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2页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文彩(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0)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 ,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 改革开 放以后 ,德化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陶瓷产业 一 、 德化陶瓷的发展现状1996 年以来先 后 被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和 协 会 授 予 “中 国 陶 瓷 之 乡” “、中国民间 (陶瓷) 艺术之乡” 2003 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 “中国瓷都 德化” 等称号 2008 年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中国中国社会科 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确定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2007 年德化陶瓷总产值 58 . 8125 亿元 , 2007 年 ,德化县出口 陶瓷 27506 批 、 货值 2 . 7272 亿美元 ,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二位 , 仅次于广东潮州市 ,约占全国陶瓷出口总值的 13 % 德化目前的 陶瓷产业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一是外销的陶瓷小工艺品 ,二是日 用陶瓷 ,三是传统瓷雕 整个产业以外销为主 ,外销产品基本上都 是满足西方节日习俗需要的小工艺瓷 ,产品全属贴牌生产 ,价格极 为低廉 ,一个集装箱货品的售价仅 8 万至 10 万元人民币 ( 平均单 件价格为 0 . 2 美元) 。
几乎没有附加值 ,没有自己的品牌 二 、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 ,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陶瓷产业集群作为 一个整体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升 但从总的来看 ,数量的扩张和 低价的竞争仍是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这是一种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在国际和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德化 陶瓷产业进一步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 产品结构不合理 德化目前的陶瓷产业经营的产品主要是 :西洋工艺瓷 ,约占到 总量的 80 % ,基本外销 外销小工艺品以圣诞节 、 复活节 、 情人节 等西方节日用瓷为主 ,这种小工艺品消耗性强 ,样式变化快 “, 今年 是宝贝 ,明年成垃圾”,属于典型的资源 、 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品全 属贴牌生产 德化瓷土的优势及德化的传统的雕刻技术 ,使得传统瓷雕的 附加值高 ,竞争力强 ,但比重不足 10 % 日用器具瓷 ,产品档次差距大 ,自动化生产程度不高 德化陶瓷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要想进一步提高产值 ,单纯依 靠扩大生产规模 ,依赖出口 ,很显然 ,以量取胜 、 以资源为代价的模 式 ,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整个德化陶 瓷必将遭遇困境 。
(二) 德化陶瓷产业集中度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 1100 多家 ,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 4 家 , 一家上市公司 (福建冠福集团) ,上千万元的 62 家 ,德化陶瓷企业 当中 ,民营企业占 80 % 大多数是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下的企 业 德化陶瓷产业整体规模较大 ,但大部分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 缺少能带动德化陶瓷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大规模生产的龙头企业 ,不利于产业升级和规模的扩大 三) 陶瓷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专业化水平低德化陶瓷产业组织化程度 低 , 主要表 现在 布 局 分 散 、 联 系 松 散 、 分工粗放 、 整体协调能力差等 1 、 布局分散 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就不是以官窑为主 ,而是通过 民窑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德化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德化陶 瓷产业是从 “农民住房当厂房 ,屋前屋后搭棚棚” 开始的 企业建 厂遍地开花 ,显得杂乱无序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 ,德化县政府开始规划组建陶瓷工业项目区 ,工业区的建设 ,改善了企业的生 产环境和投资环境 ,但是受行政区划 、 利益驱动的影响 ,工业区布 局比较分散 并且所占的比重仍然极小 ,千家万户的局面仍未得 到根本性解决 。
2 、 分工粗放 ,联系松散陶瓷产业由原材料供应 、 运输销售 、 瓷泥加工 、 彩印包装 、 陶瓷 市场 、 技术开发 、 陶瓷机械 、 窑炉窑具 、 耐火材料 、 燃料供应 、 职业中 介等一系列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组成 德化向上虽然有一定分工 ,但分工十分粗放 在德化由于陶瓷生产没有准入门槛 ,目前还有 许多小而全的陶瓷企业 ,从瓷土生产 、 加工 、 釉料研制到陶瓷制作 烧成 、 包装 、 销售都由企业自身完成 重复研究 、 重复办厂 ,浪费严 重 ,不能形成合理分工 、 功能互补 、 共享共盈的产业链 横向分工更加薄弱 产品品种覆盖面小 , 缺乏差异化 很多陶瓷企业只注重市场 ,陶瓷文化挖掘不足 ,对科技创新投入少 ,在 制作工艺上只简单模仿 ,不善于创新 ,产品差异性差 3 、 整体协调能力弱首先 ,政府主要在营造集群环境 、 扶持 、 帮助 、 引导企业上规模 上作用明显 ,但在组织内部分工 、 协调纵横向比例上还不见有效的 动作 ;其次 ,中介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比较薄弱 ;最后 ,较少龙 头企业能担当协调 、 影响整个产业集群的重任 整个产业集群的 发展主要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 ,其调节的盲目性 、 滞后性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 。
