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格鲁派(上).doc
2页藏传佛教格鲁派(上) 藏传佛教,更准确地说是藏语系佛教,传承悠久、派别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宁玛派、出过忽必烈帝师的萨迦派、重密宗以大手印为修心法门的噶举派、教理系统修持规范的噶当派以及后来居上的格鲁派格鲁派的开山创立格鲁,意为善律格鲁派虽然在各派别中形成最晚,但其影响之大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比拟的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鼻祖,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理论家和宗教改革家,也是显密佛法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第二佛陀”和文殊菩萨的化身宗喀巴生于青海西宁湟中县鲁沙尔,七岁正式出家,在历经近30年的广参名师、学经修法后,形成了上承龙树,下继月称的佛学思想体系针对当时各教派呈现出的戒律废弛、不讲次第、显密相争、生活堕落的颓废景象,他倡导宗教改革,主张僧人要严格持戒、独身不娶;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并通过著书立说为宗教改革建立了理论基础其佛教思想主要集中于《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的藏历正月间,宗喀巴在大昭寺发起了一次祈愿法会,参加僧人达万余,声势之大前无仅有这也说明宗喀巴在当时已经被公认为藏传佛教界的一个领袖人物当年,宗喀巴在拉萨兴建甘丹寺并任“甘丹赤巴”(甘丹寺法台),这成为了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
由于格鲁派继承和发展了噶当派的思想体系,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又被称为新噶当派,这也使得当时许多组织涣散的噶当派寺院改宗格鲁派,从而加强了格鲁派的力量和影响宗喀巴融通显密、收徒传法、讲辩著述、实修亲证、创建寺院、弘扬纯正佛法事业,使得他创立的格鲁派得以600年来兴盛不衰格鲁派的基本教义宗喀巴认为当时藏传佛教界混乱和颓废局面,实为对佛陀教法的曲解所致,特别是对于“缘起性空”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于是,他在全面研究藏传佛教各派典籍,批判各种偏见误解的基础上,对“缘起性空”做了明晰的阐释,统一了藏传佛教各派思想,重新建立起了系统的大乘中观思想体系缘起性空之说,本为释迦牟尼所讲,龙树为解佛理真义,创立大乘中观一派,宗喀巴将其发扬光大,并将“缘起性空”作为了格鲁派中观哲学思想的根本基础和教义核心宗喀巴和格鲁派的“缘起性空”,实为是“缘起自性空”缘起指一切事物依赖一定因缘或条件聚合而成自性空,即一切事物自性为空凡不依因缘条件而独立自成且永恒不变的实体者,称为自性一种法若非待缘而生,即有自性说一切法无自性,则是说一切法都是从缘而生缘起自性空,一切法由各种因缘和条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法无自性,自性为空宗喀巴认为,佛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救众生的苦难,其根本方法就了悟空性,认识诸法缘起自性空,从而破除法、我两执,使自身从“执万法实有”中解脱出来,将自心从“执虚妄我有”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