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精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版).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7135828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4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2 课时影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单选题1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 . 反应物性质 B . 浓度 C . 温度 D . 催化剂【 答案】A【 详解】A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是决定性因素,A 正确;B . 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是最主要因素,B 错误;C .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因素,C 错误;D . 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是最主要因素,D 错误;故答案选A2 . 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B .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 .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会减慢反应速率D .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B【 详解】A .增大反应物浓度, 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 A 错误;B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几率增大,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 B 正确;C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增大,会加快反应速率,故 C 错误:D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 D 错误;答案选B。

      点睛】只有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浓度和压强改变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不变的3 . 设 C(s)+CO2(g) 一 2C0(g) AH>0 的反应速率为 V1, N2+3H2 2NH, AH<0 的反应速率为 v2,对于这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I和 V2的变化情况为A . 同时增大 B . 同时减小C. VI增大,V2减小 D. VI减小,V2增大 【 答案】A【 详解】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与热效应无关,故选:Ao4 . 100 mL2 moi/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B .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 . 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 D .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答案】B【 分析】过量的锌片,盐酸完全反应,则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或减小金属的接触面积等,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 .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钾溶液,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N O 气体,故 A 不选B . 加入适量醋酸钠溶液,生成醋酸,因醋酸为弱酸,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 B 选;C . 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与盐酸反应,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生成氢气减少,故 C 不选;D .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 D 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 , 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不放出氧气。

      5 . 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B(g)=2C(g)则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升高温度②增大B 的 浓 度 ③ 将 A 粉碎研细④充入“ 惰性气体”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④ D . ②③④【 答案】A【 详解】一般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升高温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而在恒容的容器中充入“ 惰性气体' ' 并没有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①②③可以达到目的,④不能达到目的答案选A 6 .为比较Fe3+ 和CiP+ 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5滴 0.1 mol L - 5滴 0.1 mol L1FeCh(aq) CuSO4(aq)I I2mL5% _3- H2O2(aq)— £① 甲 ②A .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 相同环境下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 ② ,则一定说明Fe3+ 比CM+ 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 .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需要记录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 可关闭A 处活塞, 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 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答案】B【 详解】A .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故 A 正确;B.图甲所示实验中没有控制变量,没有设计实验验证c r 和s o :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该实验不能确定F e"和Cu2+对 耳。

      ? 分解的催化效果, 故B 错误;C . 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表示,要测定反应速率,需要记录反应产生的气体体枳及反应时间,故 c 正确;D . 关闭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若气密性不好,气体就能够加入,活塞不能回到原位,故 D 正确故答案选B7 . CaC0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Ch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 反应在2〜4 m 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 . 反应开始4 m in内温度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C. 4 min后,反应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c(H+)减小D . 反应在2~4 m in内生成CC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 0.1 mol-L '-m in1【 答案】D【 分析】CaC03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盐酸浓度逐渐降低,结合各时间段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变化可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 由图象可知,0〜2 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1 mol, 2〜4 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2mol, 4—6分钟时间内, 生成二氧化碳01m o l,则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 然后逐渐增大, 最后减小, 反应在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A 正确;B . 由图象可知,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然后逐渐增大,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升高,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B 正确;C . 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 分钟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反应速率最快,2〜4 分钟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4min后反应速率又降低,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C 正确;D . 由图可知,2〜4 分钟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0.2m ol,体积未知,不能计算CCh的平均反应速率,D 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把握图中物质的量变化、速率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 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 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规律8 . 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叱 在催化剂表面与H2O发生反应:2N2(g)+6H2O⑴= 4NH3(g)+3O2(g)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反应物用量相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也相同,控制不同温度分别进行4 组实验,3h 后测定NH3的生成量,所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氐谶的是A . 温度为303 K 时,在 3 h 内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xlO-7m°LLT.hT实验级别实 验 1实验2实验3实验4温度/K303313323353NH3 生成量/1(T6moi4.85.96.02.0B . 实 验 1 和实验3 中,3 h 内 N2的转化率之比为4:5C . 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温度升高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D. 353 K 时,可能是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致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C【 分析】A 项,先计算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再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u (N?); B 项,根据实验 1 和实验3 中 NH3的生成量计算; C 项, 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 项, 353K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

