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模因浅论.docx
5页语言模因浅论 摘 要:本文以模因论和乔姆斯基的结构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语言模因形成的多种方式及其心理机制,指出人是模因的宿主,人的联想是语言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关键词:模因 语言模因 联想一、模因模因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概念、流行语、时装、谚语、电子邮件病毒、宗教等等都是模因,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模因的定义繁多,《牛津英语词典》对模因下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模仿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复制式模仿(photography),指令式模仿(order)和理解式模仿(mimetic)复制式模仿将事物的原貌原封不动地再现,但再现的是外表,不包括其内在本质指令式模仿既模仿事物的原貌又得其内在本质理解式模仿情况最复杂,既可以原貌和内在兼得,也可以二者皆无,理解式模仿是最普通的方式,通过它文化才能推陈出新,不断更新进化二、语言模因的形成能够被成功模仿的因子有三个特点:复制保真度高,多产性和长久性语言代代相传,具有相当高的保真度和长久性,语言为整个人类所用,其复制速度迅速,互联网的使用更进一步加快了传播速度。
成语、谚语等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反复地被复制和传播,新词语出现之后在语用中也会传播,形成模因,可见模因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凡是活的语言,应当说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模仿,不在更新,不在变异,一则故事或一个句子在转述时或多或少地被转述者润色:或增添某种内容,或删减某个细节(Blackmore 1999:14)语言就是语言模因不断模仿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一)同构同义口号、引文、名言、警句一般直接被模仿传递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这一口号可以被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整个人类用于各种合适的场合,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二)异构同义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的最新发展,表达的是一些全新的概念和内容,它充分利用现有语言加以模仿复制,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信息变异,但并不影响原始信息,复制出来的仍然是复制前的相似内容水桶、水鬼、水仙意义相同,因为在论坛发表帖子叫灌水,喜欢灌水的人叫水手,高级别的水手称为水仙或水鬼或水桶。
有些网络语言与原始信息发音相似,语言传递形式发生变异但其意义基本保持不变人参公鸡=人身攻击,木有=没有,稀饭=喜欢有些词语在网络上还会复制为字母或者数字,DD是弟弟的缩写,PLMM=漂亮妹妹,BT是变态的缩写,拜拜喽,气死我了,遛一遛,是啊是啊分别可以复制为886,7456,616,4242三)同音异义模因传播力远胜于基因,但是信度远低于基因,复制式传播的模因,指令式传播的模因和理解式传播的模因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但表达的内容不同成语,名言,警句作为语言模因,其保真度虽高,但内容有时难以反映时代的变迁,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对它们进行改动,推陈出新,使之与时俱进,能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过目不忘广告中常常使用一些“伪”成语:默默无“蚊”,随心所“浴”,以“帽”取人,大“石”化小,小“石”化了,这些被“模仿篡改”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似神异,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四)同构异义语言模因的结构不变,但为另外的词语所代替,内容也发生了改变族群”是民族、种族范畴的概念,其结构为:XX族,其中的“族”,多指具有某种观念或行为特征的“人群”,在此基础上,与“XX族”同形的其他信息当今也被广泛地复制出来,如:草莓族,袋鼠族,夹心族,啃老族,拇指族,闪婚族,校漂族等等。
同构异义的语言模因不限于单个词语,有时是语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是电影《无间道》中的经典台词,“┉,迟早要还的!”这一语句不断被复制和传播,出现了同构异义的语言模因:奥斯卡欠的账,迟早要还的!(北京青年报)丁力:“你为什么不放了冯敬尧?”许文强:“欠的债,迟早要还的!”(电视剧新上海滩中的台词)顾雏军:出来赚,迟早要还的!(南方都市报)(五)同形联想有些广告语言在复制成语时,其形式没有改变,但“复制品”处于不同的语境,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导致产生不同的意义,同形联想出人意料,耐人寻味某牙刷厂的广告是:一毛不拔抛开其贬义性原始意义,而取其字面意义,被复制的“一毛不拔”表明牙刷厂生产的牙刷质量上乘,毛发坚固,经久耐用类似的广告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某锁厂广告),明察秋毫(某眼镜厂广告),这些广告都是采用了同形异义的语言模因,引起读者无限联想三、模因的深层(语言---心理)结构语言模因繁灿如锦,洋洋大观语言模因的形成对语言模因的表层结构作了简单梳理乔母斯基曾说,语法是产生所分析的语言的句子的某些装置此言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类型的语言模因其表层结构必定存在着产生这些句子的“某些装置”,即语言模因的深层结构,或曰语言——心理结构,无论何种类型的语言模因,只有与其宿主的特殊心理活动过程相结合时,模仿才会发生,语言——心理的深层结构有:联想。
联想(association)一词来源与拉丁语“associo”,《辞海》给联想下的定义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大脑中的反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了三种联想形式: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邻近联想语言学家Saussure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由心理联想构成的集合不限于把呈现某种共同点的要素拉在一起,心理还抓住在每个场合把要素联系在一起的种种关系的性质,从而有多少种关系,就造成多少种联想系列,任何一个词都可以在人们的记忆里唤起一切可能跟它有这种或那种联系的词广告中的伪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语言的精华,它们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往往由四个汉字组成,朗朗上口,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影响,深深扎入人们的记忆之中,感染新宿主,通过语音类似性和意义邻近关系,宿主不断复制,模因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为广告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增强了生命力电影中的台词往往蕴涵深刻的哲理,感染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后,迅速进入观众的记忆之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传播速度相当快,具有多产性,宿主在表达新的思想时,容易在记忆里唤起联想,就会对台词进行一些巧妙的改动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让人感到新奇。
而同形联想语言模因就是希望读者从模因原意联想到其新意,引人遐想,给人无穷回味的空间,这就是联想的魅力四、结论语言与模因紧密相联,语言是模因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模因,语言模因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心理机制——联想,这是语言模因的深层结构,语言模因的表层结构包括同构同义,异构同义,同构异义,同音异义和同形联想 Reference:[1]Blackmore,S.1999.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3]徐盛桓,幂母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