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分析(共享).doc
8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分析 以湖南省文田镇为例国际关系学院青岩支教队[内容摘要]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一湖南省文田 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课题由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处批准立项后,本课题组在 2007年8月赴湖南开展了实地调查由于父母打工外出,造成了留守儿童部分 或全部监护缺失,也因此产生了生活、学习、心理、情感、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 本课题组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个方面是如何让留 守儿童“走出去”即让他们跟随外出务工父母,留在父母身边生活;另一•个方面 是更好地安置在家的留守儿童[作者]国际关系学院青岩支教队留守儿童调查课题组成员:李晓敏,孟文祥, 吴智勇,杨滋卓,汪防,韩俊峰一、调查背景介绍2006年暑假,国际关系学院青岩支教队在校团委组织下成立为响应团中 央、全国学联、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大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 践服务活动,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思想理论课所学理论,并展现良好 的公民道德风尚,带去国际关系学院对山区孩子的关怀,青岩支教队展开赴湖南 省新化县文田中学支教活动支教队是于数十名志愿者中经面试遴选产生,全队共十五人。
2006年17日, 支教队开赴文田中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克服学校现有的恶劣条件,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无疑是我们此次支教的重点支教队15名队员负责教授 初2初3共七个班400多名学生的所有课程我们根据我校的特点以及山区孩子 英语水平极差的现实,开展了英语口语等特色课程我们还利用我们自己带去的 和学校已有的器材,让同学们做试验,看电影,搞课堂抢答赛,寓教于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在文田中学支教的一•个月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我们 给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主要有:篮球比赛、作文,英语单词,数 学知识竞赛知识竞赛、野游活动此外,我们还利用晚自习停电或者其他的课外 时间,给同学们开班会,教他们唱歌,和他们谈心,介绍北京,介绍我们国际关 系学院家访:家访是我们动身前往文田中学支教前制定的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 容我们家访对对象主要是针对那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比如家庭离异,家境 特别贫困,父母不支持女儿读书,以及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学生是 最需要关怀的家访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当看着学生家那腐朽不堪的木板 房,贴满奖状却没有一件电器的家中摆设,我们深深的为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的 贫穷而震撼。
扶贫助教: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举行了捐款活动,共接受捐款2500余元 最终,利用这笔捐款,我们捐建了乒乓球台、资助贫困学生、为知识竞赛,篮球 比赛购买奖品除了这些活动外,我们还和学校及镇教育办的领导、教师举行座谈,相互交 流体会、经验,为山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紧张但充实的30天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8月14 日上午在学校操场,文田中学举行了学校向我们赠送锦旗和我们向学生发奖品, 捐钱的仪式大红的锦旗上写着:热血丹心育桃李,栉风沐雨作园丁随后,我 们一行15人在全校师生地送别祝福声中,在许多同学依依不舍的离别的眼泪中, 乘车离开了文田中学,,告别了难忘的支教生活,踏上了归途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湖南省文田镇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调查》课题由国际关系学院科研处批准立项后,在已有的支教经验的基础上, 本课题组在2007年8月11日-8月14日之间,对湖南省新化县文田镇实地进行 了实地调研访谈,并发放、回收了《农村学生情况调查表》o返校后经过整理、 分析调查表,制定出调查报告如下:1、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湖南省文田镇农村留守儿童问 题调查》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占 适龄儿童的比例,在这一目的下,本课题组设计了《农村学生情况调查表》o调研方法主要是整群抽样,于该镇选择文田中学为样本校,抽取10个班级, 每个班级再抽取20人进行调查。
课题组在2007年8月11 口-8月14 口期间, 对该校进行了问卷调研工作2、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此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初一到初三在校生,年龄分布在11-16岁之间其中 男生人数占46%,女生人数占54%;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35%,其中,男性 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51%,女性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49%;被调查的学 生中有55%住校,45%走读,留守儿童中住校学生占57.1%父母在外打工情况分析: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为11.4%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帮助的对象情况分析:在问卷调研中,我们对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寻求帮助的对象进行了分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留守 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老师,比例为57.1%,第二为同伴,比例为37. 1%, 家人的比例为11.4%;生活中有了烦恼,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为同伴, 比例为45.7%,第二位为老师,比例为37.1%,家人的比例为17.1%在学习上 遇到了问题,非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比例为51. 4%,第二为同 伴,比例为34. 2%,家人的比例为14.3%;生活中有了烦恼,非留守儿童选择的 第一倾诉对•象为同伴,比例为48. 6%,第二位为家人,比例为31.4%,教师的比 例为20%。
父母与留守儿童交流情况:不希望父母去外打工的占60%,没去过父母工 作地的71.4%,很少与父母联系的48.6% ,非常想念父母的65.7% ,不 能每年见到父母的42.8%留守儿童社会行为指标:经常有课堂违纪行为的14.3%很少参加集体活 动的20%经常撒谎欺骗师长的11.4%,好朋友数目较少的34.2%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 向城市转移,即近儿年产生的“民工流”作为一个对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做出了巨大页献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弱势问题己经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的 关注,相关的权益维护方面的政策也己出台,总体状况正在逐步好转然而,农民工的背后,却还有i个同样特殊却仍被忽视的群体——打工者子 女群体,他们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代理 监护,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随着 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不断增长,这个数字也在呈逐年增长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 输出大省,留守儿童比例已高达18%—22%在所有留守儿童中,14周岁以下的 约占86. 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 同生活。
