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T社科重点整理终结版以及考试真题.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3742884
  • 上传时间:2022-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9.0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人物也多是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空想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是批评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早期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成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下不成熟的无产阶级进行不成熟斗争的理论表现2、 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3、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统治的甜蜜补充空想社会主义总的趋势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成份,增加现实主义因素的和科学成份的过程,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言,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对未来社会描写越来越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极大地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猛烈地、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4.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麻痹了无产阶级的斗志当无产阶级成为自为阶级进行有组织的自觉斗争后,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空想社会主义就从无产阶级退到小资产阶级方面,起着“反动或保守的社会主义”的作用。

      5、从十六世纪初至十九世纪初随着无产阶级日趋成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越来越趋于消极和反动 对因为他们不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宣扬阶级调和论,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6.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对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和的借鉴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的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个全新阶段,一种全新的思想文化学说,是以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工人运动经验为依据,综合以往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就,在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而确立起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前提之一7.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是天才地猜测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第一种理论形态,是初级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是高级形态8.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发展马克思继承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份,批判了它们的空想性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思想来源,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⑴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⑵科学社会主义提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则是宣传教育、典型示范;⑶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的阶级力量9.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毫不相关的新思想体系 错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历史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原则区别,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空想社会主义是凭个人才智猜测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是依据社会发展趋势预测预见未来社会情景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即潜在的包括科学因素的不成熟的不明显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即明显的成熟的构成严整体系的科学10、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有仁人志士提出了建立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消灭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方案,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对于近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有直接的影响。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哲学方面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11.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大众的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12. 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章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大众的思想可追溯到《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章13.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可追溯到《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从士大夫的思想可追溯到《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10~13题为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思想源头14.欧文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就是后来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欧文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工人除了生产生活还生产出“剩余产品”,但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欧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但还没达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度,也与当时经济关系不发达的时代背景有关剩余产品”不能等同于“剩余价值”,产品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15.傅立叶指出1825年(英国)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遭到恩格斯的否定 错他指出,生产无政府状态引起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混乱,供求推敲,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第一个正确地指出了1825年(英国)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

      恩格斯认为傅立叶这一论断中肯地说明了一切危机的实质16.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的论点马克思誉为:“傅立叶不朽的功绩”17.马克思否认了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想是“共同发生论”,即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晚年,马克思对他早期的研究成果做了修定和界定:他认为社会发展是多样的,不应局限于一种发展模式,在相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需具备以下条件:⑴俄国革命与西欧革命的胜利结合;⑵生产力充分发展,即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⑶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18.马克思承认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19.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生产力落后,群众觉悟不高,文化水平低,人口的四分之三是文盲,不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必须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二次革命论”十月革命”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20.亚当·沙夫认为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选择是正确的。

      错亚当·沙夫在波兰罢工事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企图在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这是原罪”,以原因是来比喻不发达国家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2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只是战争环境的需要十月革命”后,鉴于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阶级敌人颠覆的严重威胁,苏俄在全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时也是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基本设想而实行的大胆尝试是列宁早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设想,革命胜利后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生产消费公社,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对生产和分配实行全国的统一计划,对劳动和消费实行最严格的计划和监督,从而使全国成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商品和没有货币的社会试图使一个落后的国家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实践证明,这样的共产主义体制不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2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苏俄迅速恢复了经济23.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使苏俄经济陷入困境24.“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观点付诸于实践 对苏俄当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当时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对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击败武装干涉者,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十月革命”以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当时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商品经济的观点付诸实践,结果陷入了困境,千万了粮食减产、燃料、轻工业品等严重不足,以致实行向“新经济政策”转变25.“战时共产主义”就是企图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国家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对战时共产主义”企图在一个落后的、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基础上,国家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是根据当时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建立的政策,在当时具有特定的意义26.列宁晚年主张社会主义要保留商品经济 对列宁晚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渡阶段在过渡时期,应当保留商品经济,保留商品、货币、市场最终商品、货币、市场终将消灭,即社会主义最终将消灭商品经济27.列宁晚年主张在过渡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是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28.列宁晚年认为,进入社会主义后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将取代商品经济29.斯大林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论述1,630.列宁认为:不实行充分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社会主义必须有充分的民主,这是列宁一贯的思想,他在“十月革命”前说过:“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这是因为,没有民主,不动员广大群众参加管理,就谈不上真正的公有制;没有民主,国家政权就不稳固。

      31.列宁晚年曾提出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他指出,为了适应党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的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应该有相应的改变,党政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在当时,这一思想是很可贵的32.托洛茨基最早提出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基本规律”托洛茨基提出了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基本规律”,认为社会主义积累只能依赖农民经济,愈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就愈是要更多地依赖农民,其实质是牺牲农业、剥夺农民,其后果只能是破坏工业发展的基础,破坏工农联盟33.托洛茨基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布哈林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34.布哈林最早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布哈林极为重视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视工农联盟,并在1925年发表的《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等著作中明确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并且把建立工农联盟看作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路线35.布哈林“发财吧”这一口号的实质是右倾机会主义布哈林“发财吧”口号是针对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农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占人口50%的中农仍有顾虑,担心政策有变,积极性不高,布哈林此口号正是为了鼓励、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这一主张是合理的,符合当时实际36.布哈林提出: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是逐渐缓和直到“开始静息”,这是符合实际的 对37.布哈林主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熄灭论” 错布哈林从来没有否认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只是认为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应该是逐渐缓和直到“开始静息”,即主张“阶级斗争缓和论”他主张对城乡资产阶级和国家资本主义,采用改造和吸收的手段加以利用,布哈林认为,这样做并不是取消阶级斗争,而只是改变了斗争形式38.斯大林支持布哈林“发财吧”的主张 错布哈林“发财吧”口号是针对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农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占人口50%的中农仍有顾虑,担心政策有变,积极性不高,布哈林此口号正是为了鼓励、调动广大农民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