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精品教案.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专业****件教...
  • 文档编号:247647559
  • 上传时间:2022-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3.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7 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过程板块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你们去过黄山吗?读了《黄山奇石》一课,你们知道黄山有哪些奇特的景点呢?从谚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景色的美丽,我们首先一起来欣赏一组黄山的图片         仙人指路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金鸡叫天都2.导入:在黄山的东南部,有一座海拔1810米的高峰,叫天都峰。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天都峰名字的来历吗?古代称天都峰为“群仙所都”,意为“天上的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在黄山群峰中,天都峰最为雄伟壮丽课文中有一个小女孩要爬天都峰,天都峰这么高,她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黄山奇石》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介绍天都峰,引发学生新的阅读期待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次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识记生字1)指名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2)指导识记①认读词语课件出示:石级 铁链 攀登 辫子 笑呵呵)②比一比,读一读辫子  花瓣  辩论  辨别③指名朗读词语,读准多音字“相”相信  相会  相加  一张相  相片  照相3.指名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板块三 梳理文脉,理清顺序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2.学生交流。

      1)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板书: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2)提问: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写作顺序关键句子爬山前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真叫人发颤!爬山中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上峰顶后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3.提问: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有什么好处?(指名交流)4.小结:按一定的顺序写,有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关键信息,发现文章叙述的顺序,渗透“写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习作知识板块四 聚焦重点,探究写法1.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爬山这件事写清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2.引导学生交流1)指名朗读句子2)教师用课件出示空的表格,并相机把学生交流的句子放在表格相应的位置《爬天都峰》第2~7自然段写作角度语句体会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3.交流与点拨。

      1)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在表格的第一栏中,从上到下依次填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2)追问:从“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在表格的第三栏中,从上到下依次填上“‘我’对天都峰的高、险感到很害怕”“‘我’与老爷爷都感到既惊讶又赞许,并互相鼓励”“爬山的过程是艰难的”4.指导朗读第2~7自然段1)指名读2)指导朗读①朗读“怎么想”部分: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险,读出害怕②朗读“怎么说”部分:读出惊讶与赞许,可以分角色朗读对话③朗读“怎么做”部分:读出爬山过程的艰难5.小结: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设计意图】“课文是怎样把爬山这件事写清楚的?”以此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在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内心想法、人物对话以及表示动作的语句,引导概括出这些语句是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来写的,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第2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导入,拓展阅读1.复习叙事方法。

      1)引导:“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2)学生交流怎么想——不敢爬  怎么说——相互鼓励  怎么做——奋力攀登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8~10自然段,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3.拓展阅读引导:本文的作者在200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我写〈爬天都峰〉》,请读一读,读后交流阅读感受,说一说你从写法方面受到的启发课件出示《我写〈爬天都峰〉》)预设:写的事,一定要有亲身体验;突出主题的内容要写清楚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与课文创作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篇文章的,并从中学习表达的方法板块二 创设情境,迁移运用1.出示课文插图与文字,教师创设语言情境情境:爬呀爬,老爷爷和“我”爬到了半山腰,“我”回头一看,这坡简直就是直角,笔陡笔陡的,再往两边看,都是悬崖峭壁教师:这时,“我”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想一想,接着写几句话2.学生交流,互相点评设计意图】捕捉课文中的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课文里的描写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出来。

      板块三 指导书写,指导积累1.引导观察:请认真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看看哪几个字不需要指导,一看就会写预设:级、链、呵2.学生自由练写3.指导写好笔画多的字:颤、攀、鲫1)教师边范写边提示: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一些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评价反馈4.指导容易写错的字:猴、念、辫猴”,单人旁右边不要加短竖,可与“时候”的“候”进行比较抄写词语:猴子、时候念”,上部分是“今”,不是“令”,不要把“心”字的第三笔点写到“今”字的横折上抄写词语:纪念、年纪辫”,偏旁是“辛”,抄写词语:辫子、花瓣 、辩论、辨别5.抄写词语:假日、抬头、云彩、石级、发颤、年纪、奋力、猴子、鲫鱼、纪念、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设计意图】本教学板块以学定教,对生字的指导不是平均用力,而是突出重点,分层指导,各个击破先引导学生自主练写简单的字,再分层指导难写字和易错字,最后抄写词语,巩固写字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17 爬天都峰 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王尚文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好精读课文中精彩的典型段落,从“怎么写”的角度出发,抓住描写主要人物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片段,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阅读之后设计了读写迁移、提供情境等板块,让学生想象在情境中“我”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在语言实践中体会如何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阅读的过程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17 爬天都峰文本分析:这同样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技巧由于本文对话丰富,因此可以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之一,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课文,体会道理同时,应联系前一课的内容,借助对记叙六要素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为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适当增加黄山的介绍和天都峰的视频展示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级、链、攀”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哩、颤、猴”等10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学会叙事技巧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品读重点词句,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2.理清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级、链、攀”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哩、颤、猴”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级、铁链”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梳理文章结构,理清叙述顺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黄山图片,播放天都峰相关视频,简介天都峰导语: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学生回答)的确,黄山之美让人流连忘返而黄山的天都峰是如此高,如此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一起去爬天都峰吧!资料储备: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 829米,登山石阶约有1.5千米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90度。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背,石背两旁是万丈深渊峰顶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极”大字石刻站在峰顶看黄山,风光十分美好2.出示课题,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黄亦波 当代作家,江苏无锡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