由于父母打工外出,造成了留守儿童部分或全部监护缺失,也因此产生了生 活、学习、心理、情感、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其权益受侵害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亟待引起关注1、留守儿童生活上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赚钱,试图改善家庭生活状况,然而却不能尽如所愿留守在 家儿童的生活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因为年龄关系缺乏一•定的理财和自控能 力,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花钱大手大脚,懒情贪玩;另一种则基本相反,留守子 女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随父母打工相应提高,反而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 为饭菜花样单一,只求填饱肚子,不讲营养搭配,这多与被委托监护的祖辈的生 活观念有关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形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偏代监护,监护人是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他们构成了留 守儿童监护人的主体部分,据统计约占到90%的比例隔代监护,对孩子往往只 限于保证其饿不着、不生病,要么是溺爱、娇纵,要么是冷漠、放任自流,再加 上教育理念方面的偏差,往往导致监护不力,同时照顾几个孙辈,也常常力不从 心甚至无能为力而由于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生活不能很好地自理 等原因,他们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生活上的照料,相反,留守儿童在洗 衣、做饭、买药看病等方面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监护人,这实际上变成 了逆向监护。
第二种是上代监护,监护人为父母的兄弟姐妹或朋友,即留守儿童的叔、伯、 舅、姑或者干爹、干妈因为存在心理上的顾虑,上代监护人注意力多集中在留 守儿童的安全和饮食方面,对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关注甚少第三种是同辈监护,由日己的哥哥、嫂子或者姐姐、姐夫代为监护这类监 护人年纪较轻,但大多数也会外出打工,面临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最严重的情况是监护缺失,即留守儿童自己照料自己,许多这样的孩子要操 持家务,代替父母种田、管理庄稼,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2、 留守儿童教育与受教育问题未成年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课题,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关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则更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父母监护的缺失,家庭教育这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便被 极大地削弱了委托监护人不能提供较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不愿管理或者不善 于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无论是祖辈知识水平低下,存在沟通障碍,无法孩 子的学习,还是上代监护人忽视对孩子学业上的监督,都导致了留守儿童学习成 绩和学习兴趣的大幅下滑,逃课、辍学的大量增加。
更严重的是,孩子旺盛的精 力由此转入其他方面,对不良诱惑缺乏有效的抵制力使他们极易转而迷恋电子游 戏以及受到文化垃圾的影响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 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 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 时间溜出学校上网,学习成绩较差(经常有不及格科目)比例也非常大学校对 孩子的教育往往局限于在校时的知识灌输,心理关爱相对■缺乏,而孩子离校后更 是无能为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因为法定监护人的缺位和委托监护人文化水 平以及漠视等问题而形同虚设而相对比较理想的寄宿制学校数量却尚少,在农 村,校舍问题又较难解决,并旦同样存在教师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有学生晚上 翻墙出去上网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同口寸,有些留守儿童因在留守地和父母打工地来问搬迁导致学习间断现象严 重留级儿童数目也不断增加,由于城乡学制、课本不同,由城里转回家乡上学 的孩子中相当数量要复读一年才能正常跟班而辍学率的升高则更令人痛心,对 学习丧失信心而放弃、“破罐子破摔”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0—14岁时间段是少年儿童基本思想品德、情感、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形成 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没有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将会 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而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缺少亲情教育,得不 到必要的心灵关爱和足够的家庭温暖,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感重,孤单自卑,有的表现出内心封闭,行为 孤僻,不善与人交谈,情感冷漠,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有的性格脆弱、胆小,缺 乏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孩子则因为没有约束而导致性格偏执和行为失范,脾气暴 躁、任性、打架斗殴、打骂老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4、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的人身、生命安全是打工在外的父母最牵挂的问题,而现实状况并 不令人乐观一方面委托监护人年老体弱或无暇顾及,-•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自律性较差,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尚未成熟,使得留守 儿童安全问题颇多缺乏安全保障的留守儿童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 象在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容易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容易受到 人身侵害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 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乂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学会打麻将、赌博, 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些都成为 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据调查,历年的刑事犯罪中,有20%以上的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