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topsolid实体建模实例.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7358565
  • 上传时间:2019-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21.3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Page 1 of 13 TopSolid 实体建模实例(一)实体建模实例(一) Missler China 技术部 模型实例: 模型实例: 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 练习使用轮廓功能创建形状复杂的草图,掌握实体建模常用的拉伸、凸起、钻孔、圆角、阵 列操作等命令理解 TopSolid的数据管理结构,体会参数化和关联性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 草图绘制草图绘制 a) “新建文档”,选择“Design”文档,选择“不使用模板”,设计模式选择“关联模 式”,单位选择“毫米”(即公制单位) b) 修改当前线型为点划线,当前颜色为红色(可以使用默认快速线型的第一种);使 用“曲线基准线”命令,在坐标系原点水平方向、竖直方向(选择命令提示行“更 改为垂直”选项)创建两条基准线;然后使用“曲线等距曲线”命令,以前面两条 基准线为参考,沿“模式=两边”等距(距离如图);再使用“曲线圆”命令,如 下图绘制两个直径 30和一个直径 60的圆(确定圆心点的时候,可以选择捕捉点图标 ,然后选择曲线交点,再一次选择相交直线即可)得到如下的曲线: Page 2 of 13 c) 修改当前颜色为黑色,当前线型修改为较粗实线(可以使用默然快速线型五)。

      使 用“曲线轮廓”命令,按下图依次选择三个圆的○ 1、○2、○3、○4、○5、○6处: Page 3 of 13 最后再一次选择○ 1处,整个轮廓会改变颜色,以提示轮廓封闭,如下图: 得到如下轮廓: Page 4 of 13 d) 使用“修改元素”命令,选择下图中所示○ 1位置轮廓线段,新的类型选择“圆”,输 入圆弧半径:50(在选择类型的时候也可以不用选择,直接输入50,就默认修改为R50 的圆弧连接);不用退出命令,接着选择下图所示○ 2位置轮廓线段,这次不用在选择类型 或者输入直径了,直接选择先前修改的○ 1段圆弧,系统就自动将○2处的直线段修改成与○1 处相同的圆弧,并且保持关联(后续如果修改其中一处的圆弧值,另一处也会自动相应修 改)结果如下图: Page 5 of 13 e) 继续使用“修改元素”命令,如上步选择(如果没有退出先前命令,也可以直接选 择)下图所示的○ 3、○4段,修改为 R100的圆弧: f) 继续使用“修改元素”命令,选择下图所示的○ 5处圆弧段,新的类型选择“反转”; 同样操作修改○ 6处圆弧段,得到最终要求的轮廓线如下: Page 6 of 13 2、、 拉伸实体拉伸实体 a) 使用“外形拉伸”命令,选择前面绘制的黑色粗实线轮廓,修改对齐模式为“居 中”,确认“类型=实体”(如果是“曲面”,单击“曲面”切换到“实体”),输入 20 回车,将轮廓拉伸 20mm得到一个实体。

      如下图: b) 选择“外形钻孔”命令,确认“定位坐标系=约束坐标系”,选择拉伸体上表面的 如下图所示位置: c) 钻孔模板选择“孔”,选择孔为“穿透所有”,输入直径为:10mm Page 7 of 13 d) 得到如下钻孔: e) 不要不要使用 ESC键退出当前钻孔命令,命令提示行选择“阵列”,接下来选择“圆形”阵 列,旋转轴选择“Z+”,再选择“360”,再输入个数:2,得到如下结果: 3、、 参数化关联修改参数化关联修改 我们注意到,在拉伸完成以后,我们前面绘制的曲线轮廓以及尺寸都不见了,包括我们做 完钻孔以后的钻孔尺寸也不见了,实际上这些内容都依然完整的保留在了我们的文档中,只 是系统为了方便我们后续的工作,保持一个比较整洁的绘图界面,将我们前面使用过的东西 都自动隐藏起来了,如果我们想要修改前面的元素(包括尺寸),可以将它们再显示出来 a) 使用“属性驱动元素”命令,选择拉伸体竖直面,如下: Page 8 of 13 b) 我们就会发现前面绘制的曲面轮廓以及拉伸步骤用到的所有元素,包括尺寸,又全都显示 出来了;使用“曲线等距曲线”命令,选择中间直径 60的圆,修改命令提示行为 “模式=一边”,输入距离:5,得到如下图: c) 使用“外形凸起”命令,参考面选择拉伸体上表面,拉伸高度输入:5mm,其余输 入 0mm,得到如下形状: d) 由于前面的曲线和尺寸我们不用修改了,为了让绘图区域更整洁一些,需要将他们重新隐 藏起来。

