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资料.pdf
12页人教版化学2025中考专项复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习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实验 1-1(P8)(1)水沸腾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水没有新物质生成(2)固态石蜡逐渐熔化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3)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4)颗粒状大理石逐渐溶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思考与讨论(P12)氧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能与铁制品、食物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区分方法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观察现象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练习与应用(P13)l.C 2.D3.(1)(3)(4)为物理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2)(5)为化学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4.为酒精的物理性质;为酒精的化学性质5.食物变质后在外观和气味上会有所体现,例如看外观:鱼、肉类食物表面会变黏、变色;牛奶等液体食物会出现结块;袋装食品会出现胀袋现象等6.如食盐的主要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固体,味咸,易溶于水,熔点为801七,沸 点 为1 413七。
食盐可用作调味剂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思考与讨论(P17)(1)防止污染试剂2)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试剂流下腐蚀标签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防止试剂外流或溅出3)一是防止试剂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受到污染和损耗;二是防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三是便于其他实验者取用思考与讨论(P17)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实验 1-4(P18)(1)无色酚酰溶液变为红色2)有大量气泡产生,白色粉末消失想一想(P18)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容易失火;用灯帽盖灭火焰后,灯帽内的氧气被消耗,导致灯帽内压强变小,冷却后,因外界气压大于灯帽内气压,会导致打不开灯帽实验 1-5(P19)有蓝色沉淀生成蓝色物质逐渐变黑探 究(P21)【交流与讨论】(1)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1)蜡烛是乳白色(或其他颜色)、圆柱状(或其他形状)的固体,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2)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火焰分三层;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用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变浑浊(3)熄灭时有白烟产生;点燃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被重新点燃;蜡烛熄灭后,颜色不变,长度变短(2)为什么蜡烛燃烧时烛芯附近有一个凹槽、火焰为什么是向上的等练习与应用(P24)1.胶 头 滴 管 试 管 量 筒 烧 杯 漏 斗 酒 精 灯 试管 夹 试 管 刷 药 匙2.不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不正确,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正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正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3.(1)不正确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2)正确3)不正确读数时量筒不放平会造成误差4)不正确加热过程中液体可能溅出,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5)不正确试管骤冷易炸裂6)不正确易压碎试管7)正确4.物理性质:蜡烛是乳白色、圆柱状的固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蜡烛具有可燃性(或蜡烛能燃烧);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化学变化:蜡烛燃烧5.提示生活中许多用具都可以用作实验器材,例如玻璃杯代替烧杯,洗脸盆代替水槽,矿泉水瓶代替细口瓶复 习 与 提 高(P 2 7 )l.C 2.D 3.C 4.D 5.C6.防止打破试管底部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上7.量 筒 滴 瓶 试 管 烧 杯 滴 瓶8 .(1)腐 蚀 标 签(2)污 染 试 剂(3)试管炸裂(4)引起失火9.2 6大于1 0.a b c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思考与 讨 论(P 3 1 )红磷(足量)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降低,水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体积。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瓶内液面上升至1个等份的标记附近,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思考与 讨 论(P 3 4 )(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2)水面不会继续上升;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思考与 讨 论(P 3 5 )(1)严 重 损 害 人 体 健 康,影 响 作 物 生 长,破坏生态平衡等2)从2 0 1 3年 到2 0 2 2年,P M 平均浓度下降了 5 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 9 3%,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合理即可)(3)积极植树造林、节约纸张等合理即可)练 习 与 应 用(P 3 7 )l.B 2.D 3.D 4.D5 .洁净的空气,其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及杂质(或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其成分包括氮、演、氨、氟、微、氢;或人体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与空气的成分相同,但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升高)6.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氮气:制氮肥;窟:作电光源等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及稀有气体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课题2氧气实验 2-1 (P 3 8 )木条复燃。
