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海底制度.docx
23页国际海底制度 篇一:海洋法 《海洋法》 考生:张荣训 本考试时长60分钟,共30道题,满分100分 篇二:国际法中海洋法知识点归纳 海洋法 第一节:概论 首先,海洋的上空可以用于飞行 第二,海洋的表面可以用于船舶的航行 第三,海洋水体本身是大量的生物资源,潜艇也在水体航行,水体还要接受向海洋倾废 第四,海底可以铺设电缆和管道 第五,底层土有是有和天然气 海洋法是关于海域的法律地位以及知道国家利用不同海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海洋划分为不同的海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 18世纪初,荷兰学者宾刻舒克提出了“大炮射程论”,以确定领海的宽度 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联合国主持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 在日内瓦 召开,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大陆架公约》 1960年3月,日内瓦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专门讨论领海宽度问题,未果 1994年11月16日,《海洋法公约》终于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决议和协议》也在公约生效之日起开始临时适用 第二节:基线 一、正常基线与直线基线 基线(起算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是内水、向海的一面是领海。
基线是测算领海宽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起算线 正常基线(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推到离岸最远的那条线)多适用于那些海岸比较平直的情况 直线基线(沿岸向外突出的地方和沿海岛屿上选定一系列的点,将这些点之间连接起来划出的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曲折的地方 为适应沿海国不同的情况,《公约》海规定沿海国可交替使用以上各条规定的任何方法的确定基线 二、群岛基线 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睡眠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岛屿的海域应按照《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 所有的岛屿不论其面积大小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海,而且岛屿拥有其领海的前提条件并不是它必须被人占领 群岛国可以划定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最外缘各点的直线群岛基线群岛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宽度从群岛基线量起 群岛基线划定规则: 1、应当包括一个主要岛屿和一个区域,陆地水域比为1:1到1:9之间; 2、基线长度不应超过100海里,最长不超过125海里; 3、不应在任何位置偏离该岛的一般轮廓 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群岛基线划定的范围为群岛水域 群岛国可按照规定划定自己的内水 群岛水域通过分为“无害通过制度”和“群岛海道通过制度”,所有国家的船舶都享有通过除群岛内水外的无害通过权。
群岛国可在其水域内指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空的空中航道,即“群岛海道”,所有船舶和飞机都有权通过这些海道和上空,这就是“群岛海道通过权” 群岛国制度是一种不同于内水和领海的特殊制度 三、海湾 海湾的概念 国际海洋法山的海湾与地理上的海湾有不同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水曲都是海湾 水曲曲口宽度为直径划一个半圆,如果这个半圆的面积等于或少于水曲面积,该水曲即构成海湾反之则不构成海湾 湾口不超过24海里的,为领湾,是内水超过24海里,直线基线应当划在海湾内;如果超过24海里,但是被直线基线包围的,该海湾仍是内水 历史性海湾的概念 历史性海湾,是指那些湾口超过24海里,但历史上一向被认为是沿海国内水的海湾 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普遍以有关国家长期在此行使主权,并且周边国家默认这一事实为根据 我国的渤海湾也是历史性海湾 第三节:内水、领海、毗连区 一、内水 内水的概念 内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是狭义的内水 狭义的内水是指沿海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海域总称 广义的内水除了规定的海域,还包括内陆的各种水域,如江河湖泊等 国际海洋法上的狭义内水概念:海湾、河口湾、海湾口、直线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
内水的法律地位 内水是沿海国的领土的组成部分,它与沿海国的领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在其内水内有完全的排他主权 沿海国对驶入水域和在港口的船舶和船上人员有刑事和民事管辖权 在实践中,只要没有影响沿海国利益或根本没有超出船舶的范围,则一般沿海国不会行使管辖权 内水的法律地位与领海是不同的,外国船只可以在领海无害通过,但在内水不能享有这种权利 领海的概念 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 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沿海国主权的支配和管辖沿海国的主权不仅及于领海,还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领海是一个立体概念) 1、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对领海的上空享有完全的主权,不适用无害通过制度,外国飞机未经许可不得飞越沿海国领海的上空; 2、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属地管辖权对于领海内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除非受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的限制,享有排他的管辖权; 3、沿海国对其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其他国家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开发和利用; 4、沿海国有制定和颁布有关领海内的航行、卫生、缉私、移民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权利; 5、沿海国尊重外国船舶在其领海无害通过的义务。
