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起源甚早.docx
4页税收起源甚早 在西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已经有完整的征税系统,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 赋税系统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夏、商、周时实行的贡、助、彻制,不过具体内容并无史籍记载,一般 认为属于地租和课税的合一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 594 年春秋时代鲁国实行的“初税亩”(见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对工业和商业课征的税收,可以 上溯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的关市之赋、山泽之赋以及盐铁、茶酒之征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会内,税收一直是历代皇朝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路史曾经记载“神农之时,民为赋,二十而一是中国有征收税收最早的传说西周时, 土地为贵族所有,贵族将土地依井田制划分为公田与私田,公田的耕种收获为贵族所有,而 私田的收获则可由耕种的庶民保留西元前 685 年,齐国的管仲主张“相地而衰征”,是东 周时最早提出土地私有、对农业耕地实物征税的政策左传“宣公十五年秋,初税亩则 是史书中记载鲁国正式实施(西元前 594年)对耕地征税的纪录沿革 历史上对于税赋的名称还有很多种,包括贡纳、租庸调、厘金都是某种税赋的称呼然而古 时有徭役这种以付出体力、劳力的义务,有时在租税改革时,也会以“力役折钱”的方式, 以税收来取代应该付出劳力的义务,这时虽然是以“徭”或“役”为名,其实仍为税赋。
有 时也会有临时因为军费开支较高而课征新税,则会以“某饷”为名,这本质也是税赋 在世界各国,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税收种类日益繁多,税收规模日益扩大从 19 世 纪末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一般都占到财政收入的 80%以上 例如,美国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关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营业税、财产 税、社会保险税等达 80 余种,税收总额占财政收入 90%以上在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征收城乡发展税、利润税、消费品流通税、生产税、生产者价差流 通税、建筑税、工资分红累进税等十多种税,税收总额占财政预算收入的 70%以上 税收是(基于社会公意形成的)立法权对公众的收入或财产进行普遍、平等、直接和规范地 征收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其目的是用于公共服务,其过程控制于预算并最终决定于民众 教科书上对税收的界定一般是从其形式特征来进行,即“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 固定地获得的一种财政收入”这一从形式上进行的定义,将税收混同于黑社会收取的“保 护费”或者政府收费,因为后二者在形式上同样是或者至少可以做到“强制性、无偿性、固 定性”因此,不能从形式特征去理解税收。
国家征收的税收与黑社会收取的保护费,显然区别主要不在于征收主体,而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收入方面,税收特别是现代税收,它普遍、平等、直接、规范地征收于公众的收入 或财产;(2)在支出方面,税收是“用之于民”的,其用途主要是公共服务,以实现公共利 益;(3)在过程方面,收支过程应该透明公开,事先由预算控制,预算又控制于议会等代议 制机构,并最终控制在社会公众手中因此,税收区别于保护费,不仅要看征收的方式,更 要看使用方向和管理过程税收也不同于“收费”,虽然二者的征收执行主体都是政府一般而言,收费源于政府的行 政权,与源于立法权的税收不同,不是社会公意的反应,而对应与行政部门提供给部分民众 的特定服务,其收支过程由行政权加以控制因此,政府不能以收费来代替税收 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脑的解剖是猴脑解剖的一把钥匙”作为完成的形式,现代税收才 是真正的税收税收 - 本质 税收的本质又称税收根据,是对税收性质的理论说明在理论上,税收的本质,有公共需要 说、保险费说、义务说等多种所谓公共需要说,就是说国家有增进公共福利的职能,在执 行这种职能时,为满足必要的公共需要,就必须征税保险费说认为,国家像保险公司,而 国民像被保险者,国民由国家为其保障生命、财产,税收是国民缴纳给国家的相应对价,相 当于保险费。
义务说是以国家有机体说作为基础的学说,他们认为为了维持国家生存而支付 税收,是每个国民的当然义务或者牺牲就其本质而言,无论是将税收视为人们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费用,还是将 其视为个人为维持国家有机体生存而应尽的义务,税收都是以纳税人的财产与收入的独立为 前提的因此,税收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本质特征:(1)独立性 采用税收形式获取财政收入,意味着政府不得不承认一个独立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存在,即纳 税人的财产与收入独立于政府,不允许政府像处置自己财产那样任意处置2)平等性 税收意味着纳税人之间应该是超越人身的平等,税收的差异只来自于客观对象而非人的身 份平等性更为重要的是,纳税人与政府在法律关系上的平等,这不但是抽象意义上的政府 必须征得人民同意才能征税的平等性(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平等),而且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 即政府的征税行为不同于行政行为,在税收法律关系上政府与纳税人是平等的税收 - 特征税收同其他财政分配形式相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 无偿性不付报酬,无偿征收,不再把已征税款偿还给原来的纳税人② 强制性国家的税收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纳税人必须依照国家税收法令缴纳税款③ 固定性。
即课税对象、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纳税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 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适用期间以上三个特征,是缺一不可的,是税收与公债、规费、罚没和财政发行等各种财政分配形式 区别的标志税收 - 作用 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不同,国家的职能不同,税收的作用也 不同税收在封建社会,税收保护了地主阶级对土地私有的合法地位,巩固了封建统治轻徭薄赋 在某种程度上被用来鼓励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户口庶繁,并且使逃亡农民重新成为纳税的 编户,增加了农业劳动力而苛征重敛往往成为爆发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税收保护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 发展初期,税收对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打击封建势力,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统治地位起过 一定作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税收并被用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缓解经济危机的一个经济 