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pdf
18页烟台 220kV栾家输变电工程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接线安装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 2015年 04 月第 2 页 共 18 页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第 3 页 共 18 页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芯线整理、布置芯线标识、接线备用芯、屏蔽处理质量验收施工工艺流程:第 4 页 共 18 页一、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二次盘柜及电缆敷设的安装工程二、编制依据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验收规范(GB 50171-2012) 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72-2012 )三、工程量1. 设备安装工程量名称单位数量1 主控室二次屏柜面55 2 220kV配电装置室面18 3 110kV配电装置室面6 总计面79 2. 电缆敷设工程量电缆单位长度1 控制电缆米24990 2 电力电缆米7172 第 5 页 共 18 页3 屏蔽双绞线米2500 4 超五类屏蔽网线米500 总计米35162 3. 光缆敷设工程量光缆单位长度1 光缆米9631 总计米9631 四、主要设备、工器具1.12 吨吊车1辆2. φ13.5 钢丝绳套2根(电缆盘吊运)3.3 吨吊带2根(控保屏吊运)4.1000V 摇表1只5. 电钻2台6. 钢锯4把7. 钢丝钳10把8. 尖嘴钳10把9. 斜口钳10把10. 剥线钳10把11. 平口螺丝刀8把12. 垂球2个第 6 页 共 18 页13. 水平尺1把14. 丝攻子10个五、主要施工人员安排1. 现场主要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马晓文技术负责人 : 于东安全负责人:于忠质量负责人:张伟佳六、施工工序流程1.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1.1电缆支架的横撑及立撑应平直,无明显扭曲;连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mm ;防腐良好。
1.2 电缆支架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支架的固定方式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 2.盘、柜的安装2.1 基础型钢安装的不平度、水平度允许偏差均为1mm/M ,5mm/ 全长,位置误差及不平整度为 5mm/ 全长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2.2 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盘柜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2.3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允许误差<1.5mm/m 、相近两盘水平偏差<2mm, 盘间接缝 <2mm 2.4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第 7 页 共 18 页2.5 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用裸铜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2.6 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3.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3.1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3.2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 10%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3.3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比不得小于1.5 ;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3.4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 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 个3.5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 3.6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3.7 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 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3.8 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3.9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3.10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有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第 8 页 共 18 页3.11 敷设混凝土、陶土、石棉水泥等电缆管时,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
3.12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3.13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4. 电缆敷设质量要求4.1 核对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按电缆走向、型号编制电缆敷设图表4.2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短电缆头数量4.3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4.4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0 倍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4.5 敷设控制电缆时,在敷设前24 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能低于-10℃4.6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4.7 标志牌悬挂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电缆两端、 电缆接头两侧、 竖井弯处等地方,电缆上均应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 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始地点4.8 电缆的固定位置应满足: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屏)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4.9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排列不应敷设在同一层支架或桥架上第 9 页 共 18 页4.10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敷设,一般情况由上而下敷设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杂物,验收后盖好盖板4.11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5. 端子排安装检查质量要求5.1 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5.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5.3 回路电压超过 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5.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5.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 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5.6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有与以上要求相违背情况,及时通知供货单位更换端子排6. 电缆接线质量要求6.1 按图施工,端子号清晰,接线正确。
6.2 电缆头需用热缩头封固,封固时必须使用规格合适、长短一致的热缩管,热缩管内填充饱满、整齐的塑料带,封固后的电缆头在盘内排列要求全站统一,整齐、美观6.3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6.4 盘、柜内部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6.5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第 10 页 共 18 页字迹清晰且不易腿色 配线应整齐、 排距一致、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 无损伤6.6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 根,不得超过 2 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6.7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CT回路接地应分别引入接地端,PT回路 N600应在中继屏小母线处引至专用接地端牢固焊接,且连接导线截面不小于6 平方毫米6.8 每个接线端子排接线鼻子不得反扣,且弯曲不得大于平垫直径,应用尖嘴钳弯曲以免损伤线芯6.9 小母线屏间连接不得直通,屏间应用不小于6 平方毫米的铜线连接,以免后期检修或换盘困难7. 引入盘、柜的电缆质量要求7.1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7.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用热缩管封固7.3 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两点接地7.4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7.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侓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7.6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8. 蓄电池组安装8.1 免维护蓄电池安装前,检查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密封良好;对透第 11 页 共 18 页明的蓄电池槽,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件应齐全无损伤; 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部件应齐全无损伤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8.2 清除蓄电池槽表面污垢时, 对用合成树脂制作的槽, 应用脂肪烃、 酒精擦拭,不得用芳香烃、煤油、汽油等有机溶剂擦洗8.3 蓄电池放置的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槽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连接条及抽头的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部分应涂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8.4 蓄电池的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 宜采用塑料外护套电缆。
当采用裸铠装电缆时,其室内部分应剥掉铠装b) 电缆的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的极性 正极为赭色, 负极为蓝色C)电缆穿出蓄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8.5 蓄电池室内裸硬母线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采取防腐措施a) 每个蓄电池应在其台座或槽的外表面标明编号b) 蓄电池的初充电及首次放电, 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不得过充过放c) 初充电前应对蓄电池组及连接条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d) 蓄电池充电时,严禁明火,充电容量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e)充、放电结束后,对透明槽的电池,应检查内部情况,极板不得有严重弯曲、变形或活性物质严重剥落f ) 蓄电池充好电后,在移交运行前,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使用与维护9.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第 12 页 共 18 页9.1 防火阻燃料必须经过技术或产品鉴定;在使用时,应按设计要求和材料使用工艺提出施工措施9.2 涂料应按一定浓度稀释,搅拌均匀,并应沿电缆长度方向进行涂刷,涂刷厚度或次数、间隔时间应符合材料使用要求9.3 所有控制屏、保护屏、交直流屏等底部电缆贯穿孔洞,均采用耐火隔板予以封堵,耐火隔板的尺寸以稍大于孔洞外廓为宜,利用其可压缩性能将孔洞塞实,缝隙处用防火堵料封严。
9.4 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9.5用耐火隔板封堵孔洞,需根据孔洞实际尺寸以及电缆数量,将板材切割成带缺口的形状,卡住电缆,然后将其固定在楼板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