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必备古诗词、名言、成语.doc
9页2019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必备古诗词、名言、成语要求:借助字典明确字音,熟读会背古诗,结合诗意和中心思想了解诗的含义,会正确背写古诗1.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释:奔流的黄河就来自云间,一座孤城外是千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怪杨柳不绿,春风从来不越过玉门关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和戍边士卒的思乡情,表达了慷慨悲壮的情怀2.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解释:曲折的黄河卷来万里泥沙,大浪掀起的风簸来自遥远的天涯如今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去,一同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中心思想:这首诗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壮浪漫的气魄3. 十五从军征 (汉)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稚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解释:十五岁参兵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归来家乡路上遇见了乡里的人,问:“我的家里还有谁在?”他回答说:“向远处看就是您的家,一座低矮的,长满杂草的坟墓兔子从狗洞里来回进出,野鸡在房梁上不停的飞;院子里长出了野生的稻谷,水井旁繁衍了野生的葵菜捣碎稻谷的壳用来做米饭,采摘葵菜用来熬汤饭一会儿就做好了,但却不知道要送给谁出了大门向东望去,泪水已经浸湿了我的衣衫中心思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少年从军65年后返回故乡,归来无家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4.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解释:依旧是秦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战士万里出征守卫边疆不得回还如果有那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在,绝不让匈奴骑兵的部队越过阴山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边疆士兵对边地战争的厌倦和怨叹,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热爱和向往5.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解释:在夜晚,匈奴统帅因打败仗想要趁黑月之际逃跑,夜宿的大雁却惊醒了,高高的飞向天空于是将士们披坚执锐翻身上马要去追击穷寇,纷纷扬扬的白雪瞬间落满了他们的弓刀中心思想:本文写出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后两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6.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解释: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的梅花不需别人夸奖颜色好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中心思想:本文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7.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解释: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感情中心思想:本诗表达了作者“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8.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经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解释:您难道不知道,在严寒的季节,哪里去寻找青青碧草您难道没看到,那高高的山上松树挺立着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的真实本色枝干挺直使山峰更加雄壮,秀丽的景色没有和他同等的饱经风霜与冰雪,永远那样苍劲松树挺拔的身姿直插云天,那弯曲苍劲的枝干一直伸向碧空 中心思想:本诗写出了苍松的坚强质朴、不屈不挠,比喻了诗人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的精神六年级上册重点成语(33个)要求:背会成语解释,理解成语含义,熟读会背成语,正确听写忐忑不安:形容心神很不安定东施效颦:比喻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深思熟虑:形容反复的深入细致的考虑弱不禁风:形容娇弱的连风都经受不起的病态不解之缘:形容拥有无法分开的缘分梦寐以求:做梦都想得到、做到,形容愿望的迫切眼花缭乱:形容使人一时看不清的复杂现象,或看到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得心应手: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艺纯熟,也形容做事非常顺手囫囵吞枣:把整个枣子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笼统的接受事物,不加思索的学习。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许多的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兴致勃勃:形容心情愉悦,精神开朗,兴头儿很高了如指掌:对情况清楚的就像指点手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的非常清楚问心无愧:形容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夜不能寐:到了深夜也不能安心躺下来睡觉,形容工作学习极为劳苦,或比喻人的心情焦虑同流合污:比喻言行同不好的风俗、世道相合卓尔不群:高高挺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都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岿然不动:像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自作自受:形容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恶果微不足道:形容过于微小,不足以提及小心翼翼: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后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丧失信心,意志消沉,不能振作勇往直前:形容勇敢地一直前进独一无二: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与之相比的无与伦比:形容没有能比得上的一锤定音:比喻某个人的一句话做最后决定化险为夷:形容把危险转变为平安忍辱负重:形容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忍受耻辱,承担重任惊心动魄:形容极度惊险、紧张。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工作学习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突然明白了阿谀奉承:形容应合着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六年级上册名言(21条)要求:熟读,根据解释理解名言;熟背,难字会写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解释: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解释:穷苦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的时候要造福天下,使大家都得到好处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解释: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4.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解释:君子要修身养性,先要修养内在的品德,其次注意外在的仪表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解释:莲花是从清水中生长出来的,天然的事物胜过经过雕琢掩饰的事物含义:真正的美是不需要太多修饰的6.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衣裳、心灵、思想 ——契诃夫含义:人们不止要追求外表的美丽,还要追求内在的美好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解释: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不再回头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解释: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解释: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10.绿茵场上跃猛虎,碧水池中腾蛟龙解释:描绘了体育比赛的精彩场面:足球运动员在绿茵场上拼搏,游泳运动员在泳池内较量11.闻鸡起舞壮筋强骨,击剑练拳益寿延年解释:这句话讲的是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壮筋强骨、益寿延年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解释:对敌人绝不屈服,面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1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解释:我将这份热忱告诉祖国的同胞,但同胞们却全无察觉,为了拯救我们的中华民族,我甘愿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14.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鲁迅含义:表达了鲁迅先生渴望把一切贡献给大众的决心15.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孙子兵法》解释:战争,国家的大事情,它关系到人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不慎重的考察研究1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孙子兵法》解释:战争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的,不战斗而让对方自己屈服投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17.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武《孙子兵法》解释:战争久拖不战反而对国家有利,自古至今都没有听说过18.快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席勒《欢乐颂》含义:本诗是由德国诗人席勒在1785年写的,后来被贝多芬谱曲,成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追求19.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解释:人品像梅花一样坚贞,有骨气,做人像秋水一样高洁20.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解释:虚心的竹子必定有垂下的枝叶,高傲的梅花没有不向上的花蕊,诗人郑燮通过歌颂了竹子的谦虚来比喻自己自谦的美德,用梅花来比喻自己不阿谀奉承的正气21.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解释:做人应该像翠竹那样,一直到老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并且具有坚定的气节,崇敬苍松那样久经风雨而不畏严寒的精神附送:2019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学府小学:付巧芝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主体课文下设2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设“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综合活动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
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有两个: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二、 学情探究 六年级学生通过中、高年级阶段的训练,继续接受识字、词、句的学习方法,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标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情感与品德教育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景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