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情采含义与关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3325529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情采”含义与关系 张姝涓摘要: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系统讨论了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章风格论等很多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情采》篇是其中重要的一篇,一直备受文论家们的重视,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情采》篇阐述的“情采”关系,和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在孔子“文质”说的基础上,扩展了其更深层次的含义关键词:情采;文质;为情而造文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文心雕龙》结构紧密、论述详细、体系庞大在《情采》篇中,针对当时的文风,作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表明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强调“为情而造文”一、误读与辨疑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情”与“采”两个字贯穿始终长期以来,关于“情”与“采”的含义与关系始终有争议情”与“采”通常会被误读成文章的“內容”与“形式”如郭绍虞、王文生《文心雕龙再议》中将内容与形式比为水与波纹、树木与花朵,阐明内容与形式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提出了特殊的形式受其特定的内容决定1)构成事物的内在诸多要素是“内容”,内在诸多要素的外在结构、表现形式是“形式”而在文学作品论中,文学作品呈现的内容是对象的形象、所处的情境、人物的思想流动以及性格、故事的情节等,这些内容依靠的表达方式就是其形式。

      而对于“情”与“采”来说,这不是关于文学的作品论,不是作品的内在结构或内在联系,而是属于作家创作论所以用内容——形式来理解“情”与“采”就过于简单化、表面化随着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有些学者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再简单只将“情”与“采”理解为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譬如童庆炳认为,由“情”到“采”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过程,即“情”生而“采”至他提出人的自然的感情经过两度转变而化为作品的文学创作机制有的学者认为,“情”应该解释为“诚”,即人的切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二、“情采”的溯源作为一个美学上的概念,“情采”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被最先提出,但在这之前,先秦以来的各种著述中就有关于“情”与“采”的特定含义的解释从字源角度来说,“情”从心,青声原本的意思是指情感、情绪《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2)从内心由内而外抒发的叫做“情”,“情”由感情引申为本性、欲望、意愿、私情、常情、实情等义,又由实情引申为情况、情形等《论衡》:“须任耳目以定情实”,一切言论要经过经验和效果来判断是否真实《韩非子主道》:“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将个人的主观偏见刨除,才可以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保持心情冷静平稳,才可以知道接下来的做法、方式。

      《鬼谷子捭阖》:“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对对手采取放松的政策,是为了便于侦测他的真实情况;将对手封闭起来,是为了使他的诚意更加坚定这些语句中的“情”指的是事物真实状态、事情的真实状况情”的反义就是“伪”伪”,从人,为声本义指用假象欺诈《说文》:‘伪,诈也《广雅释诂二》:‘伪,欺也《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引申为非真3)《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做人行为端正行事谨慎就会心境通达,做人欺骗虚假心境就不会灵通在对事物的真伪判断上,“情”表示自然真实,“伪”表示虚伪作假以上关于“情”的含义,都可以释为“诚”,是指事件真实或人内心真诚情”不光表示事件真实性或人内心的真诚,在先秦诸子以来的哲学思想中,“情”在人性论中也有体现《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这是要求个人修身要:外表上做到毕恭毕敬、心里要做到忠心不二、行为举止上要遵守礼仪标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遵照礼仪,不会耍个人情性,听从老师的教导,这样才能达到圣人应该有的标准《鬼谷子权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希望自己说话有人能倾听,希望办的事情能顺利办好,这是人之常情邵雍《渔樵问答》:“利害见乎情,体用隐乎性一性一情,圣人能成子之薪这是在说水和火都有自己的用处,各有其性情,一明一暗,动静相生、水火相息以水火喻世间万物,这里指的是性情《淮南子天文训》:“人主之情,上通于天为人君王,是联系天与人的中介,君主的一言一行会反映在天象上:君王多杀戮,则天灾横行、哀鸿遍野;君王仁爱,则风调雨顺这不仅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也反映了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庄子山木》中提出的“人与天一也”情”在此被提升到了“道”的本原意义上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情”的范畴也是在真诚、性情这一意义上加以阐述的《明诗篇》讲人有七情六欲,因为外物感受到某种感情,引发自己的感受,由自身的感受写出来诗作,这是自然的恩赐与表达《体性篇》谈到,“情动而言形”,感情生发到一定程度会显现在形态和行动上,这是从内心往外显现,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符合自身的性格、脾气、情感的《风骨篇》又说作者表达情感,首先就看作品的气质和风貌,情感中包含个人风气和风骨的,表情达意就更加彰显,文章就更加具有感染力《情采篇》中说,男子如果种出的兰花不能发出兰花独特的幽香,那是由于没有细腻的情感。

      在这些语句中,“情”是指情感、情理,从作家创作者角度来说,是创作心境纪晓岚解释《情采篇》题目道:“因情以敷采,故曰情采从字源上说,“采”从爪,从枼,会采摘树叶之意本义是摘取《说文》:‘采,捋取也《诗唐风采苓》:‘苓采苓,首阳之巅由此便引申为采用《玉篇木部》:‘采,色也这是“彩色”的“彩”之义引申指彩色的丝织品颜师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