      详解】A. 303K时 u (N% ) = ( 阳 ) =4.8xl0-m ol+2L侬 叱 巾 “ / (L -h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址数之At 3h比,v (N2): v (NH3) = 2:4, v (N2) = gu (NH3) =4X I0-7mol/ (L-h), A 项正确;B . 根据实验1和实验3 中 3 h 内NH3的生成量之比为(4.8x lO -o i):(6.0x lO /ioi) = 4:5 , 实 验 1 和实 验 3 中转化N2物质的量之比为4:5,起始反应物川量相同, 实验1和实验3 中 3h内N2的转化率之比为4:5,B 项正确;C . 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53K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C 项错误;D. 353K时,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脱离催化剂表面,D 项正确;答案选C9 . 反应速率v 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2NO(g) + 2H2(g) = NKg) + 2H2O(g)包含下列两步:①2股 + 凡 = 电 + 凡 。

      2(慢) 、②H2O2 + H 2= 2H Q C |^),第一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 = hc"'(NO)-c"(H2), 式中k 为常数,m、n 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序号c(NO)/(mol/L)c(H2)/(mol/L)速率/(mol/(L・min))I0.00600.00101.8X10-4II0.00600.00203.6x10^III0.00100.00603.0x10-5IV0.00200.00601.2X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②步反应决定B . 分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①〈 ②C . 反应①速率表达式:P = 5000 C2(NO)-C(H2)D . 相同条件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H2>NO【 答案】c【 详解】A . 整个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即由第①步反应决定,A 错误;B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第①步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其或化能较大, 则活化能大小: ①〉 ②, B 错误;C . 第一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 = hc"'(NO ).c"(H2), 由表知c(NO)相同时取实验I 和 11数据代入可得1.8x10: 照£ 解得“ I , 以犯) 相同时取实验HI和 IV 数据代入可得小驾■ = ( 竺 竺 ) m ,解得3.6x1 O'4 0.0020 I.2X10-4 0.0020m= 2, v = ^-c2(NO)-c(H2) , 取实验 II 数据代入可得3.6X1OT= %.0.006()2.0.002(),解得 k= 5000,则反应①速率表达式:P = 5000-C2(NO)-C(H2), C 正确;D .相同条件下, 由实验I 和 II数据可知c(H2)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2 倍, 由实验III和 IV 数据可知c(NO)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4 倍,则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H2

      二、多选题1 0 .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一定量MgSO」 和CO的反应: M g S O4( s ) + C O ( g ) M g O ( s ) + C O2( g ) + S O2( g ) 0反应时间与残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增大硫酸镁的质量时,正反应速率将增大D.在0 ~ 1 0 m i n 内,v ( C O ) = 0 . 0 0 5 m o l - L _1 - m i n -1【 答案】B D【 详解】A.对于任何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项错误;B.反应前的气体是C O , CO的相时分子质量为2 8 , 反应生成的气体是C O ? 和 S 0 2 , 二者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 4 , 6 4 , 随着反应的进行,CO的量减小,C O ? 和 S O 2 的量增大,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项正确;C.硫酸镁是固体,增大固体的量,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项错误;D.从化学方程式看,每消耗I m o l C O , 固体质量减小8 0 . 0 g , 在0 ~ 1 0 m i n 内,v ( C O ) = - - - -12.0g- 4.0g- - - - -= 0 . 0 0 5 w o / ■ L - ' - m i n ^1, D 型 F确.' ' 8 0 g - / M o r ' x 2 L x l 0 m i n答案选B D 。

