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8144558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思想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关键词】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参与实践;拓展课堂;生活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课呈现的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这一另类情景教师施教时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而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作为品德教师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给思想品德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一、新课导入生活化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即新课导入生活化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

      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倾听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大胆提问,大胆表达不同意见,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学教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以生为本”,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才会有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以及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实施新课程后,课堂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老师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和蔼可亲,倾听学生的声音,共同探究,民主平等教师们也认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该如何去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真实感受。

      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子女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还组织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亲身体会此中的感受,使他们更深地认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体会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教育子女的艰辛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连同教师的语言、举止、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氛围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成生活体验如一堂《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播放著名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在歌声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年秋天,一对夫妇带他们的孩子去效游,在乘做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途中发生故障,眼看就要坠落于峡谷之中,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这时,教室里雅雀无声,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

      看得出故事和歌曲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歌曲播放完后,我首先说出了我的感受:“我被故事中伟大父母无私的爱和歌声感动的同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呢?”学生马上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并且说和老师一样气愤因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甚至人身安全都未能得到保护,这时我很自然地提出了问题,切入主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要依靠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武器这里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话可讲,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四、教学活动生活化思想品德新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时,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是教学难点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游戏活动课程:先发放印有稻谷、小鸟、草人、狼、狮子等十多种不同生命图案的帽子给学生,然后将毛线发给戴帽的学生,让其按各自生命间的食物链织一张“生命网”。

      最后我举起这张“生命网”,然后发问:“从刚才的游戏中,你们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各种生命互相关联”,“每种生命都很重要”,“人类要关爱各种生命!”……教学难点的内化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学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一课后,发下快乐手册,提示并激励学生:当你烦恼的时候,记得打开“快乐卡片”看看快乐赠言,回想这节课的内容;当你快乐的时候,也别忘打开快乐卡片,把你的快乐写下来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在鲜活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寻找,快乐无处不在,教学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我在教学这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对待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

      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生活赋予思想品德课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能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大动力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策略更具生活的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参考资料:1、《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道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王坦著,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73、《新课程教学设计》,毕田增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