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可编辑).docx
42页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第一篇: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设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拥有水利工程、农业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及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及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水利工程、农业工程领域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水利水电工程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水利动力工程实验室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水泵及水泵站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一支开拓进取精神强、学术造诣深的师资队伍全院共有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 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5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工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品德好、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学院拥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18个数十年来,学院已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26000余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 150余人 学院设有江苏机电排灌工程研究所、江苏水利工程研究所和扬州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研究所近年来,新增各级科研课题300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并获得江苏省和水利部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近20项 学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学者赴美国、意大利、 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修或合作研究,接受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专家来院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院所在的校区环境幽雅,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完善,图书资料丰富。
工程馆装备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学院学生除享受国家奖助学金、江苏省政府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外,社会各界人士还为学院学生设立了朱敬文奖助学金、刘毓藻水利科学技术奖学金、虹源奖助学金等 第二篇: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申 报 材 料 共青团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编制 二○○八年九月 1 -----目 录------ 一、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二、 暑期社会实践相关报道 三、 暑期社会实践鉴定、感谢信、表扬信 四、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实践成果 五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剪影 2 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活动概况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院按照“继续发扬好传统,不断创造新特色,努力取得新成效”的总体要求和“事业化规划、组织化推进、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支撑、特色化提升”的总体思路,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扎实开展2022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院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热情和成才发展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实现我省“两个率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行动,在投身实践,服务社会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今年,我院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包括古建测绘、农村生活调查、和谐社区服务、抗震救灾、节能环保等几个方面的活动,成立了“留住身边的文明——扬州古建筑测绘”小分队、苏北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调查小分队、“阳光工程”和谐社区综合服务小分队、防震减震服务调查小分队、城市建筑能耗及家电节能方案调研小分队等19支重点实践团队,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 7月5日上午,我院举行了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学院领导、全体服务团近200多名小分队队员、指导教师及全体学工办老师出席了这次会议由此,我院2022年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式拉开序幕 二、活动总体过程 (一)筹措准备阶段——未雨绸缪、加强组织 1、认真动员,精心组队。
按照惯例,本的实践活动主要由学院0 6、07级本科生组成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相对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通过文件通知,材料学习,使得全院本科 一、二年级的同学对社会实践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五月底,学院活动方案的征集工作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报名人数众多六月中旬,经过专家老师们的仔细筛选,最终确定了以建筑测绘、抗震救灾、文化宣传、节能环保、社会调查等为主题的19支重点团队实践方案 2、加强组织、明确分工 学院党政领导专门听取了院团委的准备工作汇报并对活动做了进一步研究部署,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学院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以汪琼副书记为组长、肖鹏副院长为副组长以及各系系主任、院办、学工办、团委负责老师等人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院团委书记虞强老师具体负责活动开展,从而加强对全院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学院专门拨付了1万多元的经费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3、领导重视、专家指导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5日的出征仪式上,院党委汪琼副书记对此次“三下乡”做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队在“三下乡”活动中不但要规范化,还要基地化、科学化,做到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
学院还动员和组织专业教师和专家教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教授、地方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担任顾问,为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实地实践考察阶段——不畏艰苦,依托专业为社会服务 今年实践服务共有六个方面的内容: 1、情系“三农”, 服务新农村建设 7月初,“苏北农村青少年文化生活调查”小分队的同学们深入农村,小分队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义务支教、看望农村贫困儿童、开展丰富多采的趣味活动等活动同学们来到各大中小学及教育主管部门调查了解了苏北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作为四年来传统的义务活动,小分队成员还与当地中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成长体会,为他们进行义务补课 队员们还前往乡集为广大农村青少年送去了夏季日常疾病的防护知识,并耐心地为他们解答了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在活动中切实感到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青少年带来的物质生活和思想观念 的进步 2、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服务于生产实践 “留住身边的文明——古建测绘”社会实践小分队受扬州市规划局的委托,对扬州市区部分文物古建筑进行详细测绘复原工作,具体测绘对象选为扬州市南河下历史街区118号的廖可亭盐商住宅等。
活动期间,队员们综合运用测量学、计算机绘图等知识,对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及其外部形态进行精确测量,并根据获得的数据来绘制平面、立面、剖面等二维投影图等,最后再结合图片建立数字三维结构模型 此次古建测绘主要是为古城历史文物的保护、维修等提供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而推动城市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市规划局还将实践成果收录到地理信息库及其网站,让广大扬州市民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扬州古建筑现状,展示扬州古城的风采,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古城保护意识 “农村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调研小分队围绕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全省农村地区的交通设施开展了相关调查,交通0701班全体学生在实践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赴宿迁、南通、常州等地,针对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薄弱环节采访了相关部门,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同学们经过统计分析,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表格,详细地反映了农村交通设施的情况,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交给相关部门以供参考 3、倡导节能减排、响应国家号召 “城市建筑能耗及家电节能方案”实践小分队利用暑期实践,在团队成员的家乡地区开展节能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几大城市,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小分队队员来到天津、泰州、上海进行了相关调研,聆听了行业人士的详细介绍,了解了当前节能面临的形势,加深了对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在随后的时间里还开展了与家电节能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4.深入居民小区,共建和谐社会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阳光工程和谐社区服务”小分队前往了市联谊路社区进行义务综合服务队员们结合自身的特长,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的服务项目:打扫卫生、计算机服务、义务家教、法律宣传、慰问孤寡老人等同时,同学们还在市民中大力开展反传销的宣传并与广陵区工商分局共同举办了一场“崇尚科学 远离传销论坛暨反传销文艺汇演”,让社区居民对传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深入了解其危害 为解决广大中小学生暑期去处难的问题,小分队成员还特意联合社区居委会举办义务家教,为不少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并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增强互动同学们还将结合青少年上网,网络游戏、聊天等多方面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相关方面的调研,为相关部门他们提供了统计资料以供参考 5.宣传扬州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与城市形象”和“扬州市旅游业满意度调查”两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对扬州一些重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研究,积极投身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建设活动。
小分队先后对位于扬州老 城区甘泉路、东圈门附近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调查,依照“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规模”的原则,从古建筑结构入手,设计出针对“如何保护扬州古建筑”这一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在广大市民中搜集建议,进行统一规划,确定保护整治方案,由此开发出更多的旅游资源 6.与运河申遗同行,水系调查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 7月,我院“与运河申遗同行”联合实践小分队在运河申遗办的指导帮助下,正式启动了参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项目,并发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调研分别在扬州、苏州、无锡、河北、浙江等地展开 京杭大运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一大批及待保护的古迹和文物同学们通过深入的了解,充分发掘出大运河沿岸存在的还未被我们重视的历史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