沿海国在领海内的管辖权 领海是领土的一部分,国家享有属地管辖权,但其受到国际法规的限制 1、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不能行使管辖权; 2、外国军舰和其它用于非商业的公务船只也享有豁免权; 3、沿海国的管辖权还受到外国船舶所享有的无害通过权的限制 对领海内的商业船只也有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两方面 1、沿海国不应在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以逮捕与在该船舶通过期间船上所犯任何罪行有关的任何人或进行与该罪行有关的任何调查下列情况例外沿海国当局在考虑逮捕问题时,应考虑船舶的航行利益如果罪行是在进入领海之前在船上发生的,而船舶不进入内水,则沿海国不能采取步骤 2、沿海国不应为了对船舶上的某人行使民事管辖权而停止该船的航行或改变其航向 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 1、无害通过的权利主体是船舶; 2、“通过”的含义是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 3、“无害”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秩序和安全; 4、沿海国还可以对与领海无害通过有关的其他情况制定领海的法律和规章 外国军舰是否享有在领海内无害通行的权利,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我国规定外国军舰进入我国领海,必须得到政府批准 领海无害通过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之中的过境通行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毗连区 毗连区的概念 毗连区是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在毗连区内对某些事项进行必要的管制 毗连区不是领土的组成部分因此,沿海国不得在毗邻区内行使排他的管辖权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国为了自己实际利益的需要,希望将其某些权利扩大到领海之外的 沿海国在毗邻区的权利只包括某些事项,并且不包括毗邻区的天空 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毗连区中有1/2是与领海重叠,实际上毗连区的宽度是12海里 我国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为12海里 毗连区的法律地位 由于毗连区不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因此,沿海国不得在毗连区内行使完全的和排他的属地管辖权 沿海国在毗连区内权利只及于一些特定的事项 沿海国有权在毗连区内制定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有权惩治在其领土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中国领海与毗连区法规定,中国有权在毗连区内,为防止和惩处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第四节:大陆架 大陆架的概念 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是指海岸向海延伸到大陆坡为止的一段比较平坦的海底区域。
国际法上的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 如果全部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确定的外部界限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2500米等深线外100海里适当照顾了宽大陆架国家的利益 沿海国在超过200海里部分开发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收入应与国际社会分享 篇三:海洋法习题 一、判断题 1.公海自由原则决定了在公海不存在任何法律制度 F ) 分析:公海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限制或处于无法律状态,公海在长期以来形成了公海的法律制度 2.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 T ) 分析: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是公海,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国家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或在公海上行使属地管辖国际海底区域是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行使财产3.紧追只有未曾中断,才能在领海和毗连区外继续进行 分析: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紧追可以追入公海继续进行,直至追上并采取措施,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
只有追逐未曾中断,才可以在领海或毗连区外继续进行,一旦中断,紧追权就告结束 4.内水与领海的主要区别是:内水不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 分析:沿海国对其领海行使领土主权附有一定的条件,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而外国船舶在内水则不存在这种权利,沿海国在内水原则上可以无条件地行使主权 5.无害通过就是在任何场合下,船舶都必须继续不停地航行,迅速前进,不能停船和下锚 分析: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拥有无须事先通过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无害通过要求连续不停地迅速通过,但并非任何场合,不可抗力、遇难、救助除外 6.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执行有关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方面的规律和规章的权利 分析:沿海国在毗连区享有惩处违背该区域所管制事项如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的权利,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对该区域内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拥有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和与此相关的某些管辖权 7.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是专属性的,它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明文公告 8.在公海上,悬挂两国旗帜的船舶,视同无国籍船舶 9.沿海国只能采取一种领海基线,即或采取正常基线,或采取直线基线。
分析:沿海国可以采取三种领海基线,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正常基线、直线基线、混合基线 10.海岸向陆地凹入的地方称为水曲,海湾即是明显的水曲 11.外国军用船舶在中国领海享有无害通过权 分析:外国军用传播进入中国领海,须经中国政府批准 12.海洋法公约规定,如两国之间没有相反的协议,两国领海应依“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划定F ) 分析:相向国家之间,中间海域宽度不够两国领海的,一般本着互相谅解原则,写上划定在没有划定界限的情况下,双方都无权把自己的领海宽度划到等距离中间线以外如有历史性的规定或特殊情况,另作别论海岸相邻的国家,采用等距离中间线 13.在沿海国建立了专属经济区的情况下,毗连区包含在专属经济区内,其性质便相当于专属经济区,因此二者是可以等同的 分析:毗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