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德国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doc
6页现代德国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现代德国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作 者】张可创【作者简介】张可创,上海大学法学院博士、副教授上海 200072)【内容提要】德国作为一个西方大国,有着特殊的发展历史,在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价值取向与历史上的德国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德国人表现出民主、自由、独立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摘 要 题】环球视窗【关 键 词】德国人/价值/价值取向【正 文】德国是一个西方大国,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的哲学对德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但是德国的历史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为直到19世纪前期,德国还是一个分裂的、以封建制为主的国家,而欧洲的其他大国像英国、法国早已成为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直到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之后,德国才建立起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与法国相比,德国封建统治的时间更持久漫长就像一些德国学者所说的在德国不像法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国家文化,因此在德国就不可能发生法国大革命那样的运动,就不可能形成不带阶级和阶层特征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注:Kechuang Zhang:Wertorienrierung bei Studierenden.Ein Vergleich zwischen China und Deutschland.Verlag Dr.Kovac,Hamburg,2002,S.40.)虽然,现在德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有着相似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体系,但是德国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又和其他欧洲国家有很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不取决于民族的生物性特征,而在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因素注:N.Elias:Studien über die Deutchen.Machtkaempfe und Habituseutwicklun im 19.und 20.Jahrhundert.Suhrkamp,Frankfurt a.M.1989,S.8.)因此要理解德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德国的社会文化特征就要从德国价值与文化的发展历史着手进行分析 一、德国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提到德国人和德意志的民族性,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许多特征:严谨、组织性、纪律性和善于服从、讲求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在现代社会“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成了质量有保证的代名词这的确反映了德国人的特征,它们是德国人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不过价值取向是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上面所提德国人的某些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某些特征在慢慢地失去它的活力为了对现代德国人的价值取向做系统的了解,我们就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从德意志帝国时代和纳粹时代的价值取向来看德国人价值取向的变化在帝国时期,一个好的德国人也是一个最大限度的对国家尽到自己责任的人。
是否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是否效忠于君主就成了衡量一个军人、一个公职人员是否合格的标准责任和义务意识标志着一个人要能不断地工作、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与提高,标志着一个人能自我控制和具有自我约束力在帝国时代,服从和顺服被看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最大的优点,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展现个性和追求自我注:Kechuang Zhang:Wertorienrierung bei Studierenden.Ein Vergleich zwischen China und Deutschland.Verlag Dr.Kovac,Hamburg,2002,S.42.)在那个时期,人们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考虑自我和追求个人利益,那么就会引起社会的混乱,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就会使社会保持秩序和和谐军队和公职人员将最大限度的服从和尽职尽责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也在社会上其他阶层和一般的市民身上有所体现在帝国时代德国人的德国统一和强大之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德国人的士气那个时候的德国人普遍相信国家,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帝国的信赖与热爱一般德国人普遍认为,服从国家和尊重权威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因此服从和权威主义就成了当时德国人最为明显的价值取向直到19世纪末期,平等和公民的自由这些价值在德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与法国人的善于批评、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怀疑和质询不同,绝大多数德国人幻想的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因此在帝国时期德国人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确定的教育子女的目标不是独立、自由平等,而是希望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具备“灵活的技巧、勤奋和能力、对上帝的敬畏、顺服和忠诚”这些品质注:H.Pross:Was ist heute deusch?Wertorientierungen in der Bundesrepublik.Hamburg,Rohwohl,1982.S.47.)在当时的工人身上,也表现出类似的价值取向他们最高的价值取向也同样是服从权威和尊重权威、尽职尽责和讲求秩序有关德国工人运动与法国工人运动的比较研究表明,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工人罢工的次数远远少于法国工人,罢工和抗议活动的过程也与法国工人不同德国工人在罢工和抗议活动中,有良好的组织和纪律性,讲求一定的秩序和善于服从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指示注:H.Pross:Was ist heute deusch?Wertorientierungen in der Bundesrepublik.Hamburg,Rohwohl,1982.S.44.)这充分表现了德国工人的价值取向带有德国民族性的特点。