      1 1 . 室温下,化学反应I + C 1 C T = I C T + C 「的初始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v = k [ r ] [ c i o ]b[ o H j ,其中混合体系中各离子初始浓度与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值为4 x 1 ( J -编号「的初始浓度( m o l - L 1)co.的初始浓度( m o l - L T1)O H — 的初始浓度( m o l l / )初始速率v ( m o l - U1 - s -1)12 x 1 0 - 31 . 5 x 1 0 - 31 . 0 01 . 8 X 1 0- 42a1 . 5 x 1 0 - 31 . 0 03 . 6 X 1 0- 432 x 1 0 - 33 x 1 0 - 32 . 0 01 . 8 X 1 0- 444 x 1 0 - 33 x 1 0 - 31 . 0 07 . 2 x l ( ) 7 B . b = l , c = lC.实验2和 4的目的是探究C 1 C T 的初始浓度对初始速率的影响D .若实验4的r 、CQ浓度不变, 仅将P H 变 为 1 3 , 应的初始速率为7 . 2x 1 0 - 5 m oi . 匚公- 1【 答案】A C【 详解】A.对比试验1 和试验2 ,可知试验2 的速率是试验1 的速率的2 倍,则 a=4 x l0 - 3 , A正确;B.对比试验1 和试验4的实验数据,试验4是试验1 的 4倍,可知b =l;对比试验1 和试验3的实验数据,两组实验的速率相同,则 c=- l, B错误;C.对比实验2 和 4的数据可知两组实验当中,只有C 1 C F 浓度不同,故实验2 和 4的目的是探究C 1 C T 的初始浓度对初始速率的影响,C正确;D .将 b =l, c=- l, 以及第一组数据代入公式v = k [l [[c iO] ,可得 K =6 0 , 将 b =l, c=- l, K =6 0 ,代入公式 v=k[ l ][ C 1 O J[OH[得 v=6 0 x [ r ][ C K ) ] [ O H 「 ,pH 变为 1 3 时,将 c(O H )= 0 . 1 m ol . L” ,「的初始浓度为4 x 1 0 - 3 m ol L」 ,的初始浓度为3 x 1 0 - 0 1 1 」 ,代入得反应的初始速率v=7 . 2x 1 er 'm oi - L- ' - s-' . D 错误;故选A C 。

      1 2. 用 N az F eO , 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为研究降解效果, 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 浓度、P H 、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编号温度/ ℃P H①251②4 51③257④2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在1 5 m i n 内M 的降解速率为1 . 3 3 ? 1 0 m ol1 L曲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证明升高温度,M 的降解速率增大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 H 越大,越有利于M 的降解D .实验②④说明M 的浓度越小,M 的降解速率越慢【 答案】B 【 详解】A .由图中数据, 可知 1 5 m i n 内△c(M )=( O . 3 m ol/ L- O . l m ol/ L )x 1 0 -3=2x 1 0 T m ol/ L,则 v( M )= v=竺 ="O m o l/LA t 1 5 m i n= 1 . 3 3 x l0 -5m ol/ (L« m i n ),选项 A 错误;B.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实验②相对于实验①,M降解速率增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②的温度高,所以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选项B正确;C.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实验①相对于实验③,M降解速率增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③的p H高,所以说明p 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选项C错误;D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实验②④除了浓度不同, 还有温度不同: 无法判断是哪个条件影响M的降解速率,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 3 . H 2O 2是重要的消毒剂、氧化剂,研究其分解反应有重要意义K I能催化H 2O 2的分解① 不加 K I : 2H 2不 =2H 2 O 2② 加入 K I : H2O2 + I -H 2O + I O ; H 2O 2 + I O =H20 + O 2T + I -H 2O 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氐颐的是B.加入K I后改变了反应2H 20 2=2比0 + 2的反应热c. H2O2 + r =H2o + 1 0 -是吸热反应D. K I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详解】A.由反应历程图可知,不加K I时反应一步完成,加入K I后分两步进行,并且K 1是催化剂,即加入K I后改变了反应的历程,故A项正确;B . K 1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即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故B项错误:C.加入K I后反应分为:H , O2+ r= H2O + I O \ H , O3+I O = H2O + O2T + r,由图可知,C02和r具有的能量小于H ? o和1 0 -具有的能量,所以该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项正确;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K 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D项正确;答案选B。

      三、填空题 1 4 . I . 实验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请回答相关问题:编号温度/ ℃H 2c24溶液酸性K M n O , 溶液浓度/ (m ol/ L)体积/ m L浓度/ ( m o l / L )体积/ m L①2 50 . 102 . 00 . 0 104 . 0②2 50 . 2 02 . 00 . 0 104 . 0③5 ( )0 . 2 02 . 00 . 0 104 . 0( 1) 实验时,分别量取H 2 c q 4 溶液和酸性K M n 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 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 ) 实验①、②、③所加H 2 G o4溶液均要过量,理由是 3 ) 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②和③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原因是 oH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 H 2 还原S 0 2 , 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 如图1所示) ,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图1 图2( 5 ) 分析可知X为 ( 填 化 学 式 )。