手段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在过去长时期内,对于为国家积累大量财政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巩固工农联盟,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配合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 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支持生产,监督各项经济活动,都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 的改革,税收从更多的方面,参与分配和监督,进行有计划的收入调节,有利于保障全民所 有制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地位,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宏观调节, 引导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有利于在保障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促 进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合理配置和共同发展;有利于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和涉外经 济统一计划的实现。
税收 - 分类按课税对象,可以分为流通税、所得和收益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等;按税收的管理和支配权限,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按收入的形态,可 以分为货币税、实物税; 按征税的计算标准,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 按使用的税率制度,可以分为比例税、累进税、定额税 西方国家还按税负的转嫁和归宿,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税收 - 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实物或货币 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它体现着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分 配关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从而 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活动第一种观点确切的说属于经济学中对于税收的界定,并没有超越这个范畴这种观点应当 是被多数人认可或接受的,因为目前多数税收(法)教科书,特别是基础教学用书上广泛采 用的就是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站在国家作为再分配者的角度,依靠国家这个强有力的政治 权力作为后盾形成的由于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征纳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基础上的,从一 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从思想上无视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在税收征管中侧重 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而忽视对纳税人权力的保障。
对于第二种观点有学者认为:主要是从“个人本位”,即人民需要的角度,并结合国家提供 公共需要的职能来说明税收的起源和本质税法不过是以人民的授权为前提,将其意志法律 化的结果,从而保证其对公共服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的、质更高量更多的满足,似乎更符 合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主权国家”的实质 税是文明的对价,或者说“税收是文明的代价”,意思是说现代文明的产生与维持,依赖于 纳税人缴纳的税收这一正面肯定税收作用的名言,来自于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41-1935)尽管自古以来都有思想家质疑政治人物的德行和政府的必要性,但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 如果没有政府,人们就会生活在混乱、肮脏、残酷的世界中,正如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所言因此,政治创造了人类文明,而为了供养政府、发展政治,人 们必须付出代价即税收也就是说,税收自有善处,税收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从 考证的角度看,霍尔姆斯还先后说过“税收是自由的代价”,“我喜欢纳税,用它我购买文明”, 以及“税收是我为文明付出的代价”等断言税收 - 税制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1994年税制改革,根据这次税制改革,形成共计 23个税种。
按课税对象区分流转税:包含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包含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包含一般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 环境影响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以及未来可能的温室气体排放税 行为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印花税等等按征收管理体系区分工商税关税农业税:农业税于2005年12月29日公布废止,另外农业特产税,于2006年2月17日废 止按税收收入支配权限区分中央税(国家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香港香港的税收,与其它国家、地区的税种相比,具有种类较少且大多为直接税,分为四大类即 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和行为税所得税:包含物业税、薪俸税、利得税 财产税:差饷及地租(过去有遗产税,现已取消) 行为税:博彩税、飞机乘客离境税、印花税、酒店房租税、汽车首次登记税以及专利和特权 税消费税和关税:香港为自由港,绝大多数货品不征收关税,但会对极少数物品,主要是奢侈 品收消费税,分别为酒精、碳氢油(石油制品)、甲醇、烟草四大类物品台湾台湾在国民政府迁台后,移植大陆国民政府时期税制,并经1950 年、1958 年、1968年、1986 年四次改革,逐步形成直接税类和间接税类两大部分包括所得税、货物税、营业税为主体的 现行复合税体系。
另外台湾现行租税制度依据财政收支划分法,也另可分为国税和地方税两 大类以税负转嫁分类 直接税:所得税、遗产及赠与税、土地税、房屋税、契税等组成; 间接税:货物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关税、证券交易税、印花税、使用牌照税、娱 乐税以课税主体分类 国税是属于中央政府可支用的税收,包括有九种:关税、矿区税、所得税、遗产及赠与税、 货物税、证券交易税、期货交易税、营业税、烟酒税; 地方税是属于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税收,包括直辖市及县(市)税,共有八种:印花税、使用 牌照税、地价税、田赋(于 1987 年停征)、土地增值税、房屋税、契税、娱乐税 [1] 税收 - 历史之最最早的免税通行证是战国时期楚怀王赐给鄂君启的 4件金节,于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东门1公里的邱 家花园里出土经各方面研究,鄂君启金节可能是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的器物,据 铭文所载,凭此节“凡所达货贿者以节传出之”,可以免。












