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前期策划.pdf
48页东东西西湖湖区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东湖 东西湖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本次工作汇报的主要内容 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 本次作汇报的要内容 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一、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二、现状基本情况二、现状基本情况 三、东西湖区远景规划研究三、东西湖区远景规划研究 四、东西湖区四、东西湖区““十二五十二五””计划简要计划简要 五五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五、五、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东西湖区工业倍增计划概况 一、一、规划背景、定位及目标规划背景、定位及目标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分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简介一、 规划背景简介 (1)、宏观背景: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中观背景: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发展 (3)微观背景:(3)、微观背景: 东西湖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交通发展为东西湖区所提供的良好发展契机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年)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分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1、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东西 湖区 东西 湖区 东西 湖区 东西 湖区 总体规划结构图都市发展区规划图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武汉的城市性 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 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 城市空间结构,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轴向延展、组团式布局,形成东部、东 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年)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分 2、 武汉市西部新城组群分区规划(2007-2020年)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西部组群分区规划结构图都市发展区规划图西部组群分区规划用地规划图 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向拓展轴上,主要建设用地集中在西部新城组群范围内,具有交通便 利、临近主城、产业发达等综合优势条件,是武汉城市空间西北向拓展的重点区域、联系西 南地区的交通走廊区域西北发展轴的核心增长极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农业体系组成部分南地区的交通走廊、区域西北发展轴的核心增长极、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农业体系组成部分 之一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3、 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未来城镇发展将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6”开放式空间结 构的基础上,近期以主城区为核心,以“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 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 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阳逻-化工城”为先导,全面带动远城区发展。
总体规划结构图 近期建设结构图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3.1、 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优先形成“老三镇、新四极”的空间发展格局 以“老三镇”为基础,加快 “服务业提档升级” 历史上,“老三镇”是全国的经 济文化中心新时期,武汉市以汉口、 武昌汉阳三镇为基础进一步强化现武昌、汉阳三镇为基础,进一步强化现 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行政办 公、文化旅游、科教创新、信息咨询等 高端服务功能,形成“两江四岸”核心 区、王家墩商务区、武汉四新博览会展 区、杨春湖高铁经济服务区等服务业聚 集区,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武 汉市区域辐射力 主城区范围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3.2、 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优先形成“老三镇、新四极”的空间发展格局 以“新四极”为带动,全面实现“工业 倍增计划” 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球重要的 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 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吴家山经济技术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吴家山经济技术 开发区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和进出口物 流基地;武汉化学工业区初步建设全国一流的生 态化工园区,四大产业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全市 的68%。
同时,以产业为驱动,积极承接主城人 口外迁,在主城外围率先形成中等城市规模的综 合新城,促进武汉市“1+6”城市格局的形成 市域范围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二、 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根据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东西湖需要把握国家级开发区获批的战略机遇,充 分发挥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快速发展的相对优势以及土地整理改造的潜力优势,着 二、 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分发挥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快速发展的相对优势以及土地整理改造的潜力优势,着 力将东西湖建设成为: 承接主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的外围综合新城 引领武汉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产业第三极 支撑湖北省西北经济发展轴的重要战略支点支撑湖北省西北经济发展轴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1.1、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是自主创新、强化集聚,打造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的引擎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和临空经济两 大优势,突出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2+2+3”的产业发展模式, 即,继续做强食品、机电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通讯信息、航空航天产业等2个临空产业,积极培育新能 源、节能环保、生物等3个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武汉市四大工业板块之一。
