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试卷一(答案).doc
7页模拟试卷一答案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一、判断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5 5 分)正确的打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误的打××1、通常冲压模由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定位零件就属于结构零件 (× ) 2、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最小值与冲模结构有关,正装复合模所允许的凸凹模最 小壁厚比倒装复合模所允许的凸凹模最小壁厚大 (×) 3、从应力状态来看,窄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力状 态则是立体的 (√) 4、拉深模间隙过小,会使零件严重变薄甚至拉裂;拉深模间隙过大,坯料易起 皱 (√) 5、除弯曲和拉深以外的成形工艺中,胀形、内孔翻边、内凹外缘翻边均属于伸 长类变形,其主要质量问题是拉裂。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0.50.5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1、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 弹性变形 、 塑性变形 、 断裂分离 三个阶段 2、普通冲裁件断面具有 圆角带 、 光亮带 、 断裂带 和 毛刺区 四个明显区 域;其中 光亮带 发生在塑性变形阶段, 毛刺区 发生在塑性变形阶段后期 3、排样的方法,按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 有废料 排样、 无废料 排样和 少 废料 排样 4、冲裁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结构废料 ,另一类是 工艺废料 ;搭 边是一种 工艺 废料 5、模具刃口状态对制件断面质量有较大影响当凸模刃口磨钝时,则会在 落 料件 上端产生毛刺;当凹模刃口磨钝时,则会在 冲孔件的孔口 下端产生毛 刺 6、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的依据是 应变中性层长度不变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原则是 体积不变原则 和 相似原则 7、弯曲变形程度用 相对弯曲半径 表示,而拉深变形程度则用 拉深系数 表 示 8、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回弹 最大 ;在弯曲 U 形件时,凸、凹模之间 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影响,间隙越大,回弹角 越大 。
9、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 减小 ,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 使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易产生 失稳起皱 10、有凸缘圆筒件的总拉深系数 大于 极限拉深系数时,或零件的相对高度 小 于 极限相对高度时,则有凸缘圆筒件可以一次拉深成形 11、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的,下部壁厚略有 减薄 ,上部有所 增厚 三、选择题(每小题三、选择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__C___ A、导板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D、简单模 2、冲裁模若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时,则其冲压工艺力的总和为_ C _ A、冲裁力 + 卸料力 + 顶件力; B、冲裁力 + 卸料力 + 推件力; C、冲裁力 + 推件力 3、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 ____A____ 的方法来实现小设 备冲裁大冲件 A、阶梯凸模冲裁; B、斜刃冲裁; C、加热冲裁; D、-- 4、弯曲件在变形区内出现断面为扇形的是 _ B __ 。
A、宽板; B、窄板; C、薄板 5、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rmin/t 表示_ A __ A、弯曲变形极限; B、弯曲变形程度; C、弯曲难易程度 6、采用拉弯工艺进行弯曲,主要适用于 __ B __ 的弯曲件 A、回弹小; B、曲率半径大; C、硬化大 7、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_ __C __ 的断面 A、凸缘部位; B、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C、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8、 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C____ 步距 A、≥; B、≤; C、>; D、< 9、胀形变形区内金属处于_ _C _的应力状态 A、切向拉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B、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 C、切向拉应力和径向拉应力; D、切向压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10 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B____ A、防止回弹; B、防止偏移; C、防止弯裂; D、--四、识图题四、识图题 请简要说明下面模具的特点和动作过程。
