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氏教具操作学习计画单.doc
12页1福氏教具操作学习活动设计福氏教具操作学习活动设计使用:第一恩物名称这是什么?适用2~6 足岁目标学习对物的观察与比较,发展触觉认识不同颜色活动过程1. 问孩子:「这是什么?」(球);什么球?(毛线球);指着球带问:「这是什么?」 (告诉孩子这是球带) 2. 请孩子辨认球的颜色并引导孩子比较这是什么颜色的球(红色)这是什么颜色的球 (黄色)任意出示一球,请孩子识别(反覆进行几次) 3. 把球分给孩子,请他们摸一摸,并说出自己的感觉软软的,不光滑) 4. 让孩子自由地玩一玩六色球名称毛线球回家 (五指抓)适用2~6 足岁目标发展触摸觉,认识毛线球的颜色,发展小肌肉、手眼协调能 力等活动过程1.把六色球用五指抓起来,说「红色的球回家了」 ,放入篮子里,依次把其它颜色的球 都用五指抓放进篮子里,并把颜色说出来 2.所有的毛线球都放到篮子里后,再把篮子里的毛线球倒出 3.把六色球用抓毛线球带子的方法再玩一次 4.让孩子练习名称一个和许多适用2~6 足岁目标让孩子了解多和少,重与轻活动过程1.让孩子左手拿一个毛线球,说「一个毛线球」 ,让孩子右手拿五个毛线球,说「许多 个线球」 让孩子拎着毛线球的带子,这样更容易感觉和比较)。
2.引导孩子感觉和比较左手拿一个毛线球轻,右手拿许多毛线球重 3.让孩子左手提着一个毛线球,右手提一个毛线球逐步增加到五个,通过左右手的比 较引导孩子感觉一个与许多的不同及重量的区别名称一样多吗?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双臂平举的能力,启发孩子比较物的相等性 认识数字 1、2、3、4、5活动过程1.孩子左手提一个毛线球,右手提一个毛线球,两臂左右平举,问「两边是一样多吗? 」(一样多) 2.引导孩子双手每增加一个毛线球都举平双臂比较两边是不是一样多? 3.配上数字卡,当双手都各提一个毛线球时,就把 1 找出来,当双手都各提两个毛线 球时,就把 2 找出来直到双手都各提三个毛线球时,把 3 找出来放好 4.左手三个、右手二个,总共有几个?可引导数的分解集合名称颜色配对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观察能力,认识毛线球的颜色,用相同的颜色配对活动过程1.根据能力的大小,分两组进行一组三种颜色的毛线球、三块色卡不按出规律摆 放,引导孩子把相同颜色的毛线球配在一起 2.当孩子把这六种球的颜色都认识后,把毛线球混在一起,让孩子一一练习配对 3.练习字卡、色卡、球的配对2使用:第一恩物名称跳跳毛线球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手眼协调性。
引导孩子辨别空间方位,(前后上下左右) 练习识字活动过程1.将毛线球藏在身体的衣服里(再孩子面前藏),然后请孩子说出什么色球藏在什么地 方?(红球在口袋里、黄球在裤管里…) 2.用前后左右上下的字卡,配合摆放来让孩子学着回答毛线球的位置(黄球在桌子上面、 黄球在椅子下面…) 3.用九宫格板,让孩子回答左右、前后使用:第二恩物名称这是什么?适用2~6 足岁目标认识正方体、圆体体、球体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增加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其想象 力活动过程1.展示三体,先让孩子观察正方体,并让孩子摸一摸,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正方 体)正方体有几条边?(十二条边),正方体有几个面?(六个面),正方体有几个角? (四个角)请小朋友想想正方体像什么?(让孩子自由回答),请孩子说出摸着正方体 有什么感觉?(硬的,光滑…) 2.让孩子观察圆体体,并让孩子摸一摸,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圆体体),请孩子 想想圆体体像什么?(让孩子自由回答),引导孩子比较一下正方体和圆体体的异同3.教师再引导孩子观察球体,并让孩子摸一摸,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球体),它 像什么?(让孩子自由回答)(3)请孩子比较三体的异同。
