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结构原理试卷A卷及答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1550397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业 年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试题考试类型:闭卷 试卷类型: A 卷 考试时量: 120 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30 分,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1、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 、防火、防锈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2、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 、冷拉钢筋 B 、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绞线 3、混凝土的受压破坏(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C、是裂缝累计并贯通造成的 D、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4、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 、均提高很多B 、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5、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a l为()A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 、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C、随混凝土等级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D 、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小;6、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确定的。

      A 、 f cu,k B、 f ck C、 fc D 、 ftk7、下列哪种状态属于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情况( )第 0 页A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 B、挠度超过规范限值C、结构或者构件被视为刚体而失去平衡 D、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8、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A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 、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C、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D 、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9、对长细比大于 12 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 )A 、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施工难度大C、抗震性能不好 D、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10、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 fc 是因为( )A 、螺旋筋参与受压 B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C、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 、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11、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受压区高度 x 2as' 是为了( )A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屈C、避免保护层剥落D、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其极限抗压强度12、()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Ⅰ a 状态;B、Ⅱ a 状态;C、Ⅲ a 状态;D、第Ⅱ阶段13、下列哪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A 、b ;B、 xb h0 ;C. x 2as' ;D 、max1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 T 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B、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C、破坏形态不同D、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15、梁内出现斜裂缝的原因是()A、没有配置弯起钢筋B、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C、箍筋配置不足D、纵筋配置不足16、对于无腹筋梁,当3 时,常发生什么破坏()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 、弯曲破坏17、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若V 0.25 c fcbh0 ,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B 、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C、增大构件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加配弯起钢筋18、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 )破坏形态建立的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 、弯曲破坏19、 M R 图必须包住 M 图,才能保证梁的(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斜截面抗弯承载力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D 、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第 1 页20、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柱在下列四组内力组合下,若采用对称配筋,则控制配筋的内力为()A、 M100kNm,N150kNB、C、 M200kNm,N150kND、M 100kN.m,N 500kN M 200kN.m,N 500kN21、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 )A、远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近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B、近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远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C、近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远侧钢筋受拉屈服;D、远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近侧钢筋受拉屈服22、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 b ,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B、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C、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D、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 N 的作用点的位置23、矩形截面抗扭纵筋除应设置在梁四角外,其余受扭纵筋宜沿( )A、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B、截面短边中点C、截面长边中点 D、截面任意位置24、钢筋混凝土 T 形和 I 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划分为矩形块计算,此时( )A、腹板承受全部的剪力和扭矩B、翼缘承受全部的剪力和扭矩C、剪力由腹板承受,扭矩由腹板和翼缘共同承受D、扭矩由腹板承受,剪力由腹板和翼缘共同承受25、轴向压力对构件的抗剪强度的影响是( )A、构件的抗剪强度随轴向压力提高而增大B、轴向压力可提高抗剪强度,但轴向压力比过大,反而降低抗剪强度C、构件的抗剪强度随轴向压力提高而减小D、轴向压应力对构件的抗剪强度没有多大关系2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 )A、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B、受压区施加拉应力C、受拉区施加拉应力 D、受压区施加压应力27、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 )A、一级 ; B 、二级 ; C、三级 ; D、四级28、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 B、可以增大构件的刚度C、可以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 D、可以较大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第 2 页29、配有箍筋的梁中,对提高抗剪强度最有效的是( )A 、截面高度 B、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C、截面宽度 D、 A 和 C30、减少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 )A .采用直径较细的钢筋; B .增加钢筋的面积;C.增加截面尺寸; D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二、多选择(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少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31 32 33 34 3531. 关于提高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有效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B.提高纵向受拉钢筋的钢筋级别,即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C.加大截面的高度 D.加大截面的宽度 E.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2.关于剪切破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拉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B.剪压破坏有一定的预兆,但仍属于脆性破坏C.剪压破坏有一定的预兆,所以属于延性破坏D.斜压破坏亦属于脆性破坏E.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应使斜截面破坏呈剪压破坏,避免出现斜拉和斜压破坏33.低强度混凝土中,当 V>0.25fcbh0 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B、增加压区翼缘,形成 T 型截面C、加用弯起钢筋D、加大构件截面尺寸E、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受弯构件裂缝出现时的受拉钢筋应力与配筋率无关B、超筋梁的极限弯矩 Mu 与钢筋的 fC、适筋梁的极限弯矩 Mu 与钢筋的 fy 无关y 近似成正比D、荷载准永久值是将永久荷载的设计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E、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是指短期作用的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

      35. 提高受弯构件刚度的有效措施有( )A、增加截面的高度 B、增加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D、 在构件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纵向受压钢筋 E、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计10 分,每题 1 分)36、梁的斜截面发生剪压破坏时,斜裂面上的箍筋发生屈服,因而不属于脆性破坏37、判断偏心受压构件类型时,当ei 0.3h0 时,构件必定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38、当梁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及配筋面积给定时,钢筋的屈服强度f y 越高,开裂弯矩MCr 也越大适筋梁极限弯矩M屈服弯矩My 的是因为钢筋应力已经进入强化阶段 ()39U40、不论配筋率如何变化,偏心受压中总包含混凝土受压破坏41、控制最大裂缝宽度等于控制了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抗拉强度的设计值42、混凝土的徐变对结构承载力影响很小,他主要影响结构的变形性能,因此在承载力计算中,可以不考虑徐变的影响 )第 3 页43、表层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核心问题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小偏心受拉情况下,As不可能达到()44fy45、受弯构件同时受到扭矩的作用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均要降低。

      ()四、名词解释(共计 15 分)46、先张法( 5 分):47、剪扭相关性( 5 分):48、平衡扭转( 5 分)五、简答题(共计 10 分,每小题 5 分)49、有人认为“在钢筋截面面积给定的情况下减少钢筋直径,增加根数总是对粘结有力这个概念对吗?为什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