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小学-专项课题-《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
8页课题编号XB020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 题 报 告专项名称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名称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行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毕昭霞所在单位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小学填报时间 9月20日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10月12日地点:会议室评议专家:梁晓红 冷德玉参与人员:毕昭霞、赵宏、张秀波、孙莹雪、周冬梅、 李甲春、陈波、石海燕、张婷、赖金丽、王晨凯、王彤、翟艳、杨琳霖二、开题会议照片 10 月12 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报告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本次开题会,由我校校长,即本课题负责人毕昭霞校长宣读了课题开题报告书,并对全体教师提出有关规定,请区教研员梁晓红和区教研员冷德玉教师提出针对本次课题的指引性意见。
对国内、国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评估,专家觉得本次课题非常符合国内现行教育体制及本年度我区基本教育工作主题“全课程育人及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环绕学校工作开展,切实可行,秉承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高质量,努力开办社会满意的办学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估,觉得此课题树立大德育观,推动高品质课堂工程建设,彰显育人主题,深化内涵明确: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管家你最必要的基本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综合体现核心素养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持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要符合本校实际,校本化核心素养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评估: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种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环绕一种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的”来实践、贯彻核心素养环绕一种核心:即环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 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 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的: 即增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品质。
创新之处是本课题的亮点两位专家又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措施、技术路线、实行环节进行评估,提出我校要环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再切合本课题进行部分研究内容修改评议专家签名: 10月14日四、重要变更(侧重阐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筹划调节,限500字,可加页)我们对原有的筹划书进行调节突出幸福教育主题, 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种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环绕一种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的”来实践、贯彻核心素养环绕一种核心:即环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 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 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的: 即增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品质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动实行 我们调节了研究思路:1确立合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2.环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3.环绕核心素养改善教学措施4.提高教师素质是哺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5.通过评价改革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哺育研究措施课题负责人签名:10月14日五、所在单位意见 批准 盖章 10月14日六、开题报告(要点为,题目、内容、措施、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派、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行的实践研究一、本课题的界定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的和微观课程与教学目的的核心环节,更是贯彻立德树人主线任务的核心指标和必要保障校本化:就是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再加工、再发明,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地区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教育与教学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国内研究状况述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增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线原则”,增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当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原则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内建立教育质量原则的基本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指引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国内教育领域与目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在国内的基本教育阶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可以增进基本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原则的整合、提高基本教育质量、改革评价方式、推动政府教育问责国内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涉及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的素养,这三个领域的素养紧密联系、互相增进、互为基本、互相补充,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紧密关联,从而构成一种完整的构造体系。
整个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共涉及 12个一级指标,其中社会参与涉及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共 4项指标,自主发展涉及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共4项指标,文化修养涉及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共 4项指标2.国外研究状况述评: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为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世界各重要发达国家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已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的有关研究,并进一步将其研究成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从老式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构造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向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增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例如: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涉及若干素养规定 新加坡的学生核心素养涉及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 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哺育这些素养,最后培养出布满自信的人、能积极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心系祖国的公民英国核心素养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澳大利亚模式:将核心素养细化至各个学科。
芬兰模式:核心素养与整体的课程设计一体化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新形势下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主题,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为方向,通过校本化实行,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行是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它将全面深化,锁定新目的,步入新境界,走上新高度,它也将深刻而强烈地带动我校教育质量与品质的全面提高五、研究目的立足国内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加工、发明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核心素养,并在全课程中付诸实行, 达到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的主线目的六、研究内容1.引领教师学习学生核心素养有关文献,组织教师进行组内研讨,对教师、学生进行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收集有关的基本数据,写出调查报告2.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多维度进行思考,初步提炼我校核心素养的核心词,并在实践中摸索改善3.在教育教学中,在全学科范畴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贯彻学生核心素养4在德育工作中:让结合德育活动,更好的贯彻、贯彻我校学生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小学生守则》。
七、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我们的愿景是: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种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环绕一种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的”来实践、贯彻核心素养环绕一种核心:即环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 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 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的: 即增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品质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动实行八、研究思路1确立合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2.环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3.环绕核心素养改善教学措施4.提高教师素质是哺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5.通过评价改革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哺育研究措施九、研究措施1、文献法:查阅分析文献资料进一步理清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观测的视角、故意的启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调查问卷法:进行教师、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完毕调查报告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发现并拟定问题,制定研究筹划,开展探究活动。
4.访谈法: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措施5.叙事研究法: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十、技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筹划——实践摸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十一、实行环节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8)准备阶段选题讨论、申报立项、设计方案、开题论证、修改课题方案、组织课题构成员学习第二阶段(、9-----、12)实时操作阶段设计子课题、运营操作、修订筹划、收集资料、中期成果鉴定、记录分析第三阶段(、1----、6)总结阶段汇总多种研究材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推广成果 十二、课题负责人已获得有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1.论文刊登:毕昭霞校长于4月在教育管理杂志社的《中小学校长》杂志,刊登论文《智慧管理:引领教师走向幸福》;并同期在大连市教育局的《大连教育》 杂志,刊登论文《教育:为了师生的幸福奠基》毕校长于11月在《教育校长参照》杂志刊登《走上“幸福教育”的求索之路》文章2.已获得研究课题成果毕昭霞校长主持的省学会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实验研究》于6月成功结题并获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大连市教育科研规划办课题《小学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于10月结题并获一等奖这些成果的获得,在社会和同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对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十三、重要参照文献(有关研究成果、重要参照文献限填10项)1. 本校其她课题成果2.《国内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