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1月深圳市光明区总工会公开招考1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押题训练卷(第6版).docx
57页2022年01月深圳市光明区总工会公开招考1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0题)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_____,为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媒体通报,着重分析食品生产全部过程,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A: 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B: 降压让生活更美好C: 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相伴,活力常在”D: 城市化与健康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201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机动车的设计最高时速在多少公里以下的车辆不允许进人高速公路行驶?_____A: 70B: 80C: 90D: 75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高速公路是一种全封闭的汽车专用道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允许进入高速公路。
本题选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A: 宋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前者以苏轼为代表,后者以柳永为代表辛弃疾的词以沉雄豪放见长,但他的《清平乐•茅檐低小》却很清新活泼B: 《琵琶行》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司马”指的是杜牧C: 吴沃尧是清末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D: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戏剧家,他的作品《长生殿》是元杂剧的名作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B项,“江州司马”指的是《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C项,《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宝嘉D项,《长生殿》的作者是清代的洪昇4.未来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这里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_____A: 智能代理技术B: 碰撞技术C: 虚拟现实技术D: 语音技术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它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这种技术被应用于工业仿真领域,可以模拟驾驶、演示等本题为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模拟驾驶员开车碰撞的过程的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如出一辙。
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下列小说人物中,哪一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_____A: 孙悟空B: 史湘云C: 林冲D: 诸葛亮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根据定义,以下可能属于“强迫障碍”的是_____A: 张奶奶老是一个劲的叨念着:我儿子就要回来了B: 老李锁上门后又打开进去检查一遍再锁门……如此循环三次才放心离开C: 虽然已经打了三次了,赵某还是不放心,于是再一次拨通D: 明明已经确定带了那本书,小黄在路上还是忍不住检查好几回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张奶奶的念叨传达的是她对儿子的思念,并非没有现实意义;B项,老李一再开门、锁门进行检查,是为了确保不出意外,也是有现实意义的;C项,因为不放心才继续拨通,说明赵某拨通是有现实意义的;D项,小黄已经确定带了书了,就没有必要再检查了,但他还是“忍不住”检查,“忍不住”体现了“想摆脱却无能为力”,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7.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_____A: 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 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 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 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所谓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标准,其实就是犯罪既遂的标准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是构成要件说,即犯罪实行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凡符合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即为既遂,否则为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屈原是战国时期_____的伟大政治家和爱国诗人A: 魏国B: 赵国C: 楚国D: 齐国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在一周长为50m的圆形花坛周围种树,如果每隔5m种一颗,共要种( )棵树A: 9B: 10C: 11D: 12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数模型问题解析根据圆周植树计算模型,始端与终端重合,故一共需种50÷5=10棵树,正确答案为B标签公式应用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__。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 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D: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某商场在促销活动期间贴出醒目告示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20天,满意者付款王某从该商场搬回冰箱一台,试用期满后退回,商场要求其支付使用费100元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A: 王某不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费B: 王某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其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C: 王某应支付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D: 王某应与商场分摊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合同法》第171条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而对于使用费法律既没有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故王某可以不支付本题所属考点-《民法》12.下列有关无因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B: 无因管理不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C: 无因管理的管理人没有必要费用请求权D: 无因管理是民事法律行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无因管理行为是事实行为,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虽然管理人有管理他人事务的意思,但这种意思不同于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它无须表示于外为他人知晓,且不包含效果意思,无因管理的效力由法律直接规定,不以当事人的效果意思为必要无因管理人既享有必要费用请求权,又负有为他人意思进行管理之义务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_A: 侯方域B: 蒲松龄C: 曹雪芹D: 顾炎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曹雪芹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其代表作《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A项中侯方域是明末清初散文家,B项中蒲松龄在其代表作《聊斋志异》里主要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批判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D项中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惩治腐败,制约权力的关键是_____A: 建立全面的政府监督体系B: 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C: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D: 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机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有助于制约权力,但关键在于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故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根据《宪法》和《物权法》,下列自然资源中不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是_____A: 矿藏B: 土地C: 水流D: 海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土地并不是国家专属所有矿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专属于国家所有的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_制定本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7._____是把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与具体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将内在的v自律性的道德约束力量转变为具有强制性、普适性的制度约束力量A: 道德内化B: 道德社会化C: 道德外化D: 德制度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道德制度化就是把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与具体的社会制度相结合,把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约束力量转变为具有强制性、普适性的制度约束力量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公文结尾语的使用旨在使行文庄重典雅、简洁、有力,下列选项中使用结尾错误的是_____A: 在一份请示中,结尾为“当否,请批示”B: 在一份通知中,结尾为“特此通知”C: 在一份布告中,结尾为“此布”D: 在一份批复中,结尾为“此复”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法定公文中无布告这个文种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有八个球,编号是(1)到(8),其中有六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三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第二次(5)+(6)比(7)+(8)轻,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的编号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