      再一次的使用“属性驱动元素”命令,选择拉伸部分的竖直面,就可以重 新让他们隐藏了;如下: Page 9 of 13 e) 使用“外形钻孔”命令,选择凸起部分的顶面为参考面,钻一个直径 30的通孔: f) 由于我们这个模型,我希望拉伸体的上下两面都有凸起,因此我需要把上表面的凸起同时 阵列复制到下表面去使用“外形阵列操作”命令,选择凸起部分的数值面: g) 阵列模式从下拉选项里选择“单镜像”,对称平面选择“XY”,得到下图结果: Page 10 of 13 我们注意到,在我们软件的标题栏位置,文件名称的最后,出现了一个“ ?”,这表示我 们的文档中包含有无效元素(另一个符号“*”,表示文档自上次保存以后已经又做了修改, 需要保存);同时直径 30的通孔中间的竖线(实际上,这跟竖线是钻孔的定位坐标系, TopSolid在钻孔操作时,为了清晰的表示出孔轴位置,将钻孔的定位坐标系改成的Z轴表示 模式,因此就是只有一个竖线)也变成了红色,并且在旋转、平移或者缩放屏幕时又会显示 为元素本身的黑色,这表示这个竖线表示的坐标系就是无效元素同时,我们会发现软件的 信息提示栏也有相应的出错信息的提示 为什么会出现无效元素呢?这是因为我们在钻孔时,直接以凸起顶面的圆面作为参考面, 自动的在圆面的中心位置钻的孔,系统在自动判断参考面的中心位置的同时,系统自动的生 成的中心位置坐标系,因此当我们后面将凸起阵列以后,凸起顶面的圆面虽然在几何上没有 发生变化,但是在系统内部的计算中却有一些变更,从而导致自动得到的钻孔坐标系丢失了 参考,从而变成无效元素。

      那么如何修改无效元素呢?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编辑打断关联”命令,选择变成无效 元素的坐标系(孔轴线),直接去掉其父子关联关系,当然同时也就去掉了其无效信息;但 是这种方法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破坏了元素本身的关联性,我们在后续的修改过程中 就没有那么方便了,除非是在不希望保留关联参数的情况下,否则不建议使用正确的修改 Page 11 of 13 方法是:使用“工具打开/关闭特征树”命令,或者将鼠标移动到绘图区域的左边界,等鼠 标变化成两竖线的时候单击鼠标左键,打开特征树区域,并且在特征树区域的空白位置单击 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选择“编辑集合无效元素集合”: 然后我们就会看到无效元素的特征树,特征树上“飘红旗”的地方就是元素出错的地方, 我们在有小红旗的地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重新连接”命令,如下图: 然后在绘图区域选择凸起上表面的圆形边: Page 12 of 13 * 注意:只要是丢失关联关系造成的无效元素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修改另,在本例中, 有可能有的“小红旗”是出现在“参考面”或则“参考面”和“对齐边”同时出现,这时候 只要在“参考面”位置单击右键,选“重新连接”,再选择凸起的上表面就可以了。

      h) 使用“外形圆角”命令,命令提示行“圆角模式=一个半径”,输入半径:5mm, 选择模型拉伸部分的上下两个边,再单击“计算圆角”,生成最终的模型: i) 完成整个模型以后,如果我们希望修改局部的尺寸参数,除了前面提到的使用“属性 驱动元素”命令可以将局部的隐藏尺寸显示出来修改以外,我们还可以将所有的隐藏 于元素都显示出来在修改,方法就是直接单击绘图区域右下角的隐藏元素显示模式的“隐 藏”,将其切换为“显示”,这样所有的元素,包括隐藏元素,都全部显示在绘图区域 了如下图,将最初的等距直线的距离由 120和 60,修改到了 100和 50,另外将等距圆 的距离也由 5改到了 8,我们可以观察到整个 3D模型也都随着我们尺寸的修改而改动 了: Page 13 of 13 * 注意:由于会将文档中所有的元素显示出来,因为在比较复杂的模型文档中,就会有非常 多的线条是尺寸标注,可能会显得非常的凌乱,甚至不容易找到想要修改的元素,因此建议 只在简单的文档中使用这种方法来显示隐藏元素修改,而对于复杂的文档不建议使用这种方 法;对于复杂的文档,建议使用“驱动元素”命令,只将你需要修改的部分的隐藏元素显 示出来修改即可,或者是从特征树区域中寻找需要修改的元素来修改。

      另,在将隐藏元素的显示模式由“隐藏”切换到“显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两个类似手 电筒这样的东西显示出来,这是系统默认定义的光源,不要不要将其删除了!如果误将其删除, 就会发现绘图区域变黑了,不过可以通过“图像光源”命令,选择“重置光源”来恢复 关于为什么要设置光源外形,以及如何配置光源,我们将在其他的文档章节中再做介绍 TopSolid中国区技术支持 : tech.sup@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