2015年,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 13% 主导产业类型发展方向主导产业类型发展方向 传统制 造业 食品加工 生物科技食品、航空食品;饮料、烟草; 农副产品类加工业 机电制造 新一代家用电器、各类电器等产品;精密 机电制造 新代家用电器、各类电器等产品;精密 机械基础件、精密模具等 临空经 济相关 产业 通讯信息 通讯业、IT及软件产品、电子商务、电子 信息技术 航空航天产航空服务训练及办公机场维修工厂修 产业 航空航天产 业 航空服务训练及办公、机场维修工厂、修 理及维修设施 战略型 电子产业 电子元器件、电子计算机、电子多媒体、 高效节能光源、通讯产品制造产业 生物药技现代中药现代生物制药化学原料及制 战略型 新兴产 业 生物医药技 术 现代中药、现代生物制药、化学原料及制 剂药品 环保新能源 光伏、生物质能、风电和核电设备研发和 制造、氢能等其他新能源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1.2、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二是突出核心、强化辐射,构建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极核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区级经 济的拉动作用,加大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企业总部,积极强化保税物流的区域聚散,全面提升高端商务服 务功能,大力发展马彩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打造集聚务功能,大力发展马彩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打造集聚 城镇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加快促进武汉市“一主四副多中心”现代服务中心体系的形成。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1.3、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三是构建骨架、内外畅达,建立高效快速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交通系统性化建设,全力突 破张公堤的阻隔,进一步优化区内道路交通体系,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建设,密切与沌口、东湖高新等经济 活跃区以及黄陂、蔡甸等周边地区的联系,全面构建与主城无缝对接的快速公共交通骨架体系,引导区域活跃区以及黄陂、蔡甸等周边地区的联系,全面构建与主城无缝对接的快速公共交通骨架体系,引导区域 经济和城镇空间的高速、有序拓展 东西湖区 东西湖区 武汉市轨道交通图武汉市道路交通图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1.4、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四是环境宜居、配套完善,树立生态便捷的两型生活典范进一步提高生态意识,加大生态 投入,重点突出江河湖泊的保护和绿化环境的改造,积极构建湖城相映、环廊带动的生态框架体系同时, 积极培育文化娱乐、康体休闲氛围,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主动吸纳主城外迁人口,创造武汉市最适积极培育文化娱乐、康体休闲氛围,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主动吸纳主城外迁人,创造武汉市最适 宜生活、最方便居住、最有活力的新城区。
武汉市生态框架图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1.5、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五是内优外联、加强协作,加快促进武、孝、襄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强与孝感、襄樊的对 接,强化区域在用地空间、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实现一、二、三产业在空间上的优 化配置,使东西湖成为区域产业分工的高端点、现代服务的汇聚点和综合交通的组织点 区域规划结构图区域规划用地图 第一部分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分 2、 东西湖的发展规模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规划通过经济指标、人口增长测算,以及总规指标和相关城市 经验推算,确定2030年东西湖区城市发展规模 工业用地总建设用 年份 人口 规模 (万人) 人口增 长率 (%) 用地规模 (平方公里) 用地增长率 (%) 年份 工业总 产值 (亿元) 年均增长 量(%) 地均产值 (亿元/平方 公里) 工业用地 规模 (平方公 里) 总建设用 地规模 (平方公 里) 2010年374.5--2514.9752.92 (万人)(%) 2009 年 23.37--52.926.8 2015 年 41.821278.646.8 2020 2015年2000365040.00100.00 2020年3500125070.00175.00 2030年650077586.67216.67 2020 年 80.712126.406.8 2030 年 18612211.716.8 按照人均建设用地规模120平方米/人的要求 2009年现状城镇 人口 (万人) 自然增长率 () 机械增长率 () 人口增长率 () 2030年规划城镇人口 (万人) 由此预测2030年,东西湖建设总用地约为216平方公里。
按照人均建设用地规模120平方米/人的要求, 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20平方公里 综上所为步支撑东湖社会济的快发 23.375202542.60 2030年,总人口规模176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规模120平方米/人的要求未来城市建设 用地规模约为211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支撑东西湖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预测: 东西湖区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20平方公里220平方公里 二、现状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现状基本情况 二 分 现状基本情况 概况: 东西湖区行政面积为499.71平方公里,现辖八街、一园、三个办事处,2010年11月 获批的吴家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为19平方公里区内常住人口约39.16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26.38万人,流动人口为11.78万人),城镇化率为54.1%,进入到城镇化加速期阶段 第二部分 现状基本情况 二 分 现状基本情况 1、一是城镇空间集聚增长,并沿主要干道向外加速拓展 2010年东西湖现状城镇建设用地52 92平方公里主要以工业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2010年,东西湖现状城镇建设用地52.92平方公里,主要以工业、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
其中:居住用地14.39km主要集中在吴家山和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