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怎样变速换挡.doc
7页1单车怎样变速换挡----菜鸟共同学习贴由于车种和业余爱好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这里就不提供大家具体的参考标准,总之变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巧,合适的变速可以帮您骑的更快更轻松 一般采用大盘对大飞和小盘对小飞都是不正确的变速方式,大盘对大飞会使得链条张力过大,对于后拨是有一定损害的,而这样的变速方式也会因为链条张力过大而导致摩擦加剧 而小盘对小飞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变速,因为这样会使得链条过于松垮,在剧烈颠簸时造成故障(比如链条打击车架,链条晃动碰到轮胎边缘),而且小盘和小飞都是前后传动系统中磨损最快的零件 所以高速应该是大盘对小飞,而爬坡最轻也应该是小盘对大飞,这样才是比较正确的变速使用方法 另外山地车的 22 牙最小盘其实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一个零件,这个小盘的主要用处之一是防止链条的在第二层剧烈颠簸时直接掉落,而使用 22 牙小盘对大飞时很容易导致后轮打滑和失去速度,所以山地车变速要尽量避免使用到这一层,只有在超级陡坡的时候才会少量用到,并且一但用到这层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蹬踏的圆滑,否则反而很难攀登陡坡2324 速车指牙盘为 3 个盘,飞轮齿轮有 8 个不同速度的变速器.一般认为 3*8=24 所以间称24 速变速器,其实实际使用中不并不能使用出 24 速.427 的类似。
因为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前面如果前面是 1 档,后面最好配 1-2-3 档使用;如果前面是 2 档,后面基本上可以配 12345678 档,不过最好不要常用 123 档和 678 档:最后前面是 3 档,后面最好配 6-7-8 档使用.最忌讳的是用前面 1 档,带后面的 678 档和用前面的 3 档带后面的 123 档使用.使用中在某些特定的档位,链条会处在一种极度损耗的状态中,比如说前 1 后 7 的档位时,或者前 3 后 1 时,虽然可以正常行驶,但链条从上面看是斜起来的,时间一长,链条就会出现松动,甚至断掉,如果乱用只会加剧链条、飞轮、牙盘的机械磨损.路面情况分类,一、公路(直行,障碍物少,能见度高)这里是山地车的天堂,一般采用前 2 后 4 的档位来加速,然后逐步前 2 后 5-6,这时候换成前 3 后 5,换档的时机根据目测路面的略微坡度来决定;二、坡道(上坡和下坡)这里有个技术关键要讲一下,就是不要到坡道上换档,一定要在进入坡道之前换好档,尤其是上坡,不然中途换档可能会因为变速器的换档过程还未完成而失去动力,那样就会很麻烦了,上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小,也就是 1 档,后面最大,也是 1 档的原理来换档,但实际的后飞轮档位可根据实际坡度来决定,推荐前 1 后 3 的档位,下坡理论上采用前面最大,也就是 3 档,后面最小,7 档的原理来换档,但也需要根据实际坡度和长度来决定,推荐前 3 后 5,由于坡度大小而造成的重力加速度,其实基本上我用滑行通过;三、复杂路面(障碍物多,弯道多,路面状况差,能见度低)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办法匀速行径,走走停停,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比较折中的档位行径,推荐前 2 后 4,既方便加速,骑起来又很轻松。
5在城市里骑山地车,很少能发挥出山地车的全部性能,山地车追求的毕竟不是速度,而是在各种复杂和恶劣的路面情况下可以安全的通过,这才是最大的乐趣选择太大和太小的齿比都是不合适的,一般热身那几公路可以先用个略小的齿比,这样让血管膨胀,让肌肉活动开,进入真正高速时齿比可以逐渐调大,随着路面发生上下的变化情况灵活的变化,终点冲刺时反而要略微的调小齿比,不过这个时候要运用技巧,尽量不让别人察觉,这样当频率稍微适应高速后启动最后那一瞬间在调整变轻一档,因为这样可以很容易的突然加速,以最快的频率进行冲刺,将所有保留最后一瞬间耗尽,但是距离时机都必须很准确 (我可以用 53 对 18 冲到 63)因为业余车手各人身体状态不同,器材的重量差异也很大(一般轻的车和重的车后面可以差一到两齿,而以同样的蹬踏频率行进) ,但是轻车虽然加速性和爬坡很好,但是却受风阻的影响比重车更大,所以使用轻车必须有更好的变速技巧才能发挥其长处,同样体重大和体重轻的选手也是一样的道理来控制自己的变速但是最大齿数比和较小的齿比都是不好的,很多爱好者以为前面最大后面最小,就能以最低频率获得较好的速度,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大转动比会导致每一脚力量更大,而且频率更低,使得血液循环速度变慢,更容易导致肌肉缺氧,同时 11 齿或者 12 齿的飞片都是整个传动系统中最不耐用的,而真正这些是用在下坡时的高频率高速度下的。
新手常在看到一个大坡时立即的变速,使用较小的传动比,这样直接导致频率的突然上升,在肌肉没有适应的情况下,会立即感觉到肌肉疲劳,而且由于齿比一下过轻,会导致速度的立即下降,当见到其他车手超越的时候还会导致本来已经突然疲劳的腿频率再次上升,这样只要经过一两个坡,传动比较小的就会立即显现弱势,所以正确的爬坡变速应该是车子已经行进到了半坡,脚开始感觉压力上升,然后在开始变速,而且调整的范围一般一次 2 片飞或 3 片飞,看具体的坡度提升来决定,这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经验,在爬坡初期站立式蹬踏也可以提供较大的速度,而且可以延缓齿比的变小,然脚6对频率有跟充足的适宜时间另外半坡变档常碰到链条由于张力太大而导致前拨无法退档,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在前盘退档时脚要稍轻一下,这样可以让链条压力稍有缓解,更容易的让链条退如小盘同样对后飞变档在半坡链条崩的很紧压力很大时也要使用同样的技巧,这样对整个系统都有一定保护作用变速的时机和技巧介绍如下:1. 变速装置是改变速度,而不仅只是加速,也是为了寻求脚踏回转数的稳定,以免除因力量不均而产生的疲劳所以变速是为了更省力、更舒适地骑行自行车而使用,2. 变速的时机为 1. 上坡时;2. 下坡时;3. 路凹凸不平时;4. 逆风时;5. 疲劳时。
也可以说当踏睬感觉不够舒适时,即为变速的时机3. 车友爬坡时利用变速省力的技巧:多车友遇到上坡度时,只用脚力踩踏是不够的因为车友会逐渐地倍感辛苦,其解决的方法有:a. 用变速将后飞轮逐渐往大的齿盘转移(省力) ,或将前方的大齿盘移往小的曲盘(省力) ,以自己感到最舒适(省力) ,速度又不太慢为原则b. 在上坡之前约 60 公尺时,车友视坡度的大小,循序变速一般人常在开始爬坡后,只因为爬不上才被动地变速但这不但影响自行车速度的下降,有时因为变速不慎,也会导致跌倒意外,同时也会增加变速系统的机件磨损4. 变速系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当车友平顺地操作精确的变速时,可以达到最舒适的骑行乐趣a. 变速时不可倒踩,以免导致故障而掉链b. 避免骑行中大幅度地改变齿变数比:车友应该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而循序变速,以避免脚部容易疲劳c. 要长期休息时,先将链条变至最小曲盘及小飞轮上,以免变速机件弹性疲乏7d. 变速系统的链条、齿盘、飞轮、变速器、要时常清洗、擦拭、上油:加油的原则,是以量少次多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