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oc
27页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要求制定的汽轮机、水轮机(包括燃气轮机)技术监督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为适应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迅速发展及厂网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格局的形成,本标准从全过程技术监督的角度制定了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所、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丰、郭芸、黄青松、姚泽、林清如、阚伟民、马斌、何宏明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火电厂”)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水电厂”)水轮机技术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在15MW及以上各种类型水轮机和单机容量为125MW及以上汽轮机的技术监督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厂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厂燃气轮机的技术监督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578 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技术条件GB 7520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GB 811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9782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GB 11120 L-TSA汽轮机油GB/T 8174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56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 9652.1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2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10969 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GB/T 11348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GB/T 11805 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GB/T 13399 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GB/T 14478 大中型水轮机进水阀门基本技术条件GB/T 11541 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GB/T 15468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 15469 反击式水轮机空蚀评定GB/T 15613 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规程GB/T 17116 管道支吊架GB/T 17189 水力机械振动和现场测试规程GB/T 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验规程GB/T 50102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Dl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4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DL 612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47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1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T 443 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检验一般规定DL/T 445 大中型水轮机选用导则DL/T 496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507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61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3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71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86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6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T 6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 641 电站阀门电动装置DL/T 710 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 712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DL/T 792 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DL/T 801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 827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34 火力发电厂水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55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 863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DL/Z 870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定检定修管理导则DL/T 892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T 1051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5026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 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70 水轮机金属蜗壳安装焊接工艺导则DL/T 5071 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组装焊接工艺导则DL/T 507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186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 5208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JB/T 8188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JB/T 8660 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养规范JB/T 56078 大型水轮机产品质量分等SL 142 水轮机模型浑水验收试验规程3 总则3.1 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是电力建设、生产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发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应实现设计、选型、制造、监造、安装、调试、试运行及运行、检修、停(备)用、技术改造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3.2 基建期间技术监督既区别于工程项目管理,又区别于工程监理主要是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技术管理法规,对建设质量提供技术监督和支持,以使机组在良好状态移交商业运行3.3. 监督工作的职责应参照DL/T 1051的规定执行3.4 监督工作涉及面广,应自上而下,分级建立技术监督网络,明确各级技术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职责和职权,以及相互的配合关系3.5 各发电企业应成为技术监督工作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加大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的投入,以保证技术监督工作顺利开展3.6 各电力试验研究院宜成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监督机构,配备必要、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标准试验室,设立技术监督专责宜根据本导则制定专业技术监督条例和考核办法,严格履行技术监督的职责3.7 各发电(集团)公司及/或下属电厂的技术监督工作应由技术主管/总工程师统一领导,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为技术监督的归口管理部门,应设技术监督专责4 监督的任务4.1 基建期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4.1.1 设备选型阶段:参加设备的招评标(包括招标文件的审核等),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当前技术水平和实际条件,使所选设备可靠、先进、实用。
4.1.2 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供货厂家设计方案、图纸、设计单位设计资料(包括软硬件、布置、选材等)和原理图纸等进行审查4.1.3 设备监造阶段: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技术监督人员(包括携带必要的检测设备)应到达制造厂,根据技术方案、设计资料和技术指标等,协作对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和确定处理方案;对重要技术环节,应派遣有经验、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运行、调试中和其他同类型机组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调研、总结和重点防范,与厂家一起制定防范措施4.1.4 设备验收阶段:根据供货合同、清单和有关验收标准,对进厂主要设备进行验收对进厂后设备的现场储存保管进行监督检查;对水轮机而言,如有模型试验的应首先待模型验收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设计和制造阶段4.1.5 设备安装阶段:根据厂家设备安装要求、有关设计、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和工程主要质量控制点,对设备安装实施监督4.1.6 机组调试阶段:根据制造厂运行维护说明书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合同,对分部调试、整套启动调试过程中所有试验方案、技术指标、主要质量控制点、重要记录进行监督4.1.7 性能验收试验阶段:根据试验合同、验收试验技术规程和指标,对试验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
4.2 生产期间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4.2.1 了解和分析机组本体、辅助设备和附属机械的运行状况,收集有关资料、运行数据必要时,对重要技术监督指标定期进行测试4.2.2 对各种参数异常或潜在故障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整改、告警处理意见这些意见包括改进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等4.2.3 重大设备故障、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意见和反事故措施4.2.4 根据机组运行状况,在检修前提出建议实施检修技改项目质量技术监督,对其中发现的缺陷提供处理建议4.2.5 协助对本体、辅助设备和附属机械进行技术改造,对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和调研,并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4.2.6 对定期试验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周期等进行监督必要时,可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5 设备选型5.1 汽轮机5.1.1 汽轮机的选型应符合GB/T 5578、DL 5000、DL/T 892等标准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1.2 机组容量应根据系统规划的容量、负荷增长速度、电网结构等因素进行选择,优先选用高效率、大容量的机组5.1.3 汽轮机的选型,应充分考虑电网调峰的需要新建机组的调峰能力不应低于额定负荷的35%~45%,各有关辅助设备的选择和系统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5.1.4 汽轮机的各项性能保证如效率、热耗率、功率等应满足要求热耗率的保证可以是热耗率验收(THA)工况或最大连续功率(T-MCR)工况5.1.5 汽轮机应在保证寿命期内,满足夏季运行、机组老化以及考虑设计、制造公差等因素后,仍能带额定负荷安全连续运行5.1.6 高压内缸、喷嘴室及喷嘴、中压内缸、导流环等部件应选用在高温下持久强度较高的材料,符合DL 438的要求5.1.7 机组A级检修间隔应满足DL/T 838的要求宜采用新型汽缸的结构,延长机组的A级检修间隔5.1.8 汽轮机叶片的设计应是先进的、成熟的,并采用新型高效叶片低压末级及次末级叶片应具有必要的抗水蚀措施,为适应调峰低负荷运行,可适当提高末级长叶片根部的反动度5.1.9 对于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尤其是配直流锅炉的汽轮机,应考虑防止固体颗粒侵蚀SPE(Solid Particle Erosion)5.1.10 汽缸上的压力、温度测点应齐全,位置正确,符合运行、维护、集中控制和试验的要求,并具备不揭缸更换的条件5.1.11 汽轮机应按GB/T 5578的规定执行配备保护监视项目,安全监视装置技术的要求、设计、配套选型可按GB/T 13399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5.1.12 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应选择较好的阀腔室及合适的通道型线,减少冲击波和涡流损失以及降低汽流激振力和噪声,并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能适应与其相连接的管道的焊接要求5.1.13 轴系各阶临界转速应与工作转速避开-10%~+15%轴系临界转速值的分布应满足有安全的暖机转速和进行超速试验5.1.14 汽轮机轴径向振动的测量方法、仪器及评定准则宜满足GB/T 11348的要求,轴/轴承座振动值应满足DL 5011的要求超速试验过程中,轴或轴承振动应不超过振动限制值,轴承的失稳转速不小于4000r/min,超速试验过程中,转子各轴颈不允许出现显著的低频振动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