四) 德化陶瓷企业规模小 ,设备档次低 ,人力资源结构体系不 合理 ,企业管理水平低 德化总人口 30 万 ,陶瓷业的从业人员超过 11 万人 ,尽管劳动 力资源丰富 ,但是高级人才缺乏 ,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 ,这是发 展陶瓷经济的薄弱环节 首先 ,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 ,主要是农 民工 其次 ,劳动技能低 ,结构不合理 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 教育或培训 ,技术高超的比例极低 第三 ,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偏少 ,加上陶瓷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 ,家长 制 、 结构简单 、 规范性差等因素也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人才整体素 质较低 ,理论基础薄弱 德化又地处山区 ,从外地引进人才 ,吸引 力不足 ,这在客观上又制约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德化陶瓷产 业要想实现产业提升 ,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必须具备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 下转第 89 页)— 86 —商业研究Business study可得出以下公式 :时 ,应减少订货量 ,多持有货币资金 ;反之 ,当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 格时 ,应增加订货量 ,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 。
四 、 结论 通过对存货各种模型加以分析 ,在理论上获得了最优库存控 制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作出相应调整 “零库存” 和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型都是存货管理理念的一种飞跃 , 能够努力做到 “零库存” 的企业可以尝试 J I T 存货管理模型 ,基本 达不到此条件的 ,企业可以在实际决策 、 采购中 ,根据当前或预测 得到的货物价格变动及银行利率调整等信息 ,突破传统的存货模 型 ,利用考虑时间价值的存货模型来决定企业生产需求 ,从而使企 业存货的购进与销售工作有效地建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以提 高库存控制的适应性 J I T 存货管理模型及考虑时间价值的存货 模型的运用 ,都成为企业存货管理不断探索的问题 2 D KQ =( 2 P + Kc ) 3 I + Kc式中 : Q — — — 订 购 批 量 ; D — — — 年 需 求 量 ; K — — — 每 次 订 购 成 本 ; P — — — 单位产品成本 ( 单价) ; Kc — — — 单位存储变动成本 ; I — — — 定期预付存储费的年利率 为了说明问题 ,我们简单地看个例子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每年 需要订购甲材料 ,假如该公司需要根据 2008 年的采购情况来预测 2009 年最佳经济批量 。
该公司 2008 年采购甲材料 720 千克 ,该材 料的单位采购成本为 20 元 ,单位储存成本为 4 元 ,平均每次订货 成本为 40 元 ,每千克单价为 20 元 ,已知年利率为 5 . 31 % 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时 ,该公司存货的最佳经济批量为 :2 3 40 3 7202 D K= 120 (千克)Q ==K c4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时 ,该公司存货的最佳经济批量为 :【参考文献】 [ 1 ] 马元兴 ,财务管理. 商场现代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9)[ 2 ]佘晓燕 ,对中国推行 J I T 存货管理模型的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 ,2003 (11)[ 3 ] 林金钟 ,定量定货库存管理模型分析及应用. 商场现代化 , 2007 ( 11) 中 旬刊[ 4 ] 黄云庭 ,王智勇. 资金时间价值对库存策略影响的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1994 , ( 2)[ 5 ] 李莉 ,资金时间价值理念下的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案例库 ,2004 ( 4)2 3 40 3 7202 D KQ ==( 2 P + Kc ) 3 I + Kc( 2 3 20 + 4) 3 5 . 31 % + 4= 95 (千克) 由此可见 ,如果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 ,该公司的每批订货 量会下降 25 千克 ,下降的百分比为 20 . 83 % , 这使得存货的 成本 和有限的资金占用都相应地减少 。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 ,其考虑货 币时间价值下的最佳订货批量会发生变化 当单价高于市场平均 价格 (本题为高于 20 元/ 千克) 时 ,其最佳订货批量就会减少 此(上接第 86 页)(五) 没有自己品牌 ,价格低外销出口以贴牌生产为主 ,产品价格低 平均售价为 1 . 87 美 元/ 千克 与德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西班牙有个叫 “雅致” 的陶瓷 企业 ,同样生产玩偶等小工艺品 ,走的是高端品牌 、 文化营销的路 线 整个公司的制作人员只有 150 多人 ,在全球却有 4447 个专卖 点 ,用的瓷土不如德化 ,但一件 20 多厘米高的玩偶在上海的售价 达到三四千元 ,价钱相当于德化同等产品的 20 倍左右 三 、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一) 民营家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德化陶瓷产业中 ,民营家族企业 占企业数的 80 % , 在陶 瓷企 业的创立 、 发展过程中 , 家族企业的优 势得到了充分 的 发 挥 但 是 ,家族企业的生命活动总 体上是比较脆弱的 主要 是 因 为 : 首 先 ,经过长时间的快速成长后没有及时引入专业化的管理 ,先家族 后企业 ,企业的整体利益服从于家族利益 ; 其次 ,是没有建立企业 的维护机制 ,资金运用不合理 。
再次 ,是观念陈旧 ,报守老市场 、 老 产品 、 市场和产品单一 ,缺乏创新能力 (二) 品牌认识模糊 ,以量取胜品牌认识模糊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意识 ,有品无牌大而不强 大多企业厂房简陋 、 技术落后 、 很多还是作坊式的企业 ,资金短缺 , 大多数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 ,量大价贱 ,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 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 、 低价格 、 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以量取胜 (三) 缺乏人才引进 、 培育 、 激励机制德化地处山区 ,从外地引进人才 ,吸引力不足 ,引进人才比较 难 德化陶瓷企业对人才培养上措施不多 、 力度不够 ,还未形成一 套有利于人才发挥的激励机制 缺乏按现代市场的要求对营销人 才进行培育的机制 ,企业难以造就掌握陶瓷市场规律 、 熟悉国际市 场规则 、 精通市场策划的高级营销人才 对企业人才重视不够 ,人 才流失严重 (四) 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德化陶瓷行业竞争无序的主要原因 :首先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市场监督和管理的 作用 ,在规范陶瓷市场秩序 、 监督陶瓷市场运行等方面没有有效 、 得力的措施 ,加上执法不公 ,造成陶瓷企业间不能在同一成本 、 质 量平台上竞争 。
其次 ,很多陶瓷企业只注重市场 ,陶瓷文化挖掘不足 ,对科技创 新投入少 ,在制作工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