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ppt
22页第十一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建立学制 • 废除科举制度 •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 厘订教育宗旨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 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 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 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 次年(按阳历为1904年)又颁布了一个 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 制” “壬寅”学制(1902)《钦定学堂章程 》张百熙“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癸卯学制”的特点“癸卯学制”的意义“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癸卯学制”的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 等 小 学 堂4年中 学 堂 5年高 等 学 堂 3年分 科 大 学 堂3-4年通 儒 院 5年7岁12岁16岁21岁24岁27-28 岁高等段中等段 一级初等段 三级三级三 段 七 级“癸卯学制”的• 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 ,“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 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 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 。
癸卯学制”中的• 初等小学堂:“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 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儿童身体,令其发 育” • 高等小学堂:“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 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 • 中学堂:“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 者从事于各项事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 堂均有根柢”癸卯学制”中的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 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癸卯学制”的“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具保 、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 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 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 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 学应开设的课程。
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 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 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如:学制冗长强迫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 返回 二、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清政府下令:“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 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标志着 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停止 • 1905年奏折:“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 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 校者绝少,又段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绝无大兴 之望”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 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难矣故欲补救时艰, 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 返回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 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 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 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国子监学部旧址返回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 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 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 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尊孔”、 “尚公”、 “尚实”、 “尚武”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 忠君” 尚公”、 “尚实”、 “尚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 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 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过于 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 地,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从而在中国教 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不过,封建专制的 清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这一过 程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 1.学部 •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