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doc
3页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导学案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备课: 审核:【课前热身】请说说隋唐英雄传中,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认定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能说出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能说出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时间及意义3.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4.识读“隋大运河示意图” ,讲述大运河的组成,连接的水系及开凿的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预习检测】( 走进去,眼前一道亮丽的风景,请阅读课文,你收获着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2-4 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 年, 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年号__________2. 年,隋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4--6 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开凿大运河的政治目的:【知识拓展】经济目的:利用水力运输,是当 时社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个人目的:隋炀帝抱有开通大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2.自己动手设计大运河示意图,并试着完成以下任务: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圈划大运河的一个中心 ;两个南北端点 和 ;从北向南的四条河段 、 、 、 _______;从北向南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 的纽带,也成为沟通 和 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 和 发展 【共同探究】( 一人计短,众人合作智慧长 !)1.请你先阅读理解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人,然后回答问题:汴水(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问题: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导学案(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并说出各自说法的根据。
相信自己:我能行!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2.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而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自我考察】(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你可不要落后哟 !)公元 589 年,年仅 20 岁的杨广被拜 为隋朝兵马督讨大元帅 ,统领 50 多万大军南下对陈朝动进攻隋的统一结束了上百年来政 权并立的局面据此完成 1—2 题1.公元 589 年是 ( )A.公元前五世纪前后 B.公元五世纪后期 C.公元前六世纪后期 D.公元六世纪后期2.隋朝统一之前,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不包括 ( )A.秦朝 B.北魏 C.汉朝 D.西晋3.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 ( )A.便于游历江南风光 B.进行南水北调工程 C.镇压南方叛军作乱 D.巩固对全国的统治4.“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 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上述材料概述了大运河的 ( )A.开通时间 B.开通背景 C.开通过程 D.开通影响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材料二:大运河(1)材料一中蕴含着我们经常用的一句成语典故,请你说出来材料一所述事件与材料二中的哪一图相匹配?(2)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哪一幅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传说,哪一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史实呢?(3)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是小亮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图片,他探究的内容是(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导学案A.政治改革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水利建设(4)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自我考察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1)三过家门而不入;图一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传说;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史实(3)D(4)大运河的开通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的交流的需要,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俄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大意相同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