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的超我包括哪些.docx
3页人格的超我包括哪些 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出自《精神分析学引论》 9.什么是自我、本我和超我 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构造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1、本我 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构造的根底,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根底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构造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防止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2、自我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构造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开展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3、超我 超我是人格构造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构造中的道德部份其位于人格构造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开展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人们或许可以把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与骑手与马之间的关系作个比较马提供牵引能量,而骑手有决定目标的权利,并引导这匹有力的马向着目标移动但是在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太理想的情况,骑手被迫带着马朝着他想去的地方去。
(骑手:自我;马匹:本我;行进的实际方向:超我) 总而言之,弗洛依德的自我是有逻辑性的,有理性的,能够忍受紧张的,是人格的执行者,但它也是骑在本我这匹迅速的马匹上可怜的骑手,并且还被三个主人所控制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