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则的最大值为( )A. 9 B. 3 C. 1 D. 27参考答案:B【分析】由已知,可利用柯西不等式,构造柯西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已知,可知,,利用柯西不等式,可构造得,即,所以的最大值为3,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柯西不等式,合理构造柯西不等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2. 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且f(2)=0,则不等式f(x)>0的解集是( )A.(﹣∞,﹣2)∪(0,2) B.(﹣∞,0)∪(2,+∞) C.(﹣2,0)∪(0,2) D.(﹣2,0)∪(2,+∞)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奇函数的性质求出f(﹣2)=0,由条件画出函数图象示意图,结合图象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f(x)为奇函数,且f(2)=0,在(﹣∞,0)是减函数,∴f(﹣2)=﹣f(2)=0,f(x)在(0,+∞)内是减函数,函数图象示意图,∴不等式f(x)>0的解集为(﹣∞,﹣2)∪(0,2),故选A.3. 已知函数f(x)=xn的图象过点(3,),则n=( )A. B. C. D.参考答案:A【考点】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专题】对应思想;待定系数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幂函数f(x)的图象过点(3,),代入点的坐标,求出n的值.【解答】解:函数f(x)=xn的图象过点(3,),∴3n=,解得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求函数解析式的问题,是基础题.4. 角的终边过点,则等于 ( ) A B C D参考答案:C略5. 函数的定义域为( )A.(﹣3,2] B.[﹣3,2] C.(﹣3,2) D.(﹣∞,﹣3)参考答案:C【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分母中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0,对数式的真数大于0,联立不等式组得答案.【解答】解:由,解得﹣3<x<2.∴函数的定义域为(﹣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是基础题.6. 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这个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A. B. C. D. 参考答案:B由三视图可画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 ,图中正四棱住的底面边长为2 ,高为3 ,棱锥的四个面有三个为直角三角形,一个为腰长为 ,底长 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 ,所以三棱锥的表面积为,故选B. 7. 计算2x2?(﹣3x3)的结果是( )A.﹣6x5 B.6x5 C.﹣2x6 D.2x6参考答案:A【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分析】根据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解答】解:2x2?(﹣3x3)=﹣6x2+3=﹣6x5.故选A.8. 已知点A (x1,y1);B(x2,y2)是定义在区间M上的函数的图象任意不重合两点,直线AB的斜率总小于零,则函数 在区间M上总是( )A.偶函数 B.奇函数 C.减函数 D.增函数 参考答案:C略9. 若样本+2,+2,,+2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3,则样本2+3,2+3,…,2+3,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是( )A.19,12, B.23,12, C.23,18, D.19,18,参考答案:A10. 问题:①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户,为了了解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出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②从10名学生中抽出3人参加座谈会。
方法:Ⅰ简单随机抽样法; Ⅱ系统抽样法 Ⅲ分层抽样法问题与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A.①Ⅲ;②Ⅰ B.①Ⅰ;②Ⅱ C.①Ⅱ;②Ⅲ D.①Ⅲ;②Ⅱ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设函数仅有一个负零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A. B.C. D.参考答案:D略12. 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主视图的弧线是半圆),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求这个组合体的表面积 cm2.参考答案:368+56π【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题意,这个组合体是由棱柱与半圆柱组成,棱柱的底面为矩形,长为8,宽为10,棱柱的高为8,半圆柱,底面圆的半径为4,高为10,由此可求这个组合体的表面积.【解答】解:由题意,这个组合体是由棱柱与半圆柱组成,棱柱的底面为矩形,长为8,宽为10,棱柱的高为8,半圆柱,底面圆的半径为4,高为10所以这个组合体的表面积为8×(2×10+2×8)+8×10+π×4×10+π×42=368+56π故答案为:368+56π.【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考查直观图,确定直观图的性质,正确运用公式是关键.13. 已知(x,y)的映射f作用下的象是(x+y,xy).若在f作用下的象是(2,-3),则它的原象为________参考答案:(-1,3)(3,-1)略14. 右图给出的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15.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2)=﹣f(x),当﹣1≤x≤1时,f(x)=1﹣x2,则f[f(5)]等于 .参考答案:1【考点】函数的值.【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化简f(5)=﹣f(3)=f(1)=0,从而解得.【解答】解:∵f(x+2)=﹣f(x),∴f(5)=﹣f(3)=f(1)=0,f[f(5)]=f(0)=1﹣0=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周期性的变形应用及复合函数的应用.16. 已知集合,且,则实数________. 参考答案:017. 已知函数,则 . 参考答案:5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cos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1)求sinα的值;(2)求f(α)=的值.参考答案:【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分析】(1)由已知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即可求sinα的值.(2)由诱导公式化简后代入(1)的结果即可求值.【解答】解:(1)∵cos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sinα=﹣=﹣=﹣.(2)f(α)===﹣.19. 在元旦联欢会上,某校的三个节目获得一致好评.其中哑剧表演有6人,街舞表演有12人,会唱有24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学生中抽取7人进行采访.(1)求应从这三个节目中分别抽取的人数;(2)若安排其中的A、B、C、D4人逐一作进一步的采访,求A、B2人不被连续采访的概率.参考答案:【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层抽样方法.【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概率与统计.【分析】(1)先求出三个节目的人数比,由此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能求出应从这三个节目中分别抽取的人数.(2)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再求出A、B2人不被连续采访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A、B2人不被连续采访的概率.【解答】解:(1)∵三个节目的人数比为6:12:24,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学生中抽取7人,则哑剧表演、街舞、合唱抽取的人数分别为1,2,4.(2)安排其中的A、B、C、D4人逐一作进一步的采访,基本事件总数n==24,A、B2人不被连续采访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12,∴A、B2人不被连续采访的概率p===.【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分层抽样的性质的合理运用.20. (12分)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 (1)记当实数t为何值时,为钝角?(2)令,求的值域及单调递减区间.参考答案:21. (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值域为集合.(1)求;(2)若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22. 设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1)若A=B,求a的值;(2)若A∩B,A∩C=,求a的值参考答案:解:由题知 ,.(1)若,则2,3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解得.∵A∩B ,∴,则至少有一个元素在中,又∵,∴,,即,得而矛盾,∴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