请简要说明下面模具的特点和动作过程 (每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V 形件精弯模 (2)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 参考答案: 1、动作过程:弯曲时,凸模首先压住板料,凸模继续下降,迫使活动凹模 8 向内转动, 并沿着靠板 5 向下滑动,使坯料压成 V 形凸模回程时,弹顶器使活动凹模 8 上升,由于 两活动凹模通过铰链 2 和销子铰接在一起,所以上升的同时向外转动张开,恢复到原始位 置 特点:在弯曲过程中,毛坯与凹模始终保持大面积接触,毛坯在活动凹模上不会产生 相对滑动和偏移,表面不会损伤,工件质量较高2、动作过程:曲轴旋转,首先通过凸轮带动外滑块使压边圈 3 将毛坯压在凹模 4 上, 随后由内滑块带动凸模 2 对毛坯进行拉深在拉深的过程中,外滑块保持不变 特点:刚性压边装置的压边力不随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并且模具结构简单这 种结构用于双动压力机上,凸模装在压力机的内滑块上,压边装置装在压力机的外滑块上五、回答问题(共五、回答问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3535 分)分)1、如图所示零件,材料为 D42 硅钢板,材料厚度为 0.35mm。
用配做加工方法, 试确定落料凸、凹模的刃口尺寸10 分)参考答案: 解: 该冲裁件属于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 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做 由表“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查得:Zmin=0.015mm,Zmax=0.021mm 由表“磨损系数 x”查得:对于尺寸 a,128mm,磨损系数 x=0.75; 对于尺寸 b,96mm,磨损系数 x=0.75; 对于尺寸 c,16mm,磨损系数 x=1; 对于尺寸 d,32mm,磨损系数 x=0.75; 对于尺寸 e,32mm,磨损系数 x=0. 5; 对于尺寸 f,60mm,磨损系数 x=0.75; (1)落料凹模刃口尺寸:第一类尺寸:磨损后增大的尺寸 410max)(xAAja: 0 26. 0128065. 0026. 0410805.127)26. 075. 0128(jab: 0 23. 0960575. 0023. 04108275.95)23. 075. 096(jbc: 0 12. 01603. 0012. 041088.15)12. 0116(jce: 0 7 . 032175. 007 . 041065.31)7 . 05 . 032(je第二类尺寸:磨损后减小的尺寸 041min)( xBBjd: 18. 00320 045. 0018. 041135.32)18. 075. 032(jb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 81)21(minCCjf: 0 2 . 060025. 09 .592 . 081)2 . 0212 . 060(jf(2)落料凸模刃口尺寸: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 127.805mm、95.8275mm、15.88mm、31.65mm、32.135mm、59.9mm,不必标注公差。
落料凸 模刃口尺寸按凹模相应部位的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间隙为 0.015mm 2、何谓应力中性层、应变中性层?(6 分) 参考答案: 板料弯曲时,外层纤维受拉,内层纤维受压,由于材料的连续性,在拉伸和压缩之间 存在一纤维层,它的长度在变形前后保持不变,此层成为应变中性层 毛坯截面上的力,在外层的拉应力过渡到内层的压应力时,发生突然变化的或应力不 连续的纤维层,此层成为应力中性层 3、何谓拉深、平板拉深、后续再拉深?(6 分) 参考答案: 拉深: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冲压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加 工方法 平板拉深:由平板毛坯冲制成开口空心件,叫平板拉深 后续再拉深:由大口径空心件再冲制成为小口径空心件,叫后续再拉深 4、试做弯曲变形区应力应变定性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① 应力状态:3 分切向:(长度方向)内层纤维受压,切向应力为压应力外层纤维受压,切向应力为拉应力 径向:(厚度方向)内层纤维受压,径向应力为压应力外层纤维受压,径向应力为压应力 厚度方向:窄板弯曲时,内、外侧应力接近于零宽板弯曲时,内侧为压应力,外侧为拉应力 ② 应变状态:3 分切向:(长度方向)内层纤维受压,切向应力为压应变。
外层纤维受压,切向应力为拉应变 径向:(厚度方向)内层纤维径向应变为拉应变外层纤维径向应变为压应变 厚度方向:窄板弯曲时,内层纤维径向应变为拉应变, 外层纤维径向应变为压应变宽板弯曲时,内、外侧应变几乎为零 5、起皱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7 分) 参考答案: 拉深工序中产生起皱的原因有两方面: (1)切向压应力的大小切向压应力越大,越易失稳起皱 (2)凸缘区材料的相对厚度相对厚度越大,变形区较小较厚,抗失稳能力强,稳定性好, 不易起皱防止起皱的措施:采用压边圈,采用锥形凹模,采用拉深筋, 采用反拉深,采用软模拉深 六、综合题(共六、综合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1515 分)分)请画出生产下图所示零件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草图(8 分),并标注其主要零 件(3 分),说明该模具由哪六大类零部件组成,所标注的零件分别属于哪类 零部件(4 分)参考答案:1-下模座 2-卸料螺钉 3-导柱 4-凸凹模固定板 5-橡胶 6-导料销 7-落料凹模 8-推件块 9-冲孔凸模固定板 10-导套 11-垫板 12、20-销钉 13-上模座 14-模 柄 15-打杆 16、21-螺钉 17-冲孔凸模 18-凸凹模 19-卸料板 零件种类零件功能工作零件7-落料凹模 17-冲孔凸模 18-凸凹模直接对坯料进行加工, 完成板料分离工艺 零件定位零件6-导料销确定被冲压加工材料在冲模中正确的位置压料、卸料 及出件零件8-推件块 2-卸料螺钉 15-打杆 19-卸料板使冲件与废料得以出模, 保证顺利实现正常冲压生产导向零件3-导柱 10-导套正确保证上、下模的相 对位置,以保证冲压精度支撑固定零件1-下模座,13-上模座 14-模柄 4-凸凹模固定板 9-冲孔凸模固定板 11-垫板承装模具零件或将模具 紧固在压力机上并与它发生 直接联系用的零件结构 零件紧固零件及其他通用5-橡胶 12、20-销钉,16、21-螺钉模具零件之间的相互连 接或定位的零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