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今天5月14日.doc
4页历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历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来自讲故事的翁老头 00:00 10:16 1905年5月14日,袁世凯练成北洋新军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前身为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见新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1905年2月,袁再次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汉族,字慰亭,号容庵,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长芦盐运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聘德国人为教官,有步队3000人、炮队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12月8日,荣禄决定改派袁世凯到小站督练新建陆军袁世凯接任后,将“定武军”进行扩编,加募步队2000人、马队250人,凑足7000人;并陆续加聘德国译员至10余人这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对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镇压义和团时,新军扩充到1.7万人1903年袁世凯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新军大加扩充日俄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建议在全国成立新军36镇他先将北洋“左”、“右”两镇募足兵员,正式成立北洋军第一镇、第二镇,派王英楷、吴长纯分任统制,随后又将巡警营扩编为第三镇,派段祺瑞统制又将原来的武卫右军、南洋自强军编成北洋第四镇、第五镇,派王士珍、吴长纯分任统制5月14日,“京旗常备军”也扩编成镇,以凤山为统制至此,北洋新军六镇练成,共计兵额近7万人 北洋军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的重大转变由于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官兵构成、军事训练、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军队由步、骑兵为主的作战逐步向诸兵种合成作战演进,军队在作战能力、军事思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但由于这支军队始终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被长期灌输封建忠君思想,因而成为军阀混战、镇压革命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1796年5月14日,英国医生詹纳首次给一名男孩接种牛痘以对抗天花爱德华·詹纳 (EdwardJenner) (1749年5月17日– 1823年1月26日),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又名:安特·爱德华·詹纳,是一名英国医生,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天花曾是人类的死敌,数千年来夺走数亿条人命,天花——种烈性传染病,痘病毒在细胞的胞质内进行复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受染者发病后皮肤出现丘疹,然后转化为水疱及脓疱,病毒多数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产生肉眼可见的痘疱样病损许多人还因它失明或脸上布满麻坑1796年5月,詹纳用从一个奶场女工手上的牛痘脓胞中取出来的物质给一个八岁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复詹纳又给他种天花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 詹纳无私地把他的接种方法奉献给世界,无意从中取利。
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对詹纳表示感谢,授予他一笔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一笔两万英镑的奖金他成了世界名人,得到许多荣誉和奖赏詹纳结过婚,有三个孩子他于1823年初在他的家乡伯克利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人们为找出预防天花的可靠方法进行过多年的努力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人们知道患天花病的幸存者从此具有了免疫力,不会再患第二次天花病在东方,这种观察的结果导致出一种接种方法,即用从患有轻度天花症的人体内取出病毒给健康人接种,其目的是为了让接过种的人只染上轻微的天花症,待恢复后获得免疫力 詹纳在一本薄书《天花疫苗因果之调查》里公布了牛痘疫苗能预防天花的试验结果,他于1798年非正式地发表了这本书就是这本书是接种方法被迅速采用的主要原因随后詹纳又发表了另外五篇论接种的文章他为人们接受接种而长年旰衣宵食,四处宣传接种法迅速在英国传开了,不久就在不列颠陆军和海军中强制实行最终它被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所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