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用水管理要求.docx
3页实验室用水管理要求1.1制备实验室用水的原水应为饮用水或生产车间纯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 透明的液体1.2分析实验室用水级别依据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分析实验室 用水共分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 分析试验,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水;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 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1.1实验室用水的贮存及容器要求1.1.1各级用水在贮存期间,其沾污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 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因此,一级水不可贮存,二级水和三级水可适 量制备,分别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1.1.2容器需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三级水可使用密闭、专用的玻 璃容器1.1.1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泡2-1天,再用待 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小时以上1.4实验室用水标准及监测要求1.4.1分析实验室用水标准及监测频次:名称一级二级三级pH值范围(25 °C)————5.0-7.5电导率(25C) / ( m S/cm)<0.1<1.0<5.0吸光度(254nm,lcm光程)<0.001<0.01——可溶性硅(以Si02计)含量/ (mg/L)<0.01<0.02——可氧化物质含量(以0计) (mg/L)——<0.08<0.4蒸发残渣(105±2C) (mg/L)——W1<21.4.1监测频次说明1.4.1.1当监控项目出现不合格情况下,需将监控频次扩大至每次制备或每 天进行监控,直至监控结果连续1天保持稳定合格,恢复原监控频次。
1.4.1.2实验室对超纯水机、纯水机进行维修或滤柱更换后需对出水的pH 值、吸光度、电导率连续1天进行监控,若保持稳定合格,恢复原监控频次 如有异常,仔细查找原因,水质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时,恢复常规监控频次 1.5实验室用水采样要求及监测方法1.5.1采样要求一级水从超纯水机出水口采集,二级水从纯水机出水口采集,三级水 采集新制备的蒸馏水或生产车间的纯水;取样前用待测水清洗容器1次,取 样时要避免沾污1.5.2监测方法1.5.2.1 pH 值:依据 GB/T9724-2007进行检测1.5.2.2一级水、二级水电导率:超纯水、纯水电导率需要通过设备显示的 电阻率来换算,即气(电导率)=1/R (电阻率),例如,超纯水机25°C时 电阻率为18.2MQ .cm, 25 C时电导率为0.055》s/cm、具备条件的工厂可用 电导率仪进行监测;三级水电导率通过电导率仪进行检测,注意选择合适 常数的电极1.5.2. 1吸光度:取新制备水样,使用厚度为lcm和2cm的石英吸收池(比色 皿)进行检测,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吸收池中,于254nm的吸光 度处,以1cm吸收池中水样作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1.5.2.4可溶性硅:按GB/T6682-2008 7.6的方法进行送检1.5.2.5可氧化物质:按GB/T6682-2008 7.1的方法进行送检1.5.2.6蒸发残渣:按GB/T6682-2008 7.5的方法进行送检1.5.2.7菌落总数:按GB 4789.2-2016的方法进行检测1.5.2.8重金属:按检验机构提供方法送检1.6监控记录1.6.1仪器分析员每月对实验室用水进行监控直接录入质量信息系统1.6.2微生物检验员对微生物培养基、试剂及稀释用水监控数据直接录入质 量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