      6 ) 0 ~ 4 时间段的温度为 o( 7 ) 0 - / , 时间段用S 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o【 答案】( l ) K M n O4溶液褪色时间( 2 ) 根据反应方程式:2 K M n O4+ 5 H , C2O4 + H2S O4 = 2 M n S O4+ 10 C O , T + K2S O4+ 8 H , O , 实验通过测定溶液的褪色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则三个实验中所加H2 c q 4 溶液均要过量⑶ 浓 度 温 度( 4 ) 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可能起催化作用为M n2 +⑸H 2s( 6 ) 3 0 0 ℃2( 7 ) —x l 0 '3m o l / L * m in 【 解析】(1)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 + H2SO.( = 2MnSO4 + 10CO2 T +K2SO4 +8H2O , 通过测量 KMnO& 溶液褪色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2)根据反应方程式:2KMnO4 +5H,C2O4 + H2SO4 = 2MnSO4+10CO, T +K2SO4 +8H,0 , 实验通过测定溶液的褪色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则三个实验中所加H2 c q 4溶液均要过量;(3)①实验①和实验②H2 c 溶液的浓度不同,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实验①和实验②探究H2 c 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实验②和实验③中温度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验②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可能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可能起催化作用为M r+;(5)根据图1可知,在 300℃时,H2和 SO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H 2S ,在 100℃到 200℃时,H2s与 SCh在催化剂生成S 和 H zO ,则物质X 为 H?S:(6)由图2 可知,0 ~ 6 时间段H2完全转化为H 2 S ,氏 和 S02的浓度降低旦H2s的浓度增大,则0~% 时间段的温度为300℃;(7)0 时间段用SO2浓度的变化量为2xl(T,m ol/L, SO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c 2xlO-3mol/L 2 ,..v = — = ------------------= - xlO mol / L*min o△t q min t{1 5 .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飞机尾气中的NO和 CO 转变成CO2和 N 2 ,其反应为2NO(g)+2CO(g)脩 ]N2(g)+2CO2(g)»(1)若将3molNO和 2moicO通 入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 所示。

      ①图中曲线A 表示— ( 填小 0 ”“8 " 中 2”或"8 2 ”, 下同) 的浓度变化,曲线C 表示的是的— 浓度变化②在0〜4min内 N 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 , 4min末 N2的浓度为一③4min末,采用下列措施一定能加快上述反应速率的是―( 填标号) A . 升高体系的温度 B . 充入一定量的C . 将容器体积变为5L D . 充入一定量氧气(2)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验证催化剂比表面 在图2 中分别画出表中实验n 、HI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 O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_ _ _C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温度为To时,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编号T(K)N O 的初始浓度(mol・L")C O 的初始浓度(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 'g」 )ITo1.20x1 O-33.80x103751 1To1.20x1 O -33.80x1 O-350IIITo1.20xl(y33.80x10-3100,tr K (MO)xlO ' IIMJ- L 10.30 f............--------------- ।J -----------------1-------------->图 2【 答案】(1) NO CO2 0.025mol»Ll«min-1 O.OSmobL-1 ACtc(NO)xlO-' mol-L-10.30 卜 …- -5I/H【 解析】⑴①将3moiNO和 2moicO通 入 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则 N O 的起始浓度为0.3mol/L, C O 的起始浓度为 0.2m ol/L,因此A 表示NO的浓度变化;C 和 D 起始浓度为0 , 为生成物,平衡之前,相同时间内C 的浓度变化量是D 的 2 倍,C 表示的应为CO2浓度变化;②在。

      〜4min内 N 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 3 m o i / > 0 . ^ 2 1 Z L = 0Q25mol・L“・minT; 4min内 N2的浓度4min变化量为 Tx0.1mol/L= 0.05mol・LL 则 4min 末 N2 的浓度= 0.05mol・L」 - 0= 0.05mol・LT;③A . 升高体系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 符合题意;B . 充入一定量的0 2 ,消耗NO, NO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B 不符题意;C . 将容器体积由10L变为5 L ,则相当于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C 符合题意:D . 充入一定量氨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 不符题意;选 AC;(2)由题意可知: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实验I【 到达平衡的时间应比I 长,实验HI到达平衡的时间应比I 短,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即平衡时N O 的浓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