实验 2-2 (P 3 8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实验 2-3 (P 3 9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思考与讨论(P 3 9 )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思考与讨论(P 4 0)(1)实验编号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2木 炭、氧气二氧化碳木炭+氧 气 熠 二 氧 化 碳2-3硫、氧气 二氧化硫硫+氧 气 二 二 氧 化 硫2-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氧 气 逑 四 氧 化 三 铁(2)上述三个化学反应都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练习与应用(P 4 1)l.A 2,D 3.C 4.C 5.D6.硫+氧 气 厘 二 氧 化 硫 红磷+氧 气 幽 五 氧 化 二 磷铁+氧气旦二四氧化三铁7.家庭生活中一般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燃料烧水做饭以天然气为例,在它燃烧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燃料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如二氧化碳等8.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气焊、气 割、航空航天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等。
课题3制取氧气实验 2-5 (P 4 3 )(1)有 大 量 气 泡 进 入 集 气 瓶 中(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探 究(P 4 4 )【实 验】(1)带 火 星 的 木 条 不 复 燃(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重复实验木条仍复燃【分析与 结 论】(1)实 验(1)中 带 火 星 的 木 条 不 复 燃,实验(2)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因是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 解 缓 慢,放出的 氧气很少;加入少量二氧化镒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2)氧 气 是 过 氧 化 氢 分 解 产 生 的,二氧化镒起加 快 产 生氧气的作用思 考 与 讨 论(P 4 6 )两个 制 取 氧 气 的 反 应 都 是 由 一 种 反 应 物 生 成 两 种 或 两种以 上 的 物 质,与化合反应恰好相反练 习 与 应 用(P 4 8 )l.A 2.D 3.A 4.D5 .(1)(2)不 易 溶 于水且不与 水 反 应(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加执6 .(1)高 镒 酸 钾 一 二 镒 酸 钾+二 氧 化 镒+氧 气 过 氧 化M 二氧化碳.氢-水+氧气相同点:反应物都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点:反应条件不同2)硫在氧气中 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 成 有 刺 激 性 气 味 的 气 体;铁 丝 在 氧 气 中 剧 烈 燃烧,火 星 四 射,放 出 热 量,生成黑色固体3)水 的 作 用 是 防 止 溅 落 的 高 温 熔 融 物 炸 裂 瓶 底;可以用细沙代替水7 .(1)不相同;后者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氧气流2)目的寻 找 新 的 催化剂制取氧气探 究 氧 气的性质仪 器、试剂注 射 器、点滴板、氧 化 铁 粉末、过 氧 化 氢溶 液、木条注 射 器、试 管、带 支 管 的 试管,过 氧 化 氢溶 液、氧 化 铁粉末7方案1(可画曾简图)!h续表目的寻 找 新 的 催化剂制取氧气探 究 氧 气的性质步骤将 氧 化 铁 粉末 放 到 点 滴板 的 一 个 孔中,用 注 射 器往 上 面 滴 加过 氧 化 氢 溶液,再 把 带 火星 的 小 木 条迅 速 放 在上方将 少 量 氧 化 铁粉 末 放 入 带 支管 的 试 管 底部,塞 好 橡 胶塞,用 注 射 器吸 取 过 氧 化 氢溶 液,插 入 带支 管 的 试 管中,逐滴加入将 烧 红 的木 炭 伸 入盛 有 氧 气的试管中结论氧 化 铁 是 过氧 化 氢 分 解的催化剂过 氧 化 氢 分 解生成氧气氧 气 具 有助燃性注:验证氧化铁粉末在反应前后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的步骤可参考教材中相关探究步骤设计。
3)过 氧 化 氢 溶 液 在 氧 化 铁、氧 化 铜 或 红 砖 粉 末 等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都能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铳作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也可制取氧气等整 理 与 提 升(P 5 0 )一、空 气、河 水、海水等 氧 气、氮 气、二氧化碳等二、通 常 情 况 下 是 无 色、无 味 的 气 体,不 易 溶 于 水,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炼 钢、气 焊、气 割、航 天、潜 水、医疗急救等工 业 上 用 分 离 液 态 空 气 法;实 验 室 用 加 热 高 镒 酸 钾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方法三、1.硫+氧 气 号 二氧化硫加执2.高 镒 酸 钾 心 镒 酸 钾+二氧化镒+氧气四、提 示 可 以 结 合 氧 气、二 氧 化 碳、氮气及稀有气体等在 生 产、生活中的用途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复 习 与 提 高(P 5 0 )l.C 2.C 3.C 4.B5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镒 氧气 二 氧化硫(2)过 氧 化 氢二 氧 化 碳,水+氧气(分解反应)红 磷+氧 气 半 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硫+氧 气 厘 二 氧 化 硫(化 合 反 应)6.(1)中结论不合理,要证明红砖粉末是催化剂,需要证 明 其 能 改 变 化 学 反 应 速 率,且 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中 结 论 不 合 理,说明在化学 反 应 前 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未发生改变2)质 量 仍 为0.2 g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想 一 想(P 5 2 )刚 开 始 有气泡放出时,气 体 是 装 置 内 的 空 气,立即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问 题 与 交 流】(P 5 3)L除了用手紧握试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热毛巾捂 住 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方法2.没等导管口处气泡均匀、连 续 冒 出 便 开 始 收 集 氧 气;排 水 集 气 时,集 气 瓶 中 的 水 没 有 充 满,还 留 有 空 气;收集 完 气 体 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等3.如 果 开 始 便 将 红 热 的 木 炭 伸 入 盛 有 氧 气 的 集 气 瓶 底部,因 木 炭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大 量 放 热 并 产 生 二 氧 化 碳,易使集气 瓶 中 的 氧 气 逸 出,会 迅 速 使 瓶中的氧气含量降 低,影响实验现象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 题1分子和原子探 究(P 5 8)【分析与结论】(1)实验编号现象分析(1)溶液不变色水不能使酚酰变色(2)无色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酰变红色(3)烧 杯A中变红色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 运 动 到 烧 杯A中(2)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停运动着思 考 与 讨 论(P 6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