名称小车赛跑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观察力,学习比较正方体、圆体、球体的相同和不同之 处,了解三体的各自特点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用长方形木盒摆成斜坡 2.让孩子把正方体、圆体体和球体从顶处滚下来,比较哪辆小车跑得快?(球体最快, 圆体体竖着放滚得慢,横着放滚得快,正方体滚得慢) 3.教师可以让孩子想一想为什么圆体体和球体滚得快?为什么正方体滚得慢? 4.毛线球拿来滚一滚 5.各种东西拿来滚一滚名称旋转变变变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意愿,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观察力和想 象力活动过程1.为孩子介绍三体体架上钩的地方,然后引导孩子把木盒装配起来,可以让孩子多练 习几次,培养其手眼协调 2.引导孩子把圆体体和球体同时旋转,让他们观察这圆体体和球体变成了什么形状? 3.让孩子把圆体体和正方体同时旋转,引导孩子观察它们变成了什么形状? 4.引导孩子把三体同时旋转,让孩子观察它们变成了什么形状? 5.旋转时跟没旋转时有何不同?3使用:第二恩物名称转转三体适用2~6 足岁目标提高观察的能力,发挥手眼协调性,在游戏中加深对三体的 认识活动过程1.先把球体、圆体体并列挂在架子上,让它们静止不动,可以请一个孩子说说球体和 圆体体的不同之处.然后让球体和圆体体同时旋转起来,请孩子仔细地观察,它们 变成了什么形状?注意在挂的时候要告诉孩子绳子是一样长的.旋转的方向是一致 的、挂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形状。
2.教师再把圆体体和正方体并列挂在架子上,让它静止不动,请孩子说说它们的不同 之处.然后让圆体体和正方体同时旋转起来,请孩子仔细观察,它们变成了什么形 状? 3.教师把圆体体、正方体要钩的地方让孩子看清楚,然后并列挂在架子上,并同时让 它们旋转起来,请孩子仔细观察,说说它们都变成了什么形状? 4.孩子在游戏中感觉到三体变化的奇妙后,引导孩子亲手操作,把圆体体的三个不同 的钩挂在架子上,让它们同时旋转,请孩子仔细观察,它们变成了同样的形状了吗? (它们旋转起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让孩子自由地回答) 5.可以进一步引导把相同的二个正方体钩住不同的地方用相等的绳子挂在架子上,让 它们同时旋转,请孩子仔细观察这二个正方体在旋转中变成一样的形状了吗?(二个 正方体在旋转中有没有变成相同的形状?使用:第三恩物名称正方体的好朋友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手眼协调,认识正方体,并能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活动过程1.先在孩子面前介绍正方体的取法和收法,告诉孩子我们要和正方体玩游戏 A. 取法:将盒盖轻轻拉开约二指宽,再把它翻转,把盒盖轻轻地抽开,再把盒子拿起, 盒子和盒盖放在一边 B. 收法:把正方体摆整齐放在盒盖上,再拿起盒子套在正方体上,右手扶盒盖,左手 扶盒底,翻转盒子,最后盖上盒盖)。
2.把正方体切成八块,请孩子比一比,它们是一样的吗?(是一样的)告诉孩子这些一样 大的小正方体是好朋友 3.整个正方体和它的一部分(一块小正方体)放在一起,请孩子比一比,它们的形状是一 样的吗?(是一样的)告诉孩子整个的正方体和这个小正方体也是好朋友 4.在完整的正方体上拿走一块小正方体,然后问孩子:它还是正方体吗?(不是)请孩子 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完整的正方体呢?(把取走的小正方体放回去)4使用:第三恩物名称对称连接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数概念,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事 物的对称特性活动过程1.给孩子出示一副具有对称性的图,例如张开的剪刀、展开翅膀的鸟等,请孩子仔细 观察,了解对称的特性 2.引导孩子把正方体分开为八小块,然后用它们摆出对称性的图案.(如横花必须左右 对称) 3.用小正方体摆出对称图案的一部分,请孩子把另一部分添上,并让孩子说出老师少 摆了几块,孩子添补了几块名称几层楼?适用2~6 足岁目标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培养数概念、物体守恒概念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用小正方体摆出最高的楼,(用一盒内的八块小正方体即可),请孩子说出 这栋楼房有几层?(八层) 2.引导孩子用八块小正方体摆成两栋一样高的楼房,请孩子说出这两栋楼房都是几层? (四层) 3.引导孩子用八块小正方体摆二层的楼房,请孩子说出能摆几栋?(能摆四栋) 4.引导孩子用八块小正方体来摆一层的楼房,请孩子说出能摆几栋?(能摆八栋) 5.孩子可以和老师一起玩,比比谁有最长的车?谁有最短的车(用八块小正方体)名称高低塔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活动过程1.先用八块小正方体叠成最高的塔,请孩子数一数这座塔有几层?(8 层) 2.用四块小正方体叠成一座四层高的塔,请孩子想一想另外的小正方体能叠成几层高 的塔?(4 层) 3.用二块小正方体叠成一座二层高的塔,请孩子说出另外的小正方体能叠成几座二层 高的塔?(3 座) 4.老师用一块小正方体作为最低的塔,请孩子说出还有几座和它一样最低的塔?(7 座) 孩子回答不出时可以先动手操作再得出答案。