德国人的善于服从、尊重权威和讲求组织纪律性的特点在纳粹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1933年选举中,希特勒掌握了德国的政权,德国开始了民族发展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纳粹当局建立了许多严密的组织他们确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的人”,即具有纳粹特色的“新的世界观的人”,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人”他们提倡服从和组织纪律性纳粹时期“德国学校必须培养政治的人”注:Th.Wilhelm:Padagogik der Gegenwart,S,Auflage,1977,S.128.)这种政治的人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把提高自己为整体服务的能力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这种政治的人是一个对领袖驯服的人,是时刻准备着为领袖战斗的士兵纳粹统治集团提倡的学校教育不再需要让青少年学会思考,而仅仅要使他们学会服从,学会遵守纪律;纳粹的教育目的是不让学生具有理智,学会批评,学会想象,而是让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由于希特勒的纳粹化教育使德国人的服从意识、权威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所以纳粹时期的德国人不追求自我和个性的独立,而自愿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政府和国家,那时的德国认可的价值观念是服从和把自己交给国家 二、当代德人价值取向的主题——自由、独立和个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德国人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改变。
从战争中清醒过来的德国人经过了长期的反思,最后从痛苦中挣扎出来,使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个“受伤的国家”的人民,德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不得不重新找回失落了的民族认同感和重新定位自己的民族特征,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注:E.Noelle-Neumann,R.Koecher.Die verletzte Nation. den Versuch der Deutschen,ihren Charakter zu ndern.Stuttgart,Deutsche Verlagesanstah,1987.)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德国人今天又找到了自己,又找到了自己的民族性和自己的价值取向许多德国学者认为,现在的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虽然与历史上的德国人的价值取向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也表现出了现代新型国家的特点B.维尔姆斯认为,第二次世界之后德国最)(的改变就是“西方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形式——议会民主制度在德国得以确立,这就使德国社会的安全存在有了保障注:B.Willms:Die Deutsche Nation.Kln-lvenich,Hohenhaim,1982,S.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非纳粹化和自由主义思想对德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思想自由和独立作为十分重要的价值取向,得到了现代德国人的普遍认同在社会生活领域,自由的思潮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个性的发展,注重个性的自由和个人独立性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自由、民主、独立、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是当代德国人的价值取向注:T.Gensicke:Deutschland im Wandel,Sozialer Wandel und Wertwandel in Deutschland vor und nach der Wiedervereinigung,Speyerer Forschungsberichte 154.Speyer,1995.)这种取向在家庭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我们就从不同的方面对当代德国人的价值取向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述 (一)传统家庭角色和家庭生活模式的消失,新的家庭生活模式的出现在德国,虽然大多数人还认为家庭和婚姻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认为家庭幸福和婚姻美满是人生的追求和价值所在,但是今天认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现代家庭已经丧失了其原来所具有的功能和角色从家庭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传宗接代功能、养育子女功能、养老功能和休息功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养育子女功能和养老功能但在现代德国社会,许多家庭功能被社会机构和服务机关所代替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机构部分地代替了家庭的养老和对子女的养育功能在现代家庭,妇女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与法国的妇女相比,德国女性更喜欢选择不要孩子,更喜欢外出工作一项调查发现,38%的法国已婚妇女认为养育孩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而只有18%的德国妇女持这种观点,相反36%的德国妇女选择外出而不愿意呆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只有20%的法国妇女选择外出工作注:C.Attias-Donfut:Genarationenverhltnis und sozialer Wandel.In:R.Kcher,J.Schild(Hrsg.),Wertewandel in Deutschland und Frankreich.Opladen,1998,S.184-186.)关于家庭角色和家庭功能的变化,M.温根在他的《家庭政策》这本书中做了详细论述他通过大量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德国18%的成年人是单身,他们是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家庭单位而生活的注:M.Wingen:Familienpolitik.Grundlagen und aktülle Probleme.Bonn,1997.)在这样的家庭,其养老功能、传宗接代功能和教育子女的功能都不再具有意义。
家庭价值观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家庭结构类型上,还表现在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和对待子女的态度方面现代德国家庭的人际关系更为自由和松散,夫妻之间更讲求相互尊重和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对待子女更加民主和平等,权威性和服从等价值观念在现代德国家庭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注:Kechuang Zhang:Wertorienrierung bei Studierenden.Ein Vergleich zwischen China nad Deutschland.Verlag Dr.Kovac,Hamburg,2002,S.48.)从而也能够清楚地看出,现代德国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价值取向 (二)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是现代德国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德国人追求个性和独立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确立方面,现代德国人认为教育的主要职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