选用粗砂。
以免堵塞滤管网眼,并填至滤管顶上1.0—1.5m砂滤层填灌好后,距地面下0.5—1.0m的深度内,应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展抽试,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井点降水使用时,应连续抽水,时抽时停容易导致滤网易堵塞出水混浊,并引起附近构造物由于土颗粒流失而沉降、开裂,同时由于中途停抽,地下水上升,也可能引起边坡塌方等事故,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匀,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真空泵的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须经常检查并采取措施,在抽水过程中,还应检查有无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井管,用手探摸时,应用冬暖夏凉的感觉)死井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拔出重埋5、通病及预防措施现象:抽出的地下水始终不清,水中含砂量较多,基坑附近地表沉降较大原因,井点滤网破损,井点滤网孔径和砂滤料粒较大失去过滤作用土层中的大量泥砂随地下水被抽出,滤层厚度缺乏预防措施:下井点管必须严格检查滤网,发现破损或包扎不严密应及时修补,井点滤网和砂滤料应根据土质条件选用当始终抽出浑浊的井点,必须停顿使用6、平安质量保证措施1〕、抽水设备的电器局部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