名称排排看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字活动过程1.把小正方体摆成空心墙,请孩子把中间缺少的补上,并数数应该补几块小正方体. (1、3、4、5 块等) 2.给孩子一个用小正方体排列的中心,引导孩子用小正方体把中心全部围起来,并数 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 3.可请孩子自行排排看不同的空心墙 4.立体堆栈空心墙5使用:第四恩物名称切蛋糕适用2~6 足岁目标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引导孩子形成数概念.认识长方体 和正方体.观察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区别.(大、中、小面)活动过程1.先展示正方体,然后告诉孩子这块蛋糕可以切开,请孩子切切看,每次都会变成几 块?(2 块、4 块、8 块等) 2.把第三恩物一起展示给孩子,请孩子观察这两块蛋糕哪里不一样? 3.和孩子用一块小正方体当作蛋糕和一块小长方体当作蛋糕来比较,得出正方体的六 个面都是同样大小的,而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分为大面、中面、小面 4.孩子在比较中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用长方体自由搭 建.如最高和最低,最长和最短的各种造型名称公园的花边墙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学习用长方体拼摆对称性的造型、培养 形成对面称的保留概念活动过程1.先问孩子每次去公园玩时,看到公园里的花边墙是什么样子的?(让孩子自由回答) 引起孩子的创意的想法,告诉孩子公园的花边墙是对称的,然后引导孩子用盒内的 长方体来拼摆公园的花边墙(必须具有对称性)。
2.等孩子拼摆成对称的图案后,可以引导孩子去比较,哪个图案最大?(或者是一样大? )并请孩子说说为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形成面称保留概念 3.可两人一组,一人排一半,另一人排对称名称小猴子请客适用2~6 足岁目标发挥想象力、培养形成数概念、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用第三恩物中的小正方体一起拼成四张桌子、四把椅子(让孩子亲自操作以 发挥想象力) 2.当孩子把桌子和椅子排列整齐后,老师先讲述一个故事:明天是小猴子的生日,牠 要请小松鼠、小猪、小羊、小兔子、小马到牠家里去玩,请孩子说一说,小猴子应 当为这些小朋友们准备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请孩子亲自操作后得出结果再回答)3.告诉孩子小松鼠玩了一会回家了,应该收起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还应该给在小猴 子家里玩的小动物留下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4.在这个游戏中引导孩子编故事去计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名称填空心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观察力、培养手眼协调性活动过程1.用长方体摆成各种有空心的图案,然后问孩子空心里能放入正方体或长方体吗?并 请孩子说说能放入几块正方体或长方体.开始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动手摆摆看,练习 熟练后再快速回答老师的问题。
2.引导孩子用长方体根据经验拼摆成各种形状,摆好后数一数用了几块长方体?(如花、 床、阳台、运动场、楼梯等) 3.用第三恩物中的小正方体和盒子里的长方体自由搭建,并取名6使用:第五恩物名称分分看适用2~6 足岁目标培养观察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体和部分的比较 区分正方体与 1/2 三角体、1/4 三角体之间的关系活动过程1.为孩子展示正方体,并引导孩子把它分为相同的 27 块小正方体 2.引导孩子用大(1/2)三角体和小正方体比较,得出 1 块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