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学: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3.ppt
29页第三节 人种 种族(人种),民族,民俗种族(人种),民族,民俗——种族和民族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划分不同的人类集团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往往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有着自身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风、民俗一、概念 人种: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面型等)的人群,也称种族 二、种族的划分——强调的是对人类体质上某些特征的划分,而不是对人群社会、文化性质的划分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二)世界种族的划分(P93)1、白色种族群2、黄色种族群3、黑色种族群4、棕色种族群三、地理人种一)概念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一般以洲为单位进行划分,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有时分布范围并不完全与洲界一致二)地理人种的划分(P94)1、亚洲地理人种 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第四节 民族一、民族的概念、形成与特征一)概念 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形成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三)特征 1、共同语言:虽然语言与民族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但共同的语言仍然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共同地域: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 3、共同经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交往频繁,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表现于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之上,深深扎根于各民族之中,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二、世界民族的分布(P100-101)第五节 民俗与流行文化一、民俗的形成——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及婚、丧、礼俗等日益形成,逐渐成为各种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形成的,是历史的产物许多民俗都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二、民俗的特点1)内涵的特征•民族性: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风俗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的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同•约束性:某些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2)外延的特征•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变异性:民俗会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三、民俗的分类•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运输等•社会民俗——节日、岁时等•礼仪民俗——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精神民俗——宗教、信仰、民间禁忌等•口承语言民俗——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黎族哈尼族回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的抢婚傣族的泼水节朝鲜族的节日跳板壮族的牛王节满族的节日歌舞四、流行文化